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國亮 歐陽紅(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課程是指利用徒手或警械具根據人體關節的活動規律、要害部位和人體薄弱環節的特點以快速多變的技術動作攻擊、控制、擒獲對方和進行自我保護的一門具有警察職業特色的體育課程。
警察體育來源于軍事體育,其課程設置一直受軍事技能的影響,教學模式也是沿用部隊士兵的訓練方法,直到1989年才正式成立警察體育。自1999年始,“強身健體,增強警務實戰技能”成為警察體育工作的重點,其最鮮明特點是:教學以實戰為主,拳擊散打為輔,將武術和拳擊、柔道、貽拳道等結合與一體,從而轉向一招制敵。
近幾年開始,擒拿格斗越來越受到國防軍事、保安、體育等專家的重視,并有效結合運動力學、運動心理學、計算機等先進的理論和設備,總結經驗,進行科學訓練,但由于擒拿格斗的教學效果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一直以來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本文試從課程理念、教材內容、教學模式、師資隊伍等幾個方面分析我國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粗淺建議,以期對今后該課程的建設有所裨益。
長期以來,擒拿格斗課程與許多其他課程一樣理念陳舊甚至根本就沒有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從培養目標出發,脫離課程本身所設置的特點,沒有很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具體表現為:課程內容的選定沒有征集學生意見,沒有照顧學生自身需求和特點,課程沒有針對學生的個性化要求;課程的難易度和進度等,不合乎學生的特點;教學方法也比較簡單。總之,在課程設置時沒有嚴格安照學生的自身條件出發,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從而沒有達到學生適應課程的目的。而現代課程理念的課程設置的核心內容正是以學生為主體思想。
教材在體系上應該具有整合性和創新性,而不是按照教材結構體系的內在聯系進行有機組合。現有許多教材結構框架通常都是分成部分單一的知識來講解,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程序建構,沒有統一的貫穿全書的主線,內在的邏輯聯系不調理也不緊密。這種體系的設置,直接影響了教材的整合性和教材內容的先進性。現行教材強調更多的是單個的體育運動項目,多為靜態的描述或敘述,忽略了擒拿格斗是以整體的、動態的、開放的等特點相結合的警察特色的技能知識,各個運動項目必須相互的結合,互相貫通,緊密聯合、合理應用才能體現先進性。同時,該課程教材的功能缺乏實戰性,也是影響教材編寫體系的另一因素。沒有實戰和理論的結合,使學生很難將學到并掌握擒拿格斗運用于實踐中,這種傳統的編寫體例,使學生的閱讀興趣越來越小,直接影響了學生以后的學習。總之,現有的擒拿格斗教材在體系上缺乏整合性,內容缺乏先進性,功能目的缺乏實戰性,總體布局失衡。
傳統的警體教學是教師為主體,學生為被動接受對象的過程,是一個可塑性和創造性有限的模式。調查發現,我國警察院校格斗主要是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其教學理念是用目標激發動機、刺激行為、而主體通過反饋調控與評價使學生被同化而得于接授知識。主要特點表現為以班級為學習的基本組織單位,老師是課堂的領導者,知識的權威者,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師生之間為傳授者與被授者的關系,缺乏課堂情境,評價標準單一,教學效果差。這樣雖然有利于教學組織,強化教學內容,但對增強學生在復雜多變的實踐操作中做到運用自如、自主地創新擒拿格斗技術、終身體育的養成卻沒有明顯的意義。
21世紀警察體育教改必須以強身育人為中心觀點,樹立突破舊的觀念,以終身教育和終身體育為新的教育思想,以社會、教育和體育的發展為基礎,重視眼前效益,立足長遠效益,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培養終身體育觀,重思想和身體上都養成良好的體育觀習慣。從而迎接新的挑戰。
好的教材會讓學生受益終生。先進的教育思想可以讓人形成并樹立好的行為準則,并培養終身習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用最先進的現代教育思想、觀點與方法來改革舊的教材結構體系。教材體系改革必須隨著教學和科學發展的發展方向,并充分體現科學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讓教材更具科學性、時代性、指導性。教材必須是一個結構完整的統一體,種類應多樣,但不應是各種知識的大雜燴。
勿庸置疑,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領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我們只有清楚認識到它的利弊所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把握傳統教學模式的合理內核,才能真正地運用到現代教學模式中。
傳統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不適應擒拿格斗教學的需要的,教學中應多采用成功體育、開放——探究式、啟發式、情景體驗等教學模式,盡可能結合現代化教學媒體,給予學生最直觀的感受。例如“成功體育”教學模式主張讓每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就是通過教學觀念、方法的完善,給學生創造比較容易成功的機會,使其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快感,從而形成不斷追求成功的一種教育學習過程。“開放——探究式”教學模式是融合“開放式”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優點,具體可概括為:以“探究式”教學模式為基本結構,引入“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思想,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提高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以及發展學生探索能力為主要目的一種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主要采用單元教學法、仿真教學法、教學比賽法、游戲運動法等方法進行。
隨著體育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和發展,“成功體育”和“開放——探究式”等教學模式已在體育教學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其運用還處在試驗階段,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繼續努力研究,使之更加適合警察院校學生的實際需要,為進一步提高人民警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戰斗力而奠定基礎。
如前所述,當前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課程教師既具備擒拿格斗、武術專業技術又具有警察法律專業知識的為數甚少,而教師的師資水平直接影響到警察隊伍的擒拿戰斗力。因此警察院校擒拿格斗教師不僅要嚴格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水平,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知識,努力鉆研與摸索,認真學習并進行教學改革。根據實際的要求,院校或上級管理部門要有計劃地對擒拿格斗教師進行定期的集中培訓,定期安排教師深入基層參加公安或司法實踐鍛煉或搞調查研究,鼓勵教師外出進行學歷和專項技能進修,加強新任教師的崗前培訓,并形成一種機制。總之,只有不斷地提高師資水平,才能逐步改變教學上的滯后現象,才能提升擒拿格斗教師的警察意識和警察技能。
[1]文斌,郝雪輝,韋瑋,孫巖.“成功體育”教學模式在警官學院擒拿格斗課教學中的運用.考試周刊.2012年第31期.
[2]李德祥.試論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課教學的優化,云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3期.
[3]趙鵬.論警校學員擒拿格斗訓練中的身體協調能力及其培養,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