郭海峰 孫磊 張敏
股骨粗隆間骨折常見于老年人。占全身骨折的1.4%[1],手術治療具有功能恢復好、早期活動和減少并發癥等優點,切開復位與內固定治療目前是國內外粗隆間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本院采用鎖定鋼板治療股骨粗隆問骨折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2例,年齡70~90歲,平均74.1歲,其中女11例,男21例。骨折按AO分類標準:A1型11例,A2型17例,A3型4例,均為閉合性骨折。右側14例。左側18例,損傷原因:墜落傷5例。平地摔傷21例,交通傷6例,受傷至手術時間為3~7 d,平均4.4 d。其中14例患者合并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等內科慢性疾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骨質疏松,
1.2 治療方法 手術在持續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進行。術前常規患肢持續牽引,積極控制并治療內科疾病。患髖稍墊高。患者仰臥位,切口自股骨大轉子向遠端延伸4.0~6.0 cm,患側股骨近端外側手術入路,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闊筋膜,從外側肌間隔上分離股外側肌,我們用克氏針臨時固定。顯露股骨粗隆問部及股骨近端外側。牽引患肢使骨折端復位,遠端自股骨外側肌肉下插入、粗隆部外側放置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骨膜外剝離股骨近端,位于粗隆頂點下1.0~1.5 cm(鋼板的“蛇形”部,鋼板近端頂點與大粗隆斜坡部相貼。C臂機透視確定骨折端復位良好及鋼板位置正確后,以1枚普通螺釘l臨時固定鋼板。方向分別瞄準股骨頸中心、股骨矩及小粗隆。鎖定加壓鋼板“蛇形”部置入3枚鎖定螺釘,再依據鎖定加壓鋼板安裝原則,鋼板遠端置人鎖定螺釘。沖洗、關閉切口,常規置管引流。術后預防感染,常規給予負壓引流,24~72 h后拔除引流管。術后無需外固定,患肢稍抬高,24h后囑患者進行患肢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及足踝關節自主功能鍛煉,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2周后我們囑患者行患肢髖、膝關節自主功能鍛煉。1個月以后鼓勵患者扶拐不負重下地活動。
本組32例得到隨訪。隨訪6~17個月(平均9.1個月),根據Sanders標準[2],可4例,良10例,優18例,患者術后優良率為87.5%。
股骨粗隆部位骨折治療不當將直接影響老年患者生活質量。是老年人常見的髖部骨折,股骨粗隆部位骨折常因高齡老人骨質疏松,保守治療有較高病死率,外傷后導致骨折發生,由于保守治療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較高,切開復位內固定是公認的標準化治療方案。
股骨近端LCP的特點股骨近端LCP是根據股骨近端獨特的解剖學和生物學特點設計的髓外固定系統,其特點有:①股骨近端LCP是一種內固定支架,不必緊貼骨面,釘板之間通過螺紋鎖定。骨折端的穩定依靠釘板之間的成角穩定。降低了接骨板與骨面之間的壓力,而不是鋼板與骨面之間的摩擦力。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骨膜和骨的血運,有利于骨折愈合。②患者近端的縫合孔可用于克氏針臨時固定和大粗隆的縫合固定。鋼板近端的“瓢”形結構可起到一定的包裹作用,節省大量手術時間,解剖型設計,與股骨近端外側相匹配,術中不需塑形。③近端3枚鎖定螺釘和鋼板具有不同方向的成角鎖定,呈“品”字形置人股骨頭頸內,可有效防止骨折移位和髖內翻,對合并骨質疏松的老年患者尤為合適;
總之,鎖定鋼板治療股骨粗隆骨折具有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骨折愈合快、固定牢固、可作早期康復鍛煉和并發癥少等優點。尤其適用于老年不穩定性股骨粗隆問骨折,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具有推廣價值。
[1] Stocks GW.Treatment of reverse obliquity fractures of the in-tertrochanteric region of the femur.J Bone Joint SurgA7n,2002,84(5):869.
[2] 劉云鵬,劉沂.骨與關節損傷和疾病的診斷分類及功能評定標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