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金平
法 庫中國陶瓷谷 重“量”更重“質”
■文/李金平
9月12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市場委員會授予法庫陶瓷產業集群項目“法庫中國陶瓷谷”稱號。
法庫陶瓷產業起步于2002年,經過10年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量到質的發展和轉變,現已成為東北亞地區最大的陶瓷生產、研發、銷售基地。授予“中國陶瓷谷”稱號,是對法庫陶瓷產業10年發展成果的肯定與褒獎。
作為全國瓷土基地縣,法庫擁有生產陶瓷的全部坯體原料,是陶瓷企業及非金屬深加工企業理想的生產基地。
依托這一資源優勢,法庫縣大力發展陶瓷產業。自2002年第一家陶瓷產業落戶至今,現已有152家企業落戶,包括日本驪住建材、蘇泊爾衛浴、廣東新中源、西班牙博士蓋等國內外知名陶瓷企業,直接安排就業近5萬人。2011年,法庫陶瓷總產值達318億元。今年上半年,法庫陶瓷產業園區實現產值213億元,同比增長42%。
法庫產區的陶瓷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由最初單一的建筑陶瓷發展到日用瓷、藝術瓷、工業瓷、電瓷等12大類27個品種。產品覆蓋了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并遠銷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日本、韓國、臺灣、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法庫陶瓷產區在全國排名第五,確立了法庫陶瓷產業在東北以及東北亞的領軍地位,先后獲得“新沈陽十大城市名片”、“陶瓷產業集群國際合作基地”、“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百強”、“東北瓷都”、“東北建筑陶瓷產業基地”、“遼寧省示范產業集群”等稱號。
此次榮獲“中國陶瓷谷”稱號,使法庫陶瓷產業被賦予了更深刻的內涵。法庫縣縣長陳佳標介紹,“谷”代表法庫陶瓷產業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代表法庫陶瓷市場廣闊、物流平臺高效快捷,代表法庫陶瓷產業集群生產、營銷、研發、檢測、融資、人才培訓等整個產業鏈條更加完善。
這種解讀可謂名副其實。目前,法庫已擁有國家級陶瓷產業研發中心、新產品研制中心,由遼寧省輕工科學研究院精英團隊負責運營,現已研發出“利用地產原料替代廣東黑泥”等 20個項目,完成了“大尺寸太陽能多晶硅熔融石英坩鍋”等7個先進陶瓷產品的研發工作,申報發明專利15項;西卡陶瓷研發的碳化硅產品,具有強度高、精密度高的特點,技術水平國內領先;軍華陶瓷生產的熱電偶,應用在工業傳感器上,具有抗高溫的特點;新中源企業針對法庫氣候、原料特點,實現微晶石本地化生產;驪住建材生產的陶板質量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科達燃氣在生產工藝上不外排廢氣、廢水、廢渣,大幅提高了煤氣轉化率;環球高壓電瓷產品應用于高壓電器設備之中,性能優越。
法庫陶瓷產區的物流平臺建設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偼顿Y6億元、4萬平方米的營口港法庫內陸港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建設正在穩步推進;總投資3億元的浩松陶瓷批發市場、總投資3億元的中冠陶瓷家居物流專業市場、陶瓷產品集中展示區等項目紛紛落地開工;正在建設和招商的中貿國際商城,總投資32億元,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已被列入全國市場“百市萬億”增長計劃,被商務部和中國商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東北商品交易中心”,該項目將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陶瓷交易平臺。這些硬件設施的建成,將為法庫“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爭創中國陶瓷之都”的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隨著陶瓷產業集群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不斷攀升,今年6月,法庫縣進一步明確了“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爭創中國陶瓷之都”的發展方向?;谶@一目標,9月26日至28日在法庫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的第6屆中國法庫國際陶瓷博覽會,就以“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爭創中國陶瓷之都”為主題。本屆展會設主展區、分展區,面積共計10余萬平方米,展出了建筑陶瓷、藝術陶瓷、日用陶瓷、衛生潔具、工業陶瓷、精細陶瓷、創意陶瓷和陶瓷配套、陶瓷原料、陶瓷科技研發成果等。參展企業以法庫陶瓷企業為主,還有廣東、福建、江西、日本、西班牙等國內外陶瓷生產、配套企業參展。
展會期間,“中國陶瓷谷”授牌儀式、招商項目專題推介會、陶瓷產業營銷論壇、陶瓷產品展覽交易、投資項目洽談、陶藝現場制作表演、閉幕式暨成果發布會、市民瓷都一日游、慶祝開幕式晚會等系列活動輪番舉行,讓來自國內外的行業精英、產區領導、專家學者、參展商、經銷商、原料商等客商,充分感受到了“中國陶瓷谷”帶來的成果和魅力。
以陶博會為載體,法庫搭建起一個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平臺,展示陶瓷產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在技術、經營、市場等方面充分促進國內外同行交流合作,將使法庫陶瓷產業的發展前景更為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