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磊 李傳國
近十余年來,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龍獅協會和廣大龍獅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下,舞龍舞獅運動已由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發展成為一項集競技比賽、健身娛樂、節日慶典、教育文化功能于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隨著國內外大型賽事的逐年增多,舞龍舞獅運動逐漸走上了標準化、科學化、國際化的發展軌道。四川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濃郁的民族風格,源遠流長的巴蜀文化,賦予了舞龍舞獅運動獨特的地方文化內涵,構成了一種寓意深刻的地域文化表達方式,體現了西南地區獨特的人文精神價值所在。如成都市黃龍溪鎮,因其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而成為全國著名的“火龍之鄉”,國家文化部領導人曲潤海 (國家文化部藝術局局長)曾題詩贊道:“名曰黃龍,譽曰火龍。聲揚劍外,遠來高朋。”黃龍溪鎮的火龍燈舞是在龍圖騰文化基礎之上創造的,是將元宵節火的元素引入到傳統的舞龍活動中,具有濃郁深厚的成都地方文化特色?;瘕堦犚话阌晌椠堦爢T、煙花藥劑師構成,隊員都來自農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他們不僅要有健康、強壯的身體,同時還要有膽量、不怕火“燒”、對火龍感興趣,這就決定了舞龍隊員勇于拼搏、團結合力的舞龍精神。如今,黃龍溪人因擁有一個集樂、舞、歌、藝多種元素于一體的“火龍燈舞”而自豪,對于它的熱愛、欣賞、崇拜成為火龍燈舞的生命之源,從而構建了黃龍溪鎮獨特的火龍燈舞文化。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從歷史、文化、社會、民俗、管理等視角,在對四川省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發展現狀進行實證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適合四川省舞龍舞獅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以期為相關部門了解、制定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發展規劃提供參考。
競賽表演是舞龍舞獅運動競技性、娛樂性的重要體現。競賽方面,四川省龍獅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2006年參加全國龍獅精英賽獲得第二名,2008年參加第六屆全國農民運動會獲舞龍單項第一名、障礙舞龍單項第三名和全能第三名的好成績等。調查結果顯示,四川省各市、州很少有龍獅隊參加省級以上比賽,基本以本地方比賽為主。另外,舞龍舞獅運動的表演功能非常突出,不僅鄉村節慶日、企事業單位活動有龍獅表演,甚至一些國內、國際大型活動以及重要儀式上也都安排有龍獅表演,并常常成為一系列表演中的亮點和壓軸節目。調查顯示,被調查者所在地區有舞龍舞獅比賽的占5%,有舞龍舞獅表演的占55%,既有舞龍舞獅比賽又有舞龍舞獅表演的占2%,比賽和表演都沒有的占16%;有57%的被調查者不了解所在地區是否有舞龍舞獅運動表演組織 (或社團)。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中有80%以上沒有參加過舞龍舞獅運動。由此說明,雖然四川個別地區龍獅項目獨具特色且開展較好,但在全省范圍內,舞龍舞獅運動的普及面不廣,普及率不高。在參加過舞龍舞獅的人群中,人們更加注重舞龍舞獅項目的娛樂性、趣味性和健身性,體現了舞龍舞獅運動的健身娛樂性。被調查者對于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作用和效果的認識,位于第一位的是豐富余暇生活,第二位的是愉悅精神,第三則是鍛煉意志。
通過調查發現,人們參加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方式與時機也各有不同。在喜慶節日中,參加舞龍舞獅民間體育活動的選中頻率最高 (占77.2%),說明人們參加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與喜慶節日聯系密切,舞龍舞獅是節日文化中展現民族魅力不可或缺的部分。排在第二位的是觀看競賽表演 (占61%),排在第三位的是集體活動,還有就是參加表演、宗教習俗等,而參加競技比賽、參加培訓、商業活動等無人問津。應該說,人們還沒有認識到舞龍舞獅運動的商業價值,只是認同其較強的參與性。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舞龍舞獅活動目前主要是由民間自發組織,由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學校或民族體育骨干員組織的活動較少。
西部地區由于地理環境、歷史發展等方面的原因,加之已經形成的社會經濟結構鏈條和經濟發展方式的極不均衡,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相對落后的區域經濟勢必造成本地區政府部門對體育建設方面資金投入的嚴重不足,舞龍舞獅運動的軟硬件建設已然跟不上項目本身的發展需要,使得舞龍舞獅活動大多為民間自發組織,難以形成規模。另外,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也導致了人們對舞龍舞獅運動的參與分散,限制了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發展進程,進而制約了四川省民族傳統體育的全面發展。
