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勝欣 修 晨 馬海峰(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 上海 200438)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和專門場所,體育課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能經得起激烈競爭的優秀人才,必須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心理,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堅強的意志和毅力,而體育教學正是培養這些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2.1 、研究對象:體育活動對大學生的教育作用。
2.2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體育教學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程更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3.1.1 、常州工業學院大一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
態度是由情感、認知、行為三部分組成的綜合體,它是在人的身心發育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的。
3.1.2 、常州工業學院大一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次數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其中體育類專業的學生比非體育類專業的學生重視程度略高一點,每周比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多活動兩次。由此可見,非體育類專業的學生對健康缺乏真正意義的理解,自我鍛煉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
3.1.3 、常州工業學院大一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
3.2.1 、體育課對常州工業學院大一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3.2.2 、體育課對常州工業學院大一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與各種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內外條件許可范圍內,能不斷調整自身心理結構,自覺保持心理上與社會的正常或良好適應的一種持續而積極的心理功能狀態。
20%的大學生認為體育活動最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使身心放松;20%的大學生認為進行體育活動能讓自己身心愉悅進入忘我狀態,忘記煩惱;11%的大學生認為體育活動的競爭意識可以使自己養成積極向上的精神。從性格上來看,體育類專業的學生比非體育類專業的學生開朗,積極好動,主動性強,對事態度樂觀。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而激烈的競爭性正是現代體育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對學生個體或群體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對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起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調查的數據表明,40%的大學生認為體育運動拓展了人脈,加深了朋友之間的感情,而且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人或者具有一定專長的體育積極分子,都有較好的人際關系,容易得到同學的信任。所以大學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
學生的直接感覺對象是教師,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全面的。
調查顯示,在對影響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中,65%的學生認為學校體育設施不夠,其中35%的非體育專業學生認為場館收費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大一新生在對比較多的課余時間的安排上,體育類專業學生會進行較多的體育鍛煉,而非體育類專業學生則更多的選擇電腦游戲或者撲克等智力型游戲。
學校體育場館的設施限制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造成了直接影響。
大部分體育類專業學生的身體明顯比非體育類專業學生的健壯。
加大非體育類專業學科的體育課次數,豐富體育課內容,加大體育教學中理論知識的比重,加大理論知識的宣傳力度,讓學生重視體育課的理論知識,提高體育知識水平,提高綜合素質。
加強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適當減免體育場館對非體育類專業學生的收費情況。
創設體育運動項目社團組織,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
[1]王志明.高校體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及措施[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9(3):59-60.
[2]鄭峰,劉明亮,郭美娟.體育教學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作用[J].山東體育科技,2007,29(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