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偉琴
淺談樟子松大苗移植技術
賀偉琴
在近幾年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由于多種原因,大苗移植成活率較低。其中移植苗木技術及定植后的養護是制約成活率的主要原因,為此以樟子松移植為例,就移植技術和定植管理進行研究。
樟子松大苗;定植;養護
樟子松為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樹高達30 m,老樹皮龜甲狀深裂,葉2針一束,剛硬扭曲,樹脂道6~17,邊生,球果長 3 cm~6 cm,徑2 cm~3 cm,鱗盾厚而隆起,向后反曲,鱗臍突起,具易脫落短刺,種子具刺,花期6月,種熟期翌年8月~9月。產于黑龍江、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及海拉爾砂丘地帶,喜光、抗寒,能忍受-40℃低溫;耐干瘠,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適應性強,松針銹病、松稍螟和松干蚧蟲害較少;壽命長,一般可成活150 a~200 a,有的甚至達到250 a。現東北、華北和西北省區均有栽培。木材供建筑、家具用,也為采脂樹種。
所選苗木栽植地與原栽植地緯度跨度不宜太大,應優先考慮地質、氣候條件相近的周邊地區,使樹木能較易適應新栽環境的溫、濕度條件。要選擇樹形優美、規格一致、植株健壯、枝條充實豐滿、無機械損傷、根系發育良好的苗木。苗木選定后,最好要在移植前1 a內給樹木斷根,以便移植時樹木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
俗話說:“樹有多大,根有多深”。在移植時,必然要傷及苗木許多枝葉和根系,起苗時必須對死枝、病蟲枝、過密枝、營養不良枝、特別影響樹形枝進行修剪,保證樹形優美一致。但必須避開樹液流動高峰期,以免造成水分和養分的大量流失,使樹勢衰弱。
根據綠化工程要求,在定植點按移植大樹規格挖好樹坑。樹坑一般要大于苗木所帶土球直徑和高度50 cm左右,并將富含有機質壤土換入定植樹坑內,使水分、養分、通氣狀況良好,滿足大樹根系對土壤環境的要求。
樟子松大苗移植關鍵在于土球。在起苗包裝、吊裝運輸、卸樹定植等過程中,都要保證樹干、樹冠、土球不受損傷。
要確保移植后樟子松的成活率,首先要確保有足量的吸收根(即有效根),保證土球完好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土球以蘋果形為好,直徑為樹木胸徑的8倍~10倍,具體大小亦可根據氣溫進行微調。土球用蒲包材料加草繩包裝,務必打緊打牢,這是吊裝成功的關鍵。起運時主根要被直接截斷,以保證創傷面面積最小,切不可劈根。移栽時期一般是早春和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的深秋。春季種植時間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這時樹木休眠樹液尚未流動,是大樹移植的最佳時節。起苗前在樹干上標定南北方向,使其移植后仍能保持原方位,以滿足其對避陰及陽光的需求。
吊裝運輸是大樹移植能否成活的關鍵環節。大樹吊運一般采用起重機吊裝或滑車吊裝,汽車運輸的辦法完成。裝車時,土球下面墊一些秸桿等軟物質,根部土球靠近車頭,樹冠朝向汽車尾部。樹干包上柔軟材料放在木支架上,用軟繩綁牢,避免與車幫直接接觸摩擦。用繩索將大樹與車體固定牢固,以防運輸過程中苗木晃動。
大樹運到移栽地應盡快定植。定植時最好在樹坑內倒水打泥漿,再將樹根部分放入使之充分與泥漿黏合,避免懸根。之后將大樹輕輕斜吊于定植穴內,并按起苗前在樹干上標定的南北方向和現在所在地的南北方向相一致放好,撤除纏繞樹冠的繩子,將樹冠立起扶正,移動和調整樹冠方位,要盡量符合原來的朝向,并采用淺栽高培土法,以保證大苗的成活率。苗木適當深栽有利于保活,但成活后因根系呼吸受抑而活力不強,不利于生長;苗木適當淺栽不利于保活,但成活后因根系呼吸通暢而生長速度快。因此,淺栽高培土法彌補了以往栽植方法的不足。先讓苗木成活,等成活后再取下高培土,讓其根系通暢呼吸,從而達到迅速生長的目的。
樹木淺栽后必須進行及時、合理、經常的養護管理,這是提高大苗移植成活率最重要的環節。人們常說:“三分種,七分養”。苗木成活養護管理是重中之重。理論和實踐證明,保證移植成活最基本的原理在于創造條件以調整地上部分與根系間的生理平衡,使根系和枝葉盡快恢復生長。
樹木的土球與種植土結合不緊密或支撐不規范,一旦遇到大風,就會造成苗木根部松動,致使苗木成活率降低。樹體固定一般用正三柱支架或四柱支架支撐固定,確保大樹穩固。通常1 a之后大樹根系基本恢復后便可撤除支架。
