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內蒙古鄂倫春旗體育館 內蒙古 鄂倫春)
所謂心理訓練,是指通過采取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有意識,有目的地對運動員的心理施加影響,使運動員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為取得訓練的良好效果和比賽的優異成績做好各種心里準備的訓練。田徑運動成績的高低不僅與運動員的戰術運用和技術水平有直接的關系,也與心理方面密切相連。如果教練員有計劃的對運動員的心理方面進行訓練使之產生積極影響,這對減輕他們的壓力,避免可能產生的逆反心理和提高訓練效果大有好處。
心理訓練的作用主要是能夠促進運動員的心理過程不斷完善,逐漸增強運動員對事物的控制能力,并通過訓練形成比賽所需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其心理適應訓練和比賽要求,為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戰術效果,獲得最佳競技狀態而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念動訓練也稱為想象訓練或回憶訓練。是運動員通過回憶所學過的技術動作形象,使技術動作的重要部位重新在表象中出現,以便對即將進行的動作技術過程做系統的回憶練習。通過訓練可以使動作更加清晰,更好的把握和鞏固運動的技巧。例如,在跨欄練習之前,可以讓學生反復想象跨欄的完整動作。如,攻欄腿的抬伸動作,以及快速下壓,起跨腿快速提拉,欄間跑的節奏,攻欄時的“鎖肩”動作,及上體的前壓。在進行跳高訓練時,讓學生回憶并模仿動作的形式,不斷在腦中想象起跳的技術過程,以及在騰起時“蹬擺、蹬伸”的動作。這樣有針對性,有目的的練習時,學生便會不由自主的注意以上動作要領,引起神經肌肉系統的相應反映,進而促進運動技能的掌握。這有利于運動技能的鞏固與完善。
自我暗示訓練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通過自我說服、自我命令等詞語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的方法。自我暗示可以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發揮出更高的比賽水平。其中一個重要方式就是默念,通過多次重復詞來實現,如在跨欄時怕摔是運動員考慮最多的問題,這種情況會使運動員產生焦慮,不及時調整甚至會變成恐懼。使運動員對自己喪失信心。
放松訓練主要是運動員通過自我暗示來實現,暗示是通過語言影響進行心理調節的手段。訓練后的心理訓練的非常重要,可通過語言進行暗示放松,如:“現在訓練已經結束,我做的很好,可以徹底放松了”,也可通過聚精會神地想象自己放松的情境,如想象自己正舒展地躺在水面上,感受水的流動,四肢放松,使心情保持舒暢。這些訓練后的暗示可以使疲勞的身體我緊張的心理的到充分放松,使不良情緒得到有效調整。訓練前的放松訓練也很重要,有些運動運在訓練和競賽前會產生過度激動、焦躁、恐懼、精神高度緊張等不利情緒,這時候采取最舒適放松的仰臥或靜坐,做到調勻呼吸、身心入境和肌肉放松。并對自己說“我很放松”,“我休息得很好,我感到渾身是勁,我很愿意參加比賽”等暗示詞語。可以有效地控制運動員賽前的心理穩定性。從而達到消除緊張,保持最佳狀態。還有一種放松方法是放慢呼吸的節奏,加深呼吸的深度。聽一些平靜,舒緩的音樂,不聽興奮性歌曲。
意志訓練是運動員在克服各種困難中形成的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質的過程。其目的主要是調節心理活動,樹立信心,克服困難的一種心理訓練。在田徑耐力訓練中,當運動員感到疲勞或不愉快時,教練員根據情況在運動員身體可承受的范圍內適量增加新的訓練內容。這樣可使運動員的身體開發出更大的潛能,心理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有利于培養運動員的頑強性和堅韌性。例如:在中長跑到達終點時是運動員最難受的時候,這時氧氣供應不足,呼吸困難,口干舌燥,體內大量乳酸堆積,四肢無力,運動員要是意志不堅定,就無法堅持到底。因此長跑是訓練運動員意志品質的慣用方法之一。
綜上所述,在當今田徑運動的迅猛發展下,競爭越來越激烈。運動員只掌握好技術,而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是不夠的。田徑運動訓練和心理訓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心理2訓練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田徑訓練之中。在訓練時既要充分發揮學生,運動員的生理潛能,又要注意他們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只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好整個田徑訓練和競賽的目的與任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徐家杰.運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7.
[2]我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審定:運動訓練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