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白露(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6)
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開始之初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學生是祖國的花朵,直接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國家一直關注的問題,然而學校作為培育人才的搖籃,其體育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切身利益。
教學目標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主要描述學習者通過學習后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傳統的體育教學目標是“增進學生健康,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形成運動的興趣和鍛煉的習慣,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提高少數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體育教學目標比較模糊,體育教學到底是增強體質還是傳授技能?這個問題一直飽受爭議。另外當前的體育教學目標幾乎涵蓋了智育、德育、美育和體育的各個方面,小學、中學以及大學的體育教學目標的表述幾乎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因此,根據教學目標如何組織教學是一大難題,體育教學目標不明確直接影響致學校體育的順利開展。
教學內容,是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目前中學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多以傳統項目為主,例如田徑、籃球、武術等項目,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同一體育教學內容在小學中學都有出現,更有甚者出現了從小學到大學同一項目不斷重復的現象。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都是比較重教法輕學法,上課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分解而輕整合,沒有從實際出發來安排教學方法;重傳技而輕認知,體育教師只注重傳授體育技能而忽視學生對運動認知方面的學習。這些都是在實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應引起教師的注意。
教學評價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原則,利用所有可行的評價方法及技術對教學過程及預期的一切效果給予價值上的判斷,以提供信息改進教學和對被評價對象作出某種資格證明。當前我國中學學校體育教學評價多以教師評價為主,部分教師對體育教學評價的目的認識有偏差,存在為評價而評價的現象;體育教學評價內容比較片面,只重視技術評價,忽視學生學習態度、團隊精神等方面的評價;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評價方法不科學。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將體育課程目標定為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眾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在原有體育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革,保留鍛煉價值較高的體育項目,去除枯燥無味的體育教學內容;改造競技體育項目,使之成為能夠滿足學生需要的項目;增加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如體育舞蹈、輪滑、健身健美等項目。
體育教學評價是整體體育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體育教學評價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檢查教學的教學情況,通過教學評價,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二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便后期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應該制定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評價內容既要有體能和技術的評價,還應該包括學生體育態度、情感等方面的評價。體育教學評價不要過分強調終結性評價,忽視過程評價,只有二者緊密結合,才能更好的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
學校體育關系到民族的振興,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發展的好與壞事關學校教育事業的興衰,因此,學校體育工作者應以十二五規劃中關于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為依據,大力改革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深入推進體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校教育工作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體育教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安排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特征的體育內容,擴充豐富體育活動內容,開闊學生視野,制定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相結合的評價制度,進而保證學校體育的快速發展。
[1]金承哲,金在龍.教育國際化視野下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12).
[2]葉心明,耿元元.新時期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12).
[3]周登嵩.新世紀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研究綜覽[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05).
[4]劉海元.我國學校體育發展基本趨勢的探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05).
[5]姚蕾.對當今學校體育發展與改革的沉思[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