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鵬(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 連云港 222007)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具有較強的職業技能以及較高的職業素養的人才,在教學中要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為主要任務。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基本的關于體育方面的知識以及技能,鍛煉身體素質,而且還要做到結合學生的專業,在心理發展以及職業技能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幫助。高職院校在教學中,要以體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主要目標。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不高,缺乏責任感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缺乏組織性和紀律性。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的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
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還要重視學生綜合職業技能的培養。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過硬的職業技能是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重要條件,現代社會缺乏高技術人才,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也是社會的必然要求。高職院校在教學中,要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主要目標。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本科學生相比,相差很多。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質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形成健康良好的思想。因此在體育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顯得尤為重要。
體育教育是整個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要是要培養良好的專業技能。在體育教學中以及體育活動中,使學生增強團隊意識,將培養身體素質和增強職業技能相結合。
在高職院校中,體育課教學的課程安排應該根據專業的不同而作適當的調整。體育教學是以運動知識教育以及運動活動為主的學科,其基本目標是使學生鍛煉身體體質,使學生在運動中得到樂趣。但是滿足這一基本需要的前提下,結合專業的特點安排。
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接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體育活動是團隊性以及團體性的活動,離不開同伴的支持和協作。
現階段的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還存在,模式過于傳統,教學缺乏靈活性,和學生的職業發展聯系不緊密的問題。體育教師要具有良好的體育知識以及實踐經驗。這樣在課程設置的時候,才能做到科學合理,有效地將體育課程和專業相結合。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對于不同的專業都有一定的了解,充分給予學生鍛煉的機會。
3.4.1、拓展訓練模式
現階段,已經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在體育課中增加了拓展訓練這一內容。在自然環境中,開展一系列的拓展活動,例如野外生存、場地訓練,培養學生的野外生存能力、應對危險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在活動結束后,還要將活動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給以學生正確的引導。
3.4.2、游戲訓練模式
團隊游戲是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可以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傳統的游戲主要側重于鍛煉體質,因此可以開發一些新的團隊游戲,將鍛煉身體和培養職業技能相結合。比如在游戲中加入企業管理的理念,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和熟悉關于組織和管理的知識。培養學生在群體活動中的角色定位、責任分配,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責任意識。
3.4.3、比賽訓練模式
比賽也是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課的重要活動內容。傳統的比賽主要側重于鍛煉體質,可以開發新的比賽項目,例如開展職業技能比賽,并且在比賽中,安排好分工,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必須做好團隊協作才能贏得比賽,使學生明白團隊的重要性以及團隊的力量。
在體育的準備活動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是按高低隊列。新的體育教育模式中,可以開展慢跑、徒手操等項目,還可以進行一些小的游戲等,通過明確分工和人物,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在學習新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團隊協作的精神,增強反應能力,激發潛能。運動技術也可以給學生很多啟發和思考,在學習運動技術,學生鍛煉了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開展一些體育技能比賽。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對于高技術人才缺乏,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是社會的必然要求。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質能力,因此在體育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顯得尤為重要。
[1]農琳,何長德.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的思考[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09(08).
[2]施建明,泮志華.高等職業院校發展學生職業技能的體育教學研究[J].運動,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