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曉
(黃淮學院 招生就業處,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高校輔導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賈敏曉
(黃淮學院 招生就業處,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的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而高校輔導員在此工作中擔任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持續時間長,涉及問題多,高校輔導員只有從時間、目的、階段等方面把握好,方可事半功倍,使這項工作卓有成效,真正幫助大學生實現人生職業理想。
大學生就業指導;時間;目的;階段
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大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他們是大學生在高校期間接觸最多的老師,在思想上和行為上對大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近年來,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輔導員又肩負起了學生就業指導和服務的工作任務。與高校的教學等工作一樣,在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輔導員也應處于主導地位,即應在輔導員的幫助引導下,使學生合理地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高校輔導員不再像以前那樣只需在學生畢業時把要辦理的離校手續詳細地告訴學生,而是要從學生入校開始就幫助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全面地了解社會,及時地轉變觀念,進而綜合考慮社會需求和個人的興趣愛好等因素,科學合理地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持續時間長,涉及問題多,輔導員只有從時間、目的、階段等方面把握好,方可事半功倍,使這項工作卓有成效,真正幫助大學生實現人生職業理想。
所謂把握好時間環節,是指輔導員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要注意該工作的時間跨度和一些時間點。就時間跨度而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應貫穿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整個過程,決不是僅在學生面臨畢業時才開展的工作。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來看,大學時期是他們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輔導員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要引導學生進行大學時期和一生這兩個時間跨度內的規劃,逐步樹立近期、中期和長期的奮斗目標。對大一學生而言,要引導他們認真地思考和規劃自己應該如何度過四年大學生活,為未來獲得理想工作做準備。
同時,高校輔導員要把握好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時間點。大學生要在大學時期完成由青年學生向社會人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專業知識的學習、社會知識的學習、自身素質的完善與提升、個人能力的培養等,所以他們需要有選擇地大量吸收知識,有針對性地參與一些社會實踐和實習活動,并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最終實現向社會人轉變的目標。要使學生實現向社會人轉變的目標,在專業知識與社會知識學習、自身素質的完善與提升、個人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就要有切實可行的計劃,所以,高校輔導員要結合人才培養計劃(包括專業教學計劃)各個階段的目標要求,在不同的時間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受我國傳統教育觀念以及社會和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小學、中學階段往往只專心于知識學習,而升學是他們學習的基本目標。大部分高中生認為只要考取較理想的大學就意味著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對國家急需什么樣的人才,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對自己的性格、興趣、氣質和特長,他們極少進行系統、理性的思考。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從國家需要和學生職業發展的角度引導學生,使他們明確考上大學只是自己人生旅程又一個新的起點,大學期間求學的主要目的是就業,只有把學業與職業規劃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不但是簡單地幫助學生就業,還要幫助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與他人相處,這是他們在工作崗位得以提高和發展的基礎。現在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很多學生第一次來到大學校園也是他們第一次離開家門。這些個性強、共融性差的青年在一起生活,必定會出現很多矛盾,高校輔導員要通過這些矛盾的處理,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同時讓他們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和一些基本的準則,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加以鍛煉。高校輔導員在開展班級工作時,要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前提下,通過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團結精神和協作意識,以便他們步出校門后能夠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在工作崗位上獲得更大的發展。
就業,就意味著要走向社會,就應該對社會有客觀的認識,就應該有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但是,一些大學生不愿參加社會實踐,主要原因是他們只知道學習專業知識重要,不清楚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一些大學生認識到了了解社會和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但他們在中小學階段極少參加社會實踐,因此對社會和社會實踐有陌生感,這一問題如不及時解決,這種陌生感就會變成壓力感。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要幫助引導學生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使學生學會在社會實踐中認識社會,完善自我。
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要把握好階段性,因為學生所處的年級不同,其面臨的任務也不同。
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從形式上完成了由高中生向大學生的轉變,但大學生活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來講仍然是陌生的。在這個階段,高校輔導員要把學生引導到“立志”和“成才”上,幫助學生籌劃未來,設計出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對大學二、三年級的學生,高校輔導員要引導他們在學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盡可能多地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另外,要引導學生從性格、氣質、興趣愛好、價值觀念等方面認識自我,明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知道哪些對自己今后的發展有利,哪些對自己今后的發展不利,應該堅持什么,應該摒棄或改正什么,自己缺少什么,怎樣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揚長避短,等等。對于計劃畢業后自主創業的學生,輔導員決不可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應引導他們深刻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幫助他們清醒、客觀地認識選擇的創業項目,認清有利和不利條件,盡可能地規避風險。但是,學生自主創業計劃的形成應完全由學生自主決定,輔導員決不能代替學生做出選擇。對于有志于自主創業的學生,在大二和大三階段,輔導員要引導他們在課余自修一些自主創業所需的專業理論知識,努力提高綜合素質;要嚴格要求他們遵守校規校紀,并按規定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要讓他們明白人生是有階段性的,每個階段要做好每個階段的事情。
對于畢業班的學生,高校輔導員要對他們加強就業政策宣傳、就業形勢分析和應聘技巧指導,讓學生充分了解國家幫助大學生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客觀認識面臨的就業形勢,正確掌握應聘的技巧,從而勇敢地走向競爭激烈的職場。在這一階段,高校輔導員要高度重視應聘技巧指導工作,包括應聘書格式和內容的規范化、面試技巧的靈活應用、競技狀態的有效調整等。對于面臨就業的學生來說,面對擇業壓力,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焦慮情緒,但由于遺傳因素、成長環境等不同,這種焦慮情緒在每個學生心理和行為上的反應有一定差異。為此,高校輔導員應做好兩項工作:一是以主題班會或集體談話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工作;二是對個別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反應過激的學生,以單獨談話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盡可能地使其減輕心理壓力,緩解焦慮情緒,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與學校心理咨詢部門聯系,尋求幫助和支持。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應該把握好時間、目的和階段等要素,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從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幫助大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綜合素質,為實現人生職業理想做好充分準備。
[1] 劉朝華.提高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15):61―62.
[2] 王文明.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深層社會因素[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1(2):141―144.
[3] 章冬斌.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的思考[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08(2):109―110.
G641
A
1006-5261(2012)02-0091-02
2012-03-04
賈敏曉(1976―),男,河南泌陽人,助教,碩士.
〔責任編輯 張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