水分供應是否充分、合理、及時,是苗木成活養護的又一關鍵環節。定植后第一天要足量及時地澆透水一次,次日再澆透水一次,日后一周再澆透水一次。澆頭一遍水時可加入200 mg/L的萘乙酸或ABT生根粉,促進根系早日發出新根。一般情況下,栽后第一年應灌水五六次,特別在高溫干旱時期,更要注意澆水。若在干旱地區,條件允許可在土壤中加入保水劑。此后澆水使土壤保持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不宜太大,太大反而不利于根系生根,會影響到土壤通氣性,不利于根系呼吸。所以,雨季降大雨后要注意及時排水。
栽植樟子松大苗或反季節栽植時,一般都要往樹上噴水,樹干一般裹薄膜或纏草繩,噴水時間為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后,若有必要可使用抗蒸騰劑,降低水分的蒸騰率。目前抗蒸騰劑應用廣泛,尤其是我們地區非常缺水,用抗蒸騰劑是一種很明智的選擇。
苗木栽完后,發現地下根系恢復很慢,為使之迅速進入旺盛生長,需及時補充養分。施肥時,可采取根外追肥和土壤施肥兩種方法結合使用。根外追肥應選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遇降雨應重噴一次;土壤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還可為樹干輸營養液,在樹干距地面20 cm~30 cm處用電鉆打注孔,角度45°,深度至髓心。營養液包含了樹木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調節劑。若沒有營養液,可用醫用葡萄糖水溶液代替也有好的效果,但樹木從開始起苗到種植,切不可拼命打吊針和施肥,以免造成營養過剩。若是營養過剩,樹的日子就過得有點“糊涂”了,硬是不分季節地生長,生長周期被人為打亂,反而造成樹木長勢衰弱,甚至死亡。
新植的樟子松大苗,因移植過程中避免不了受到傷害,樹體本身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蝕,因此必須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勤檢查、早發現,并掌握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了解其發生的原因、時間和部位,抓住其薄弱環節,應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尤其是生物防治的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冬季樹干涂白或噴石硫合劑,減少病蟲害的病源和寄主,消滅蟲卵和蛹,把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
[1]何國生.森林植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6-157.
[2]羅堅.大樹移植關鍵環節需把握.園林景觀周刊,2011-04-14(5) .
[3]楊秀麗.怎樣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中國花卉報,2011-01-04(8) .
[4]喬土平,于敬平,曲利欣.大樹移植后的養護管理.現代化農業,2007(11):22-23.
[5]梁伊任,王沛永,張維妮.園林工程.北京:氣象出版社,1998:135-144.
Discuses on Large Mongolian Pine Seedlings Transplantation
He Weiqin
In recent years,with several reasons,the survival rate of large seedlin gs transplantation is poor in urban landscape gardening.Above that,the main reason is the technology of transplantation and maintain after plant.This article uses Mongolian pine as an example,researches and optimizes the technology and manages of transplantation.
big Mongolian pine seedling;transplantation;maintain
S723.3
A
1000-4866(2012)01-0047-03
賀偉琴,女,本科學歷,現在大同煤礦集團公司林業處工作,助理工程師。
2011-11-23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