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的最初起源與戰爭有著莫大的關聯,準確地說,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很大的關系。當時,一種較為奇怪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即那些從被擊沒船只中生還下來的不是年輕人,而是那些懂得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的中年人。為此,很多專家展開了深入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這些中年人在長期的生活磨練中逐漸形成了堅韌的意志品質。不僅如此,與年輕的船員相比,他們更加懂得在遇到危難的時候,如何先把自己緊張的情緒穩定下來,進而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努力求得最后的生存。也就是說,讓這些中年船員生存的真正原因并非體能因素,而是取決于是否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般而言,拓展訓練主要是通過集體協作的方式來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這種較為特殊的運動形式,使參與其中的成員們能夠重新詮釋群體合作意識與進取精神。目前,拓展訓練的主要形式有:武裝泅渡、啤酒游戲、風中勁草、風雨人生路、鱷魚潭、懸崖速降、迷失叢林、齊心橋、法柜奇兵、定向尋寶、緬甸橋、動感顛球和合力過橋等。其實,純粹從這些項目的名稱我們也不難發現,僅靠一己之力恐怕是很難完成這些項目的。因此,通過參與拓展類的運動項目,不但可以實現自我的突破,也可以有效促進集體意識的增強。
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素質的綜合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學生能否成功實現自我突破、能否擁有較強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能否盡快實現自我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是關系其步入社會后能否盡快融入社會大家庭的關鍵所在。拓展訓練的特殊功效恰恰很好地契合了以上目標,因此,拓展訓練與大學體育教學有著較為直接的聯系。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體育教學的目標體系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向學生傳統基本體育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體育教學,可以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快學生的社會適應。尤其是對大學生而言,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等,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壓力進而做出相應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態。
21世紀是一個知識迅速更新、科技迅猛發展的年代,這樣的一個時代對人才有著更高層次的要求。大學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否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是關系到能否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關鍵。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僅僅依靠一般的理論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借助體育教學,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將拓展訓練引入大學體育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充實大學體育教學的內容,更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3.2.1、拓展訓練與“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實現
快樂體育一種源于德國和日本的新型教育方法,主要是針對深層的心理快感和成功感而言的,其本質在于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通過一定的努力后而獲取的成功體驗。換言之,“快樂體育”并非簡單的“我游戲、我快樂”,它強調的是一種過程中的努力與成功后的體驗。一直以來,人們都在為如何真正實現“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而苦苦探索,拓展訓練的引入恰恰符合快樂體育的基本理念。
3.2.2、拓展訓練與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豐富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傳統的“放羊式”教學已經逐步淡出歷史發展的大舞臺,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很難吸引大學生廣泛地參與進來。基于這樣的一種現實背景,如何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成為擺在人們的焦點問題。拓展訓練的出現為我們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拓展訓練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充分結合學校自身的場地、器材等實際情況,加以適當改動,就可以實現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3.2.3、拓展訓練與大學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大學是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場所,其體育教學也理應有著更高層次的目標與追求。也就說,大學的體育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而是應該盡最大努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學生心理素質的增強。
3.2.4、拓展訓練與大學生自主性的發揮
對于大學體育而言,如何真正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是很多一線體育教師面臨的首要難題。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正確運動拓展類運動項目,往往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拓展訓練的很多項目都帶有強烈的游戲成分,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逐步完成“被動接受”到“主觀參與”的轉變。
拓展訓練作為一種新興的運動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伴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與發展,拓展訓練的本質與內涵正在不斷發生著改變,從最初的軍事訓練到現在的心理訓練,從最初的單一訓練方式到現在多樣化的培訓形式,可以說,拓展訓練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較為成熟、完善的培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