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冬興(崧澤學校 上海 青浦 201703)
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是指學生在科學的鍛煉方法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根據體育老師的有關建議,養成的一種積極地、自動自發的、具有固定模式的一中體育鍛煉行為。他是體育教師教育成果的重要標志,也是體育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提高學生身體免疫力,增強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第二,能夠提高學生對復雜環境的判斷能力,提高自身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和迅速反應的能力;第三,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有利于學生恢復學習的精力和體力;第四,可以培養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自信,促進學生價值觀的轉變,使得自身個性得到有效發展;第五,有利于學生集體主義的養成,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
任何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興趣的力量,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一定不能忽視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起學生鍛煉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鍛煉的欲望。在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體育教學時一種直觀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其內容形式對學生新引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材料,比如,籃球、足球、臺球等在學校男生群體里較受歡迎,而排球、形體等課程則在女生群體里較受歡迎。
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注意手段的變換,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發現體育鍛煉的有意思之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采用分層教學法,讓學生自身教學目標,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提高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的快樂指數。
教師除了要不斷變換自身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之外,還要不斷為學生創設各種體育鍛煉情境。信息論和心理學發現,人們容易被高信息密度和有趣信息所吸引,因此,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應做好課前的鋪墊,課中的互動,以及課后的激勵。培養和及其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
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持續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醒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對自身的重要作用,在自身思想深處營造體育鍛煉的意識,讓學生明確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讓學生意識到進行體育鍛煉重在參與,從而撇下自己不能比別人強的心理包袱。
學生易受身邊文化氛圍的感染,只要在學校中營造出體育鍛煉的氛圍,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就會相對容易,因此,應在校園中積極宣傳各種體育鍛煉的知識和文化,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體育鍛煉文化氛圍,比如可以采用黑板報、條幅、校園廣播等來宣傳校園體育文化,通過在宣傳欄中張貼眾多體育健兒為國爭光的事跡,激發學生的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民族自豪感。積極舉辦各種體育知識問答比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離不開教師的積極指導,只有學生通過學習老師傳授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相應的鍛煉成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和進行體育鍛煉的基本原理,按照人體的生理規律進行有意識的鍛煉,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通過在體育教學當中實施改革,使得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通過對個別學生心理疏導,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通過自身的表率作用,以得到學生的擁護和愛戴,所謂信其師、學其道,相信只要體育教師能夠真心為學生服務,與學生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積極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鍛煉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個人意志和毅力不斷強化的過程,只有在經過刻苦訓練和長期的實踐以后才能形成。而學生習慣的養成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學校是其習慣養成的重要場所。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使用各種時空約束,使學生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形成一種生物節律,在到達鍛煉時間時有進行體育鍛煉的沖動。
總之,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離不開對體育鍛煉興趣的培養,離不開學生在體育鍛煉實踐中對體育鍛煉習慣的強化,離不開學校對體育鍛煉環境的營造,離不開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不斷思考。
[1]張瑞文.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和習慣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03).
[2]繆書岳.體育活動課中學生自主鍛煉能力的培養途徑與方法.體育教學,2010,(5).
[3]高波.有效利用大課問,促進青少年科學鍛煉[J].中國學校體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