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普譽(遼寧省鞍山市風光小學 遼寧 鞍山 114000)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學生主動嘗試、主動練習、主動了解和發展的體育課堂的新模式。因此,提倡實施體育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已成為當今體育教學新趨勢。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合作性的教學目標來激發學生互相鼓勵,協作攻關。教師要通過適時地點撥和引導,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是這個群體的一分子,小組的健康成長,要每個成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的幫助、提攜、合作、促進。在群體活動中,他們要有組織調配,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造等,從而為他們綜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它既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還激發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在小組的成長中逐步感受到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的愉悅,會客觀地看待個體與集體的關系,產生集體的榮譽感。
根據體育課上有效合作學習特點,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分組,每組的學生在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性別、個性、興趣、特長等方面進行合理搭配,以此來保證組內成員間的差異性、互補性和組間競爭的公平性。如:在體育教學中,一般我們根據學生的四列橫隊把學生分成四個大組,這樣的分組只適應學習同一個簡單的內容,如做游戲,分小組迎面接力跑,但帶有技術性的項目,我一般按人數要求來分組,如兩人一組的仰臥起坐學習,四人一組足球傳球練習,6-8人一組沙包擲遠等;分組時學生既可以自由結合,也可以教師引導結合,此時教師還得隨時關注游離在組外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自身原因,許多小組“不歡迎”,被“拒之合作大門門之外”,此時教師盡快“牽線搭橋”,讓這些人歸隊,此外,教師還得盡量考慮合作的每組中有的活潑好動的,有文靜內秀的;或者有的是學習上較好的學生,有的是學習困難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合作學習的內容來靈活確定合作的組別,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合作中去,享受合作帶來的樂趣。
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安排了很多合作學習的形式,但學生除了在小組中很無序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外,并沒有產生較深入的合作成效。教師在對學生合作方法的指導中,要轉變角色,蹲下身子與學生交往,可以把自己當作小組長或小組成員,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給學生示范,給學生切實的感悟和體驗。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小組的合作學習需要得力的組織,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小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使他們能很快把握合作學習的內容,并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適當選擇合作學習的策略,會對小組成員合理分工,組織大家有序活動,鼓勵全體成員積極參與,能對合作學習的成果作簡要的總結和評價。
體育課堂上有很多項目需要多人合作學習。當學生人人都想參與的時候,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有時候,教師安排一項學習活動,如沙包擲準時,學生都有能力參與,都有表現的欲望,但教學中又不可能給每個學生在全班表現的機會,這時安排學生在小組內練習,既給了大多數學生實踐的機會,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表現欲望得到滿足,還有利于教師得到全面的教學反饋,適時調整課堂教學。
有些學生在體育活動遇到困難多半會說:“老師我不會,我不敢做。”“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小組開展體育活動中,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翹起的大拇指、一句“你真棒”,無論對優生還是差生,都是最好的評價或鼓勵。這時,老師不耐煩地訓斥或批評學生,自然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老師應該心平氣和的鼓勵學生,可以親切的對學生說:“老師相信你是有能力完成任務的。”并給學生適當的幫助,讓學生通過自己大膽嘗試去解決問題。
體育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總之,體育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交往、共享、共處,是21世紀人際關系的重要內容。學會合作交流是新課程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如何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活動,是廣大教師都在積極探索的課題,我們也和廣大教師一樣,正在思考、實踐、探究,在與新課程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