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在的學校是江蘇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大課間活動已經成為學校的一道靚麗風景,廣大師生鍛煉著、享受著、快樂著。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面對教學質量至高無上的現狀,對于大課間活動開展多少有點居安思危。要確保大課間活動的深入持久開展,筆者覺得搭臺演好“三出戲”至關重要。
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首先要演好“將相和”。“將”指學校領導,“相”指教師,意思是學校領導和教師要有合力。
大課間活動的順利開展,關鍵在于落實。學校要具體做到三個落實:首先是活動時間的落實,學校要將大課間活動時間編入作息時間表,就像課程一樣貫徹實施。其次是參與人員的落實,學校要提出全員參與的目標要求,這里的全員參與,不僅僅是學生的全員參與,還有學校領導、學校教師的全員參與。最后是場地器材的落實,學校一方面要多渠道籌措資金購買添置活動器材,另一方面要發動師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制作一些活動器材。關注落實,為大課間活動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持續開展大課間活動與狠抓教學質量有著時間上的矛盾。教師的積極參與,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對孩子來說起著導向性作用。為此,學校在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要努力引導教師做到三個“一起”:一是和學生一起確定活動項目。二是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我們應該提倡,要求學生學會的教師先要學會,教師要能和學生一起學做廣播操,一起學打太極拳,真正做到全員參與。三是和學生一起參加考核,有活動就要有評比,有評比才能有提高。三個“一起”,為大課間活動提供質的保障。
為確保大課間活動高位開展,首先要對學校和教師層面的制度革新,學校要將大課間活動融入到教學計劃、排入課程總表,真正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場地器材、有輔導老師、有學校評估、有獎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盡量要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開展有效的大課間活動;二是堅持大課間活動與體育科研相結合;三是堅持培訓德藝雙馨的大課間活動輔導老師;四是堅持“打造一個品牌”大課間特色活動。其次要對學生層面的制度革新,為了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到大課間活動中來,學校可已考慮將學生參與大課間活動的情況視為評選“三好學生”基本條件。人文化的管理制度,必能為大課間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大課間活動的開展,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等功能,進行有益的嘗試。活動過程要改變以往的只老師評價學生的評價體系,充分讓學生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將習慣性的終極性評價改變為過程性評價,使學生成為活動的真主人,飽嘗成功的喜悅,使評價制度真正成為綠色體育、人文體育的通道。我們還可以嘗試妙用“大課間活動成長卡”,每個學期初,我們可把學生的體質狀況及某項體育技能掌握情況進行一次摸底,記錄在“大課間活動成長卡”上,然后將期中、期末測試的成績和基數進行比較,來評定學生是否得章。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能看到進步的階梯,激發學生自主鍛煉的熱情,體驗成功的樂趣。
大課間活動之所以讓學生情有獨鐘,魅力就在于它的內在美和體驗性。基于這樣的特點,首先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徜徉文字,捕捉大課間活動的精、氣、神”。鼓勵學生在課外通過閱讀《體操小將》、《王牌投手》等體育方面的作品,感受體育運動的內在美。其次是讓學生“馳騁大課間,體會運動的高、快、強”。我們可組建踩高蹺、造房子、花樣跳繩、花樣皮筋、抖空竹、班級籃球等興趣小組和“俱樂部”,學生可以自由組合、自己命名、自選組長、自請教練,并以自己喜歡的形式開展比賽,從而讓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運動項目,真正做到“我選擇、我喜歡、我運動、我健康”。
運動的興趣與對運動的了解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關注運動往往是從一個個問題開始的,如“開展大課間活動的誤區有哪些”、“各種游戲的創編有哪些規律可循”等,我們可從這些問題出發,確定一系列關于大課間活動的研究性主題,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通過網絡、書籍、家長、同伴等各種資源和途徑,在業余時間自主開展研究性學習,并將研究主題通過各種形式展示交流,讓學生把自己寫的運動故事、畫的運動場面、拍的運動照片等,做成班級網頁,與大家一起分享。通過研究性學習和交流匯報,使學生進一步揭開大課間活動的玄妙與新奇,培養他們善于思考、敢于追問、勤于學習的優秀品質。
開展好大課間活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領導、老師、學生乃至家長的的共同關注。其實,只要我們心中充滿陽光,我們學校的大課間活動一定會健康持久地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