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成(宜春學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高校體育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是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而產生的。隨著體育賽事的國際化以及2008年奧運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辦,急需大量不僅專業知識豐富、業務能力很強,而且能夠用外語直接對外進行交流的人才,引領中國體育走向世界。
高校體育課開展雙語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的項目。由于大部分專項體育運動高水平經驗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它的的專業語言80%均是英語,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各自選修的專業項目。通過學者的調查分析和實踐證明,體育課是高校采用雙語教學的最好課型;有利于增強學生外語語言能力更好地學習國外運動員優點提高自身運動能力,強調外語的實用性。因此,必須盡可能的將外語作為主要工具進行專業學習和訓練。將體育專業課程按由淺入深的順序進行雙語教學使學生在互動式的學習中自然而然的提高訓練水平,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有利于傳遞不同國家的體育經驗交流,有助于一線運動員水平的提升。
近幾年,國內許多高校及運動隊已經開始實行雙語教學的探索。雙語教學是一個特殊而復雜的系統工程, 從各個方面對高等院校及運動隊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但是,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進行雙語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在體育專業搞好雙語教學,還是一個有待深入研究的新課題。本文通過對體育專業《體育保健學》雙語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探討了體育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已有經驗,克服不足, 為進一步深化和擴大體育專業理論課雙語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隨著國際體育賽事日益頻繁和2008年將在北京舉辦奧運會,既懂英語又懂體育的專業人才比較稀缺,因此加強雙語教學就更顯尤為重要。雙語教學可為把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培養成為國際運動醫學工作者、國際體育裁判、能采訪國際賽事的體育記者、國際比賽體育解說員和主持人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可以為學生進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雙語教學就是培養雙語者,并使其具備雙語的能力。掌握了第二語言,就可以開拓學生及運動員的視野,能使其迅速了解世界研究動態和進展,提高自身訓練水平。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取應有的知識, 培養相關的能力。學生應通過雙語課程的學習實現專業和外語學習的雙重收獲。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我們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檢索體育專業文獻的能力很弱,其中一個主要方面的原因在于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相對較低,而外文檢索是在進行論文寫作或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具備較強的專業外語能力,才能了解和掌握體育專業發展的最新動態,才能形成較好的研究成果。
實施體育專業理論雙語教學師資是關鍵,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綜合外語水平和精通體育專業教學的能力。作為“雙語教學”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素質和使用雙語的能力,是開展雙語教學的先決條件,教師所面臨的挑戰是空前的。如果教師的雙語水平有限,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和語言表達的自由度和準確度在很大程度上將會受到限制,這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雙語教師不但要有較強的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外語能力, 而且應能較熟練得用語表述專業知識、解析專業詞匯。
為實現“雙語教學”既培養學生知識獲取能力又培養國際交流能力的雙重目標, 教育部提倡引進和使用外文原版教材。缺少完善的體育教育專業雙語教材是制約雙語教學發展的另一個瓶頸。目前國內的雙語教材建設不能滿足現實的狀況, 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 部分課程雖然已有翻譯版的教材, 但只是于探索階段, 在教學體系的完整性、教學內容難易度的把握上都存在不足, 這也阻礙了雙語教學的良好發展。雙語教材的編排既要符合專業學習的連貫性, 又要適合絕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最好采用原版教材,使教學更加原汁原味。體育專業雙語教材要內容合適,符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能保證教學質量。
體育院校的雙語教學側重于體育專業知識信息的傳遞,這樣能然國內運動員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國際體育的發展,更利于學習提高自身運動能力發展。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體育文化,并與之交流合作,推動本民族的體育事業的發展。
筆者經過一年多的《體育保健學》雙語教學,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吸取了一定的教訓。對于雙語教學剛剛起步的體育專業來說,一開始實行雙語教學切不可急功近利,鋪開面過大。并不能影響正常訓練。體育院校可根據各專業的特點,挑選部分專業知識難度較低、操作性較強、師資條件具備的課程試點開設,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外語水平等,由師生雙向選擇。教學組織上,應盡量安排小班教學, 并注意師生的雙向選擇工作。
我國的雙語教學既要讓學生學習學科知識, 又要讓學生學習外語,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行“保持型”。這就要求教師在雙語交織中把握好母語與外語的關系, 體現母語和外語的融合性。
雙語教學的重點取決于任務。既然雙語教學是指非語言學科教學中以“雙語教學”為形式的學科教學, 那么“雙語”只是學科教學的形式和途徑, 它的主要任務是學科教學。這一任務決定, 在把握學科教學與語言教學的關系時, 應當體現主從性, 做到以學科教學為主、語言教學為輔。在教學過程中, 應當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盡可能發揮“雙語”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在《體育保健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主要是以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為主,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為輔進行教學。教學的結果,《體育保健學》運動員成績應是“主要產品”,語言教學成績則是“副產品”。
雙語教學是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高校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的結果。雙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許多方面。一方面應該要加強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外語基礎,同時要加強雙語教學的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材建設。有目的、有步驟的推進雙語教學,提高雙語教學的質量。
[1]陳志丹,丁偉祥,陳棟.體育專業理論課雙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文教資料,2005,(30).
[2]王欣然,徐曉媛.雙語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 2005,4(4):244-246.
[3]孫錦茹.關于推進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6):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