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迎紅(大連商務職業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00)
追求體育健身與娛樂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時尚,原來的體育課及體育活動等組織形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因而,大學體育社團應運而生。它一般是有學校團委、學生處、學生會牽頭,學生自愿參加、自由活動、自我管理的一種群眾性團體。擁有獨立自主的決策權,不需要體育職能部門的干預,靠大學生的興趣自發組織各種有意義的體育活動,并產生廣泛積極的影響。
由于體育社團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自主、自愿、自發組建的團體,因此部分同學有一定的運動專項基礎,經常參加體育協會的競賽,運動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當學校有比賽任務時,從體育社團中挑選優秀成員成立學校體育代表隊,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既解決了學校用于體育代表隊建設的經費不足問題,又滿足了廣大同學參與競賽的愿望,在有限經濟條件下,能夠比較全面地開展學校體育競賽活動,不僅使學生在體育競賽中磨練自己,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也符合了奧運匹克重在參與的精神,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從而引起學校的重視,使協會建設更加壯大。
有資料顯示,社團的體育項目在社會上受歡迎程度以及其經費的多少并不是一個體育社團發展好壞的最關鍵因素,體育社團領導者的綜合能力是該社團發展的最為關鍵的因素。發現有的所謂“冷門”的體育項目,在社團干部領導下開展的確非常活躍,會員人數、參與熱情、活動質量要高于有些熱門項目。調查發現有相當一批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體育活動并不感興趣,也沒有自己特別喜愛的運動項目,他們加入協會的主要原因是感受到了協會的凝聚力,有了在體育活動中被重視的感覺,還有一部分同學選擇在體育社團中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對于他們來說,就算失敗,也沒有什么,有相當的同學因為在體育社團中表現出了自己卓越的組織和領導才能而被廣大同學認可,既而當選系里甚至學校的學生干部,這也使協會成為培養學生干部的又一個重要渠道。
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成為體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運動興趣的培養和鍛煉習慣的養成往往是許多人堅持終身體育的第一動因。有調查顯示,一些項目如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保齡球等,居民的參與率不高。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第一是興趣。這表明早年參加體育活動的項目和經歷,對其未來的運動需求影響較大。而體育社團組織的最大特征就是自愿和主動的,對某項運動感興趣,成員自主選擇參與。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可以通過不斷努力,親自體會到這一運動價值的所在,不但能提高其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并能使他們對某一運動項目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單純的興趣轉化成對某項運動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形成固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使體育運動成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種生活習慣。
校園文化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各種娛樂活動都滲透到了校園,有積極的、健康的,同時也有消極的、頹廢的,把學生吸引到積極、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中來,不僅是同學們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多種多樣的體育社團組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生體育社團給同學們提供了繁榮校園文化的空間,也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大學生是這種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參與者和實踐者。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社團組織對培養學生能力、全面提高素質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我們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應從幾個方面入手:1、發展、壯大社團組織,積極引導。在可能的情況下,由學校體育部門指派兼職教練,以保證訓練的長期性和穩定性。2、對社團的各項活動應大力支持。保證活動經費的供給。積極激勵和幫助社團組織通過各項各種渠道到社會籌集資金,使活動開展的更順利和更豐富多彩。3、較多的宣傳社團的活動,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并形成本校特色,把它作為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的有效方法。4、在開展體育社團組織的同時,應強調專業學習與社團活動的關系。不能因為活動而影響學習,也不能擔心學習而放棄社團活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對學習和鍛煉都有幫助,對自身的全面發展更有著積極的作用。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楊文軒,陳琦.體育原理導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3]粱俊雄.體育社團實體化發展新探[J].體育與科學,2001,(1).
[4]馬新東.高前進對當前我國大學體育社團功能的調查和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