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正達(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第六高級中學 河南 安陽 456400)
中國普通高校教育教學體系指的是普通高校運動員教學管理者和中間實施者的一個系統,遵循文化教育的客觀規律,運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方法和程序,對高校高水平體育運動員通過實施計劃、組織和控制等職能,協調系統內各部門,發揮各種資源的作用,共同實現既定文化教育目標的活動過程。我們從運動員的學分分配、畢業管理這兩個方面對河南師范大學高水平運動員的教學管理體系進行研究,為提高我國高校體育人才的整體素質,實現河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科學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對象:以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學管理體系為研究對象。以河南師范大學運動隊中的運動員為調查對象。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獻分析法、實踐法、觀察法、實驗法、專家訪談法5種方法進行分析與研究。共發放運動員問卷80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80份,有效率100%,其中男運動員共有50人,女運動員共50人。教練和老師問卷共10份,收回有效問卷10份,有效率為100%。通過本研究領域5位專家對問卷內容及結構效度進行檢驗,認為符合效度要求。
部分高校對加強高水平運動員學訓的沖突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主要是通過緩考的渠道對高水平運動員不能正常參加文化課考試進行管理,共有10位教練員老師選擇緩考,占總人數的80%。而普通高校對高水平運動員在考核成績管理上并沒有采取免考的方法,這就說明,普通高校對高水平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比較重視,通過采用緩考的方法不僅讓高水平運動員在出現學訊矛盾時能專心參加訓練贏得比賽,而且還使高水平運動員不放棄文化課的學習。
從結果中我們可以知道,普通高校對高水平運動員實行加分政策中,有8位教練員、老師認為并沒有相應的加分政策,占總人數的59%。說明普通高校在對高水平運動隊實行加分政策這一問題的管理上比較欠缺,這樣以來就很難調動高水平運動員參與訓練的積極性,以至于很難提高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從而影響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競技水平的提高。
體育教育管理是一門科學,其中心工作是考核和管理學生思想與學習,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現代化建設人才。而高校高水平運動員畢業管理其中最重要的環節,涉及到很多方面,不僅關系到培養學生的質量,而且也影響到學生就業,在管理過程中有許多地方值得進一步探索、完善。但在對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管理的調查中,針對畢業管理這一方面的管理措施沒有涉及太多,因此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論述:
3.2.1、高水平運動員畢業情況
通過調查得出,由于普通高校對高水平運動員畢業管理都是按照國家教委的規定和要求,再根據本校特點對高水平運動員實行學分制,使得高水平運動員可以通過修學分的方式來提前或者推遲畢業,這樣就給予高水平運動員較為充足的時間來彌補學業上的不足,最終修完學分完成畢業。因此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員的畢業情況較為樂觀,大多數的高水平運動員都能夠順利畢業。
3.2.2、高水平運動員所學專業對就業的影響情況
結果顯示,高水平運動員認為所學專業對以后就業的幫助程度調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幫助不大,占總人數的43%,其次是有一些幫助,占總人數的37%,再次是不清楚,占總人數的11%,最后是幫助很大,占總人數的9%。這充分說明了,高水平運動員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感到并不樂觀,這也將使高水平運動員用消極的態度對待文化理論知識的學習。
我們不難發現,高水平運動員對自己畢業后的就業壓力感到有壓力的位居第一,共有55人,占總人數的53%,其次是感到壓力很大的有45人,占總人數的44%。這就說明,高水平運動員深知自己從事多年體育鍛煉文化底子相對薄弱,而進入高校所學專業對于自己來說又相對吃力,這樣既沒有體育文憑,又沒有較好的理論支撐,造成了高水平運動員在就業問題上有很大壓力,因此學校應該采取一些相關政策,比如將運動成績好的、能為學校爭得榮譽的高水平運動員推免攻讀體育碩士,以此來調動運動員參加訓練學習的積極性,為運動員畢業后的就業創造更多出路。
為運動員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但缺少對運動員的加分政策。多數運動員認為對于選擇的專業都能夠順利畢業,但對就業的問題表示很有壓力。
學校應建設更多有利的教學資源,擴大招生項目,不要僅局限于球類、田徑等方面,多招收一些其它比賽項目的高水平運動員,為學校在競賽方面取得更多的榮譽。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在招生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除了以高中、體校這兩個來源招生以外,還應招收專業隊運動員或者退役人員。高校對高水平運動員要多實行加分獎勵政策來激勵運動員參與學習、訓練的積極性,比如將四年來學訓成績較突出的高水平運動員推免攻讀體育專業碩士。
[1]李曉光編著.管理學原理[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6,P49.
[2]張浩,吳冶.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管理政策現狀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2).
[3]王家力.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現狀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