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
(陜西金山電器有限公司 陜西 咸陽 712021)
淺論陶瓷企業如何加強供應商控制*
李 珊
(陜西金山電器有限公司 陜西 咸陽 712021)
隨著企業生產的日益社會化,企業的生產活動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顧客最終使用的產品,往往是通過多個企業分工協作來完成。陶瓷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也由單純的買賣關系向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演變。供應商管理是陶瓷企業現代化質量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企業的績效和供應商直接相關,供應商處于企業價值鏈的最前端,而且貫穿于企業創造價值的全過程,因而供應商的質量直接影響整個企業的經營質量。
供應商 質量控制 陶瓷企業

鐵氧體磁芯又稱黑色陶瓷,其生產工藝主要是按材料配方配料后,按強混造球→料球預燒→砂磨→噴霧造粒→混料→壓機壓制成毛坯→從低溫到高溫的燒結→尺寸外觀的檢驗等工序,生產出滿足用戶尺寸和電磁性能要求的磁芯。磁芯作為電子元器件產品,由于其特性優良,應用于多種領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于電聲器材、通訊、微波、航天等領域。在優化電路結構,提高電器工作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黑色陶瓷生產過程主要分為顆粒料制備和毛坯的壓制、燒結兩部分。黑色陶瓷主要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氧化鐵、氧化鋅、四氧化三錳等。經過前道工序生產出滿足使用要求的顆粒料后,壓制成滿足用戶要求的毛坯,再經過由低溫到高溫的燒結,在檢分工序剔除外觀、尺寸廢品,生產出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
因顆粒料制備過程中設備可調整的因素有限,所以材料的收縮率、燒失量、電磁性能等指標都與主要原材料的質量息息相關。供應商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產品質量水平,加強供應商質量控制,無疑為陶瓷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黑色陶瓷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存在著2種典型的關系模式,即傳統的競爭關系、合作伙伴關系或者叫互利共贏關系。對供方的質量控制可通過以下過程控制來加強:
供應商的選擇→供應商的調查→供應商的審核→供應商的評價與選擇→供應商的確定→供應商的質量控制→供應商業績評定與動態管理。
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是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如果供應商選擇不當,無論后續的控制方法多么先進、控制手段多么嚴格,都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要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控制首先必須科學合理地選擇供應商。
企業在新產品的設計開發階段的業務流程策劃與再造等過程中,要考慮到哪些需要由供應商提供,哪些供應商是企業的重要供應商,以及企業應該與供應商建立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就是企業供應商戰略確立的過程,從以下3個方面予以確定。
1)企業自產與外購的選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不可能都由自己生產,決定其中哪些應由供應商提供,哪些供應商是企業的重要供應商,以及企業應該與供應商建立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就是企業的供應商戰略確立的過程。
2)供應商的重要性分類。由于產品組成中各種原材料的重要性不同,因而決定了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密切程度不同,企業對不同供應商的質量控制的寬嚴程度不同,這就需要對供應商進行分類管理。企業可以按照供應商提供原材料對產品影響的重要程度分1、2、3類。1類供應商所提供的材料對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2類供應商提供的材料對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有重要的影響;3類供應商所提供的原材料對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有一般的影響。
3)與供應商的關系選擇。與供應商的關系選擇可以與供應商的類別結合起來,對于第3類供應商,通常可采用最簡單的合作關系,即直接采購;對于2類供應商,可以綜合考慮供應商所供應原材料的價值、數量以及供應商的規模等因素;而1類供應商,企業應傾向與之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關系往往不限于單純采購供貨,還包括以項目方式提供服務、合作開發產品或服務項目,乃至指導協助供應商進行質量改進等。
1)如果被調查對象是企業的老供應商,具體評定內容應包括該供應商的產品供應能力、供貨及時性、財務狀況、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對質量問題處理的及時性以及其他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信息。
2)如果被調查對象是準備合作的新供應商,企業沒有關于該供應商的詳細資料,可以對供應商進行直接調查。企業可根據產品和供應商的具體情況設計調查表,調查表的內容應包括企業規模、生產規模、主導產品、生產設備、檢測人員和設備、過程能力指數、體系認證情況、主要原材料來源、主要顧客及其信息反饋。對所需要的任何一種新產品應同時調查若干有意向的企業,并由其主要領導簽字確認調查內容的真實性。
該企業建立了完備的供應商資料,對重要供應商的企業規模、生產規模、主導產品、生產設備、檢測人員和設備、過程能力指數、體系認證情況、主要原材料來源、主要顧客及其反饋信息逐一調查,對部分重要供應商還應采取現場調查與資料填寫相結合的方式,做好供應商的選擇篩選工作。
該企業在分析供應商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對于1類和2類供應商,應做進一步的審核。通對對供應商審核,企業可以了解供應商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并將審核結果作為供應商選擇的依據。也可以對預選合格,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的供應商進行排序,確定哪些供應商可以優先成為供應商和戰略伙伴。
審核時,該企業應遵循自己的審核標準,把握關鍵過程,對已通過體系認證的,可關注其反映持續改進的管理評審、內審、糾正措施、預防措施、檢驗與試驗等過程。這些方面做得好,說明該企業具有較好的合作潛力。對未通過體系認證的企業,著重從控制的有效性入手,關注其采購、設備、人員、檢驗等重要過程。只要企業對關鍵要素的過程控制良好,產品質量能夠達到企業要求,就具備合作的基本條件。
該企業在審核時,不是針對所有的初選供應商進行,也不是對所有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中的全部供應商都要進行績效考核,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對提供重要零部件、大批量供貨或有可能成為主要的供應商進行審核;對現有的供應商,主要是對批量提供產品的供應商或質量有問題的供應商進行重新評價審核。
