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宜
胎膜早破指臨產前的胎膜破裂,包括足月前胎膜早破及足月后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圍生期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高,胎膜早破是引起母嬰感染、難產、胎兒宮內窘迫及剖宮產率增加的主要因素[1]。為探討如何加強對胎膜早破的防治,對我院64例胎膜早破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分娩的早產并胎膜早破病例64例,其中單胎妊娠59例,雙胎妊娠5例,初產婦56例,經產婦8例;年齡20~34歲,平均26.1歲。其中孕齡<37周有7例,孕齡≥37周有57例。
1.2 方法 進行回顧性分析64例胎膜早破的因素;隨機抽取對照組50例與孕齡≥37周的胎膜早破組進行比較,觀察胎膜早破對母嬰的影響(對照組要求不存在其他妊娠合并癥及妊娠并發癥等)。
1.3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1.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胎膜早破的誘因主要有陰道炎、宮頸炎,引產、流產史,臀位、雙胎、妊高癥等。分娩方式:胎膜早破組剖宮產率53.4%顯著高于與對照組3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發癥:胎膜早破組難產、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產后出血、產褥期感染及宮內感染的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發現胎膜早破的誘因有感染、骨盆或胎位異常、多次人工流產、產檢及妊娠合并癥等。其機制可能是與胎膜的張口下降有關,當咳嗽、勞累、用力排便等因素使宮腔內壓力發生變化時胎膜表面張力過高,再加上膠原纖維缺乏則易發生胎膜早破;而感染、出血、吸煙等均可增加反應性氧分子的產生而損傷胎膜,此外宮頸及陰道穹窿的微生物能產生蛋白水解酶水解胎膜的細胞外物質使其抗張強度下降[2];有難產因素,如骨盆狹窄、頭盆不稱影響胎頭銜接,致頭盆之間存有間隙,當宮內壓力發生變化或受外力時宮頸口部的胎膜難以承受局部宮頸增加的壓力,使發生胎膜早破;多次人工流產使子宮頸功能不全,主要是因為宮頸內口大于正常徑線,使得宮頸內口不能承受妊娠子宮內容物的壓力而被動擴張,胎膜失去宮頸的支持作用,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胎膜易破裂;產檢或產前診斷性操作增加了胎膜早破的醫源性因素;此外,妊娠合并癥如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等易導致胎膜早破。因此,婚前教育和產前教育時,應告誡孕婦在孕中晚期不要勞累,注意休息,食易消化食品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徘便,注意外陰衛生,禁止吸煙或被動吸煙,孕晚期禁止性生活。另外,維生素E、C有抗氧化的作用,維C還可促進胎膜膠原的合成,降低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活性,防止胎膜膠原的降解,故孕婦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E、C的食物,對預防胎膜早破發生也有益。
早產胎膜早破(孕周<37周),應用宮縮抑制劑已不能延長孕期,應終止妊娠,可在向孕產婦及其家屬講明各種分娩方式的利弊后選擇終止妊娠方式;未臨產應使用宮縮抑制劑,以期延長孕周,提高圍產兒的生存率,各種早產胎膜早破發生后都應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以促進胎肺成熟,減少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危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周≥37周),無需抑制宮縮來延長孕周,無頭盆不稱、胎位異常、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等已經臨產者可期待自然分娩;未臨產者可選用催產索引產,存在上述情況之一,應及時采用剖宮產終止妊娠[3]。胎膜破裂在12 h以內臨產,應給予抗生素防治感染,有條件的單位應進行病原學鑒定和藥物敏感試驗,根據結果用最敏感的抗生素同時也要是對胎兒無害的抗生索,結果出來之前或無法進行該檢查的可使用抗菌譜較廣的且可通過胎盤屏障的抗生素,抗生素應用至妊娠終止后。對胎膜早破的孕產婦應加強胎兒監護,及時發現和處理胎兒宮內窘迫[4]。
胎膜早破發生后,細菌逆行進入羊膜,引起孕婦發生急性絨毛膜羊膜炎,增加產褥期感染和新生兒敗血癥的危險;胎膜早破也是胎位異常、頭盆不稱的繼發或伴隨表現,處理不及時易導致難產;長時間的羊水外流,宮壁緊裹胎體,阻礙胎頭下降,影響胎盤血液循環,易發生臍帶受壓致胎兒宮內窘迫;胎膜早破使產程延長及感染機會增加還可致產后出血或晚期產后出血。本組資料也證實了胎膜早破致難產和胎兒宮內窘迫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1]冉麗萍.胎膜早破的原因和診斷.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203-204.
[2]宋美蘭,賈艷艷.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208例臨床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40(4):486-489.
[3]溫如玉,付芬,劉虹,等.142例胎膜早破病例分析.江西醫學院學報,2006,46(1):100-103.
[4]李勝梅,張靜,莊琳.胎膜早破356例妊娠結局分析.現代預防醫學,2006,33(3):4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