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利(牡丹江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乒乓球運動作為我國的傳統強勢項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愛和關注,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乒乓球選手在國際比賽中的優秀表現,使得大部分人對乒乓球運動的熱情不斷升高,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和激發練習者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及鍛煉身體的自覺性,為使乒乓球運動成為學生一門自覺鍛煉身體的項目打好基礎。如何處理這些練習問題一直是乒乓球教練所其關注的問題,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解決這些教學問題?這都是需要我們認真探討和摸索的。
隨著乒乓球運動技術的不斷提高,科研人員的不斷研究發現,通過悟性的引導和培養可以增強乒乓球練習的速度和意識。悟性是感悟的能力,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活動;悟性不只是一種天賦,而是一個人的學識、修養、智慧、感覺、實踐的綜合體,是一種人本精神;悟性不是虛無飄渺的東西.它是一種善于對事物進行由表及里、由實及虛的融會貫通的思考和認識的一種能力,也是不斷地對自身實踐進行總結和升華的結果.是自己的思維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在乒乓球教學中如果能夠側重對學生悟性的培養,將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成為具有創造性及良好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乒乓球運動具有技巧高超、戰術復雜、靈活多變、規則嚴密等特點的運動,練習乒乓球運動首先必須要了解乒乓球運動的技戰術和基本功的練習方法,這就要求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有著自己雄厚的基本功底和必要的靈活技戰術。“學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心有靈犀一點通”說的都是悟性這一問題。特別是乒乓球教學中,一個沒有悟性的練習者是絕對學不好乒乓球這項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運動。所謂悟性,其實就是感知能力,也就是憑借原有知識和生活積累感知事物,領悟實質,發現規律的能力,即創造性的學習過程,悟性越高,視野越開闊,思維越靈活,方法越巧妙,乒乓球練習能力越強。因此,在乒乓球練習中必須注重對練習者悟性的培養、開發和利用,才能使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越來越輕松,越來越有興趣,成績才會越來越理想。
2.1、激發興趣,培養悟性
練習者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到乒乓球的練習中,是學好乒乓球的前提條件。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練習乒乓球運動中拉近乒乓球和實際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乒乓球中各種推球、擋球、拉球、削球等技術動作都是以熟悉球性為基礎的。加強球性的練習,更好地控制和掌握球和支配球,達到運用自如、得心應手的程度,對其他技術學習與掌握大有益處。在練習過程中可以將這些枯燥乏味的用作和基本功課程融于生活之中,做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游戲推廣到課堂上,、逐步培養練習者在參與中學習,在應用中提高,培養了學生的悟性,逐漸的提高練習者乒乓球水平。
2.2、不能應對?是哪里出現了問題?接下來該怎么去做?等等一系列問題然后再讓練習者通過自己的領悟和感受去不斷摸索。
2.3、貫徹區別對待原則性培養悟性
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主旨展開乒乓球課程,以練習者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在教學中發揮其中的主導作用,使每個練習者都能夠掌握自己和所能掌握的乒乓球技能水平,以期獲得成功的體驗。根據練習者不同的身體素質狀況進行分層次教學,再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更好的完成每一節課任務,提高練習者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實踐證明,該原則完全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在展示練習者在課堂的個性和特點,符合練習者在課堂上身心發展的規律,激勵了各個層次,不同水平練習者對乒乓球的興趣,調動了練習者的積極性和興奮性,展示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對乒乓球悟性的提高。在貫徹區別對待原則的同時,能充分體現出教學中教師主導的作用,使教學中“教”與“學”互動,使“教”與“學”互補,從而提高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悟性的提高。
2.4、針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新穎性提高悟性
針對性教學主要是針對乒乓球的技術動作進行分析,針對性的加強學生的相關身體素質,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內容。只有新穎的教學內容,生動活潑的教學組織形式,才能不斷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新的理解,并使學生獲得精神上愉悅和心里的滿足,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現代乒乓球教學呼吁個性教學,應試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練習者的思想,因而培養練習者悟性與創造力的重任便落在了每一位教練的身上。教悟性并不能單純從課堂上獲得,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練習者自己對乒乓球運動練習的日積月累。總之,在乒乓球教學中,應該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感知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越強,其悟性越高;悟性越高,練習乒乓球的興趣、信心越大,方法越靈活,思維越發達,其乒乓球成績就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