目前,由于基層民族體育組織機構不健全,以致于人員調配不力,工作缺乏組織協調,嚴重影響了四川省舞龍舞獅活動的開展。另外,舞龍舞獅運動的發展還需要高層次的專業人才,而四川省則缺乏大量從事民族體育工作的專業人才,比如從事舞龍舞獅運動理論與技術方面研究的學者較少,專門從事舞龍舞獅運動的教師、教練嚴重不足等。尤其是在當今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市場是發展體育產業的主要手段,而既懂得市場開發,又從事舞龍舞獅運動的專業人士甚少,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極大限制了四川省舞龍舞獅運動的全面發展。
學校教育體系由德育、智育與體育等內容共同組成。體育是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項基本內容和基本途徑,將舞龍舞獅運動作為一項民族民間體育運動納入學校體育范疇,是推廣普及舞龍舞獅運動,儲備舞龍舞獅人才的重要源動力。目前,舞龍舞獅運動正逐漸從社團單一化向學校和俱樂部多元化發展,同時,國家體育總局也承諾在2-3年內倡導100所高校實施龍獅進課堂推廣計劃?!?〕但調查顯示,如今四川地區開設舞龍舞獅項目的學校極少 (僅有部分高校開設此課),也沒有一套適合各級學校體育課的舞龍舞獅教材體系,更不要說根據地區特色對舞龍舞獅運動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顯然不利于舞龍舞獅運動后備人才的培養以及在舞龍舞獅運動社的普及。
近些年來,一些學術刊物上雖然發表了一些相關舞龍舞獅運動研究的文章,也有學者出版了一些專著教材,舞龍舞獅運動項目理論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總體上仍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和實用性。四川舞龍舞獅運動的理論研究明顯滯后,從事龍獅項目研究的人員少,較為分散,沒有形成研究團隊,至今尚未出版同行認可或影響力較大的舞龍舞獅運動著作。舞龍舞獅運動理論研究的滯后,也是影響四川省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川舞龍舞獅民間體育資源所依存的地區大都經濟基礎薄弱,難以為舞龍舞獅民間體育資源提供發展舞臺。由此也嚴重影響社會資本參與舞龍舞獅市場的開發,加之現有的資金投資體育市場少,致使舞龍舞獅資源的開發舉步維艱。
全面挖掘現存的舞龍舞獅活動,分層次地整理開發舞龍舞獅運動,是一項重要工作,既需要統籌兼顧,又必須突出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舞龍舞獅民間體育活動的保護欲開發要注重其“本真性”、“活態性”、“人本性”的原則,全面、真實、活態地傳承其核心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發展,使其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加充實和豐富,文化內涵得以延伸、拓展。在對其具體內容進行揚棄和完善過程中,要繼承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優秀文化特色,保護其賴以生存的地域環境、人文環境、制度習俗,使其與現實生活和文化氛圍相協調。
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是四川省民族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重要的文化資源。構建一種適合市場經濟體制,由各類社會團體具體進行運作的組織管理體制,是四川省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發展趨勢。應在中國龍獅協會的組織指導下,盡快成立四川省龍獅協會乃至各市、區級龍獅協會。競賽方面,應在全國民運會有舞龍舞獅項目的背景下,增設四川省舞龍舞獅項目單項比賽,組織更多的舞龍舞獅競賽。根據比賽規模大小,舞龍舞獅競賽可分為市以上級別的“大比賽”和市以下級別的“小比賽”,運用競賽杠桿活躍大眾健身活動。近年來,幾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已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在幾個重要節日期間,應組織舞龍舞獅競賽活動,并使之經?;⑸鐣投鄻踊w現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民族性、傳統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缺少經費是制約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發展的主要因素。各級政府部門要把體育經費投入當作精神文明建設必不可少的項目來抓,列入政府有關部門議程,做好規劃。同時,要加強對舞龍舞獅專業人才,尤其是對舞龍舞獅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和教練員的培養,注意選拔、訓練高水平舞龍舞獅運動員,推動該項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民族民間體育不僅應成為大眾健身、養生休閑的手段,還應走進學校,成為培養青少年傳統觀念、傳播民族文化的形式?!?