對待選擇供應商進行審核的時機,一般在批量供貨之前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的供應商正式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對提供重要產品的1類供應商,該企業將供應商審核提前到產品試制階段,有些產品特別重要或者投資額特別巨大,為了減少風險,在產品設計和開發的初期也可能需要對供應商進行審核。
對原有的供應商的審核一般分為例行審核和特殊情況下的審核2種。例行審核是根據雙方規定的時間間隔,定期對供應商進行的審核。特殊情況下的審核,一般在如下情況下進行: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質量波動較大,經常出現不合格,顧客對企業提供的產品有抱怨或投訴,企業的經營有重大變化或外部市場有重大變化,需要供應商進行比較大的改進等時機。
供應商審核一般分為產品審核、過程審核和質量管理體系審核3類。產品審核:主要是確認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必要時還可以要求供應商改進產品質量以符合企業的要求。過程審核:過程審核視企業產品的實際情況而定,不是每一種采購產品都需要進行過程審核,一般來說,只有當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對生產工藝有很強的依賴性的時候,特別是其關鍵、特殊過程,才有必要進行過程審核。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是針對供應商整個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的審核,這其中不可避免地包括對過程和產品的審核,一般來說,對供應商審核的順序應該是首先進行產品審核,只有在產品合格的基礎上才能繼續進行其他審核;而當產品不符合要求時,沒有必要進行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和過程審核。對于不同的產品、不同的供應商,并不是3種審核都是必須的。
因主材供應商質量直接關系產品的外觀、尺寸、性能等重要指標,該企業對進入產品實體的供應商都采取了產品、過程和質量體系審核相結合的方式。
了解供應商的基本情況和進行供應商審核,其目的是為了對供應商進行準確的評定,從中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可依據全面兼顧與突出重點、科學合理、便于操作等3方面進行評價與選擇。
該企業采購部門嚴格執行供應商的選定程序:供應商提供調查資料→供應商初評(合格后)→供應商→成本管理核定價格(合格后)→供應商(送樣)→檢驗部門(合格后)→現場評審確認(合格后)→定點審批(合格后)→納入合格供應商名單。
供應商的選擇可使用直觀判斷、招標、供應商協商選擇、采購成本比較、質量和價格比較等方法。
供應商數量的確定,從理論上講,采用單一供應商,管理方便,也有利于降低采購成本,有利于供需雙方建立深層次、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產品質量易于控制,但是采用單一供應商,對供應商過度依賴也隱藏著一定的風險。因此,該企業在綜合分析零部件的重要性、成本、市場供應情況、供應商的供貨能力和可靠程度,以及與供應商的關系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供應商的數量。一般保持2~3個供應商,以保證供應商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
這一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對供應商進行初步控制,確保在新產品設計的各個階段以及批量生產時都能夠有適合新產品或新服務需要的合格供應商。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設計和開發階段應更加強調及時供貨,以保證設計和試制經常變動的需要。
初選供應商經批準后,就成為合格供應商,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列入這個名單的企業就有資格為企業提供合格的原材料,就成為企業采購部門下一步要重點控制的對象。根據試制階段的特點,應對初選合格的供應商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控制:與供應商共享技術和資源;對供應商提供的樣件進行質量檢驗;對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進行初步評價;對產品質量問題進行處理。
企業在批量生產過程中,對供應商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監控供應商的供貨能力、供應商的測量系統、審核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貨質量的檢驗、推動供應商的質量改進以及來自供應商的不合格品的處置和質量問題的解決等方面。
陶瓷企業可通過設計、試制、和批量生產3個階段的質量控制,對影響產品質量較大的主要原材料嚴格把關,避免因原材料的質量波動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
供應商一旦確定下來,該企業與供應商都要簽訂質量保證協議或技術協議。企業通過明確對產品的需求及技術參數的設計,明確供應商的質量控制職責、企業的監控手段以及違約責任,通過溝通來使企業所需的材料質量得到保證。
質量協議應在可操作性,激勵性,與標準、法規的統一性3方面滿足有效性的要求。
供應商的業績評定應注重在產品的質量、服務的質量、滿足企業訂貨、及時交付產品等主要方面。
該企業企業根據對供應商的業績評價,將所有供應商劃分為1、2、3、4四個級別。
1)1級供應商是優秀供應商,應與此類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對于主要原材料的1類供應商,企業從業務流程整體優化的角度尋求與供應商進一步合作和改進的機會,消除不增值的活動;還可以考慮將自己的供應商管理系統與供應商的顧客關系管理系統整合,實現數據共享,使供應商與企業共同關注最終顧客,雙方共擔風險與機遇。
2)2級供應商是良好供應商,盡管稍遜于1級供應商,但仍是值得重視的合作伙伴。對于主要原材料的供應商,其業績至少應達到2級;對于輔助材料,則應保證同一種產品至少有一家供應商達到2級。
3)3級供應商是合格供應商,不具備額外競爭能力。對于所有的3級供應商,企業應向其提出警示,促使其由合格供應商發展到良好供應商。
4)4級供應商是不合格供應商,不能滿足企業的基本采購要求。正常情況下,應終止與4級供應商的合作,并代之以更好的供應商。
企業的業績評定與動態管理可根據企業的計劃安排定期進行,對于在評定期間隔內出現供貨質量問題的供應商,則可根據需要隨時淘汰。
如今,企業產品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且分工協作不斷加強,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強供應商的質量控制對企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公司依據陶瓷企業的產品特點,從供應商選擇、確定、調查、審核、評價、動態管理等方面加強對供應商的質量控制經驗,希望能為同類型企業供應商的管理提供借鑒,有所幫助。
TQ174
B
1002-2872(2012)10-0031-03
李珊(1972-),大專,經濟師;主要從事質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