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岳 谷繼卜 沈洪寬 張亞娟
祛濕護肝膠囊是由牡丹皮、柴胡、黃芩、黃連等二十余味藥組成的傳統醫院制劑。具有清肝理氣,化痰祛濕解郁的作用。用于肝膽濕熱及以濕為主的氣滯痰阻,肝郁脾濕及癥見酒精肝,脂肪肝,慢性肝炎等。近年筆者反復實驗摸索出了祛濕護肝膠囊的質量標準,實驗結果令人滿意,可做其參考。
瑞士 GAMAG Linomat-5半自動點樣儀,Mettler Toledo pl403-ic電子天平;丹皮酚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0708-9704),柴胡對照藥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0992-200001),黃芩苷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0715-9909),鹽酸小檗堿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批號0713-9906)。樣品(醫院制劑 批號分別為100112100145 100146),陰性樣品為醫院制劑室提供。實驗所用試劑為分析純,薄層硅膠G預制板(廠家:青島海洋化工廠分廠20091028)。
2.1 性狀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棕黃色的粉末;氣微,微苦。
2.2 顯微特征 內種皮厚壁細胞黃棕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質塊(砂仁)。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0 μm,不規則地塞于薄壁細胞中(白術)。陰性對照均無干擾。
2.3 薄層色譜
2.3.1 牡丹皮[1][2]取本品內容物約10 g,加50%甲醇50 ml,加熱回流40 min,離心,濾過,濾液蒸至約2 ml,殘渣加乙醚15 ml使溶解,濾過,濾液揮干乙醚,殘渣加丙酮0.5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對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鹽酸酸性三氯化鐵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褐色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
2.3.2 柴胡[1][3]取本品內容物約10 g,加乙醇5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約5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柴胡對照藥材0.5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 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8∶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在6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及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
2.3.3 黃芩[1]取本品內容物約2 g,加乙醚10 ml,超聲處理5 min,濾過,棄去乙醚液,加甲醇20 ml,超聲處理1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 ml,加熱使溶解,滴加鹽酸調節pH值至2~3,加乙酸乙酯20 ml振搖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
2.3.4 黃連[1]取本品內容物約5 g,加乙醇2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2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7∶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
2.4 檢查 應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
祛濕護肝膠囊為復方制劑,成分復雜,其質量標準能有效控制牡丹皮、柴胡、黃芩、黃連等藥材的制劑質量,作者也已對方中主要成分丹皮酚、黃芩苷、鹽酸小檗堿等有效成分進行液相色譜的含量測定進行研究,但考慮到醫院本身的檢測能力未加入此標準的檢驗項目。本文中所列的鑒別方法簡單、專屬性強,陰性對照沒有干擾,可作為祛濕護肝膠囊的質量標準。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60,263,282,285.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中藥薄層色譜彩色圖集.廣東科技出版社:50.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材薄層色譜彩色圖集.人民衛生出版社: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