〕學校是原始體育形態走向科學規范化以及大眾普及化的必然選擇。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要發展,必須以學校教育為中介,進行改革、創新與完善,這樣不僅有利于舞龍舞獅運動的教學、訓練和競賽,還能夠培養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以及文化自覺。四川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發展還應與群眾體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其活動內容的普適性、與社會結合面的廣延性、參與對象的異質性、活動時間的業余性、動機的多樣性和組織的分散性等特點。首先,縣級單位應建立舞龍舞獅運動交流站,利用節日、慶典舉辦群眾競賽,通過比賽把從事舞龍舞獅運動的專家、學者、專業人才組織在一起,總結經驗、商討發展對策;第二,可建立龍獅俱樂部這一商業手段,在俱樂部中開展舞龍舞獅活動。
要繼承和發展四川省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必須重視對它的科學研究和理論建設,并保證其研究的科學性、系統性。要大力加強交叉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加強對四川舞龍舞獅運動的歷史源流、地域文化內涵、訓練方法,以及如何使舞龍舞獅融入全民健身機制、如何促進其社會化和產業化等研究,逐步建立起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科學理論體系。要制定四川舞龍舞獅運動中長期發展規劃及措施,逐步提高其科學化、現代化、社會化程度。
四川省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可依托各地豐富的人文地理資源和旅游資源,從多角度審視舞龍舞獅項目產業化發展之潛力。如洛帶的客家水龍節于每年7月中旬舉辦,它保留了江西客家舞龍活動在入川前的原始面貌,舞龍者的裝束、舞法和儀式具有古代漢民族的遺風?!?〕洛帶客家水龍節的舉辦,不僅使其民眾能夠自娛自樂,更重要是能夠吸引到成都市及周邊地區的客源,以此來達到發展旅游的目的。因此,要重視利用舞龍舞獅項目資源,培育和形成龍獅市場,建立本地區特色龍獅產業 (如組織龍獅比賽和表演、舉辦舞龍舞獅培訓班、建立舞龍舞獅活動中心、創辦龍獅用品、龍獅服飾、龍獅俱樂部等體育經濟實體),從而提高舞龍舞獅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開辟一條新途徑。
宣傳與推廣是至關重要的。推廣四川地區舞龍舞獅運動,要利用各種傳媒方式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推廣?,F代傳媒具有覆蓋面廣、吸引力大等特點,許多成功的現代體育項目的發展都與傳媒密切相關。可以通過報紙、雜志等介紹舞龍舞獅運動相關知識,利用廣播電視宣傳四川省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相關活動,轉播各地區舞龍舞獅比賽,并建立四川省舞龍舞獅協會網站等手段,提高四川省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影響。
四川省獨特的人文地理資源、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賦予了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獨特的文化內涵。四川舞龍舞獅運動多以娛樂、競技,配合節慶習俗等為主,具有民族文化的多種特質,表現出歷史性、傳承性、區域性、生產性、生活性等特征。要發展舞龍舞獅運動,必須結合四川地區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制定發展對策,注重特色性、參與性、競賽性、文化性、鄉土性和古樸性原則。一方面,要利用現代科學理論知識為指導,系統地挖掘、整理、推廣四川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吸收地方傳統龍獅精華,借鑒現代體育成果,既注重龍獅項目的競技性,又保持其獨特的地方文化性,讓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為更多的四川群眾所喜愛;另一方面,應加大四川龍獅文化的宣傳力度,重視培養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專業人才,在高校開展龍獅專業,從而促進四川省舞龍舞獅民間體育運動的發展。另外,我們還應利用四川龍獅項目資源,培育和形成龍獅市場,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龍獅產業鏈,發揮龍獅產業在四川地區經濟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為地區經濟建設作貢獻。
〔1〕徐運君,劉飛舟.我國龍獅運動市場發展現狀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7,(05).
〔2〕李傳國,毛香鑾.貴州省少數民族體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8,(03).
〔3〕凌美平,劉寧.發展具有時代氣息的民族民間體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8-10.
〔4〕王穎,肖建春.成都地區古鎮民俗旅游廣告現象分析——以洛帶、黃龍溪、趙鎮為例〔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