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所周知,我們周圍的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必然導致我們從事不同類別的生產勞作方式,生產勞作方式決定了生產工具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社會生活勞作方式,當然,在人類生活中產生的民族體育活動也必然能夠反映出地域的特點。土瑤少數民族生活的環境氣候干旱,為了適應環境,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有了自己的體育活動項目,例如跳繩、木球、踢毽子、陀螺、斗空竹和扳手腕等等。
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是一個由起源到存在、由存在到發展的過程。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的傳統體育歷經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發展而經久不衰,有的傳統體育在發展演進中有所變革,有的也會因其發展的不合時宜性而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途徑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宗教活動是土瑤少數民族體育傳承的重要渠道;(2)民族風俗是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有效載體;民族風俗是指各民族在服飾、飲食、居住、生產、婚姻、喪葬、節慶、禮儀等物質生產與文化生產等方面廣泛交流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3)獨特的生產方式是土瑤少數民族體育傳承的重要途徑。
數千年來,由于自然災害、社會和階級矛盾、軍事戰爭等原因而導致的土瑤少數民族體育群眾的遷移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少數民族從一地遷移至另一地時,與當地的民眾產生了相互融合,進而發生一定的改變。
很多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的地區都屬于經濟落后、交通不便的欠發達地區,這里的收入來源很少,但是隨著國家的投入,這些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建設都有了較大改善,這仍然不能滿足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需要。由于地域經濟發展的滯后,加上政府財政撥款支持有限,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開發、培育民族傳統體育市場、優化項目結構等方面受到嚴重的交通、資金等因素的約束和困擾,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舉步艱難。
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服裝、器械、建筑、食品等的生產、銷售,民族傳統體育廣告宣傳、電視廣播、報刊、及信息的傳送,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的組織管理、健身娛樂的實施、場地的安排等等都需要有正確的政策引導。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政策的扶持,更需要有相關法律規范的保障。沒有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保護民族體育相關法律政策,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也就是無從談起。政策和法規的滯后已成為制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
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具有多元功能的社會文化現象,具有展示民族風情、溝通融合、促進經濟等功能。民族傳統體育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底蘊,其資源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發展潛力。在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化開發進程中,充分展現其濃郁的文化特征,通過對深刻的文化內涵的外在表現提高魅力,力求最大限度的滿足現代人日益增長的民族傳統體育需求。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當地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要想進一步發展,就要根據現代人的不同需求,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分化、提煉、創新,同時要借鑒現代體育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對一些特色鮮明健身效果明顯的傳統項目進行改造,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需求。
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起點低,基礎薄弱,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因此,要借助政府的力量,認真對待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開發問題,明確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總體戰略位置,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化的行業管理、宏觀指導和調控力度,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加以保障,來培育和規劃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形成一個較完善的市場體系,以民族傳統體育用品市場、旅游業、競技表演業為主體,相信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必將成為西部大開發中新的亮點。
土瑤少數民族要積極利用現代各種傳媒手段,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充分認識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和意義,推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快速發展。具體為:第一,利用電視傳媒和網絡傳媒等各種媒體手段對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宣傳力度;第二,充分利用運動會及各種節慶活動,宣傳民族傳統體育,樹立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良好形象;第三,將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和民族學校體育課堂相結合,使土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能夠真正地得以繼承、發展。
[1]熊靜梅,劉少英.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演進及發展對策研究[J].學術研究,2008.4.
[2]曾憲亮,于永久.民族傳統體育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