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德翔(上饒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 上饒 334001)
體育教師的課堂基本功,是指教師在實施體育教育過程中必須掌握和具備的專業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它是確保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的基本保證,依據現代教育多方面、多層次、全方位的要求,使體育教育的內涵更加豐富,作用更加顯現,它不僅僅是表現在提高學生運動技能,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方面,而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體育教育過程,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動手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凸顯,要實現以上目標,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十個方面的基本功夫。
以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為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對教師課堂基本功的基本范疇和運用方法進行研究與探討。
“德教”是指以德治教,它雖然不屬于“基本功”的范疇,但它卻是反映教師教學水平、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能體現教師教學精髓的“實質性”功夫。體育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與學生的接觸和聯系特別密切,教師的品德和言行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特別要求提倡對學生進行“以德治教”的思想,教師在整個體育教育過程中,不但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還要做到“以人為本”,引導學生朝“會做人”“做好人”的方向發展。
示范基本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它是體育教師特殊的專業素質的表現。一個漂亮的示范,一個優美的動作,能幫助教師樹立威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會做動作,而且還要會教動作,要通過自身漂亮準確的示范動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學習的態度,教師在示范中,一般應注意位置、距離及方向的選擇,并能經常運用正確示范、正誤對比等方法來提高示范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師的示范動作對課堂的直接效果影響最大。
在體育教學中,“口令”能反映一種精神,它是教師指揮學生,集中注意,調動情緒,嚴肅紀律的一種手段。“口令”基本功一般應包括其準確性、恰當性、節奏性以及聲音大小、長短等幾個方面。教師在發布口令時,應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性別特征或大學階段的專業特征來恰當選擇“嚴肅型”、“激勵型”、“親切型”或“教導型”等不同類型的口令方法,一般的要求是,選位要合理,著裝要得體,富有表情,聲音宏亮有氣勢,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課的開始。
體育教師圖示能力的高低,從不同方面反映了教師教學綜合能力的水平,教學中,教師在講解示范動作,演示戰術配合,糾正錯誤動作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將動作及配合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用圖示的直觀方法表現出來,有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漂亮的籃球場或在跑道上畫出一條均稱筆直的石灰線,往往能夠得到學生的贊揚和佩服,也能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間接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圖示的基本方法并勤于練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體育課經常受場地、器材、人數、時間和氣候的影響,受學生上課情緒變化的影響。要求教師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能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和學生內因的改變,靈活機動地調整教材教法,合理調節運動負荷,妥當解決所遇到的突發事件。體育教師的應變能力,不是天生的,它是隨著教師教學實踐的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的不斷豐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而逐步發展和完善的,只有做到因地適宜,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中,教師經常要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經常要指出學生的錯誤動作,經常會運用激勵、贊揚或點評的手段來評價學生的表現,這時,如果不能叫出學生的姓名,那效果就會不盡人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體貌特征、活動特征、運動技能特征等經常進行有意識的點名,在擔任一個新班級的課程時,先記運動積極分子和后進學生的名字,先記具有明顯體貌特征學生的名字,后記其他學生的名字,這樣的有意記憶方法,能盡快記住學生的姓名,有利于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
體育教師的語言是一種藝術,它能反映教師知識面的廣博和為人處事的態度。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語言運用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信心、情緒和效果。一般來說,課中應多用激勵、贊揚、肯定的語言,少用打擊、批評、否定的語言,在語言的運用中,要表現出一種具有強烈親和力的語言藝術,并把它和手勢及肢體語言很好地結合起來使用,有時一句贊揚的話加一個鼓掌的動作,可能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應注意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語言運用水平。
手勢是體育教師一種特殊的無聲語言,它是肢體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手勢的合理運用,能調動學生練習情緒,對學生起積極的鼓動作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手勢的運用方法。在手勢的運用過程中,要做到聲情并茂,得體大方,如在教學生運球急停急起的教學中,教師優美的后退跑姿式,加上雙手指揮前進和急停的手勢,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如果有時將手勢和語言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體育教師應廣泛地掌握各種體育競賽項目的裁判方法,不斷學習新的裁判規則和方法,這也是促進教學的一項基本要求,教學中,教師所表現出來的裁判功底的深淺和裁判水平的高低,對于樹立教師威信有很大影響。教師在裁判執法中認真的態度、準確的判罰和漂亮的手勢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映象,同時也是一種參與學生活動的表現形式,它對于幫助學生欣賞體育比賽,促進學生的體育養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體育教師的編排基本功主要包括競賽編排和編操能力兩個方面。教師應熟練掌握常用型運動項目的編排工作,充分認識人體運動規律,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經常創編一些具有新意的徒手體操和體育游戲,使學生經常能夠接受新異刺激,以良好的創新意識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供參考。真正做到編排是內行,編操是好手。
以上所闡述的教師“德教基本功”、示范基本功等十項基本功,是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掌握的基本的功夫,它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而出現新的要求,同時,隨著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興起,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也給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并賦予了體育課堂教學更多新的任務,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首先應樹立自強自尊和終身從教的堅定信念,切實擔當起社會、家庭、學生賦予自己的責任,建議教師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不斷提高文化修養;不斷提高課堂拓展能力;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基本功,以適應新時期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
[1]龔正偉.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3.
[2]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3]周西寬主編.體育基本理論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溫家寶.樹立先進教育理念改革辦學體制.新華網,2009.10.11.
[5]陳淑奇,范葉飛.體育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及內涵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01).
[6]潘凌云,王健.從客體性、主體性到主體間性—當代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范式更迭與融合[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29(02):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