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蔣雪濤(昆明理工大學體育課 云南 昆明 650500)
網球運動的技術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比賽中每一分都是從發球與接發球開始的,高速、準確的發球即可以直接得分,同時還能從心理上瓦解對手的防線,在氣勢上壓倒對手。因此,網球發球技術在比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于網球愛好者來說,特別是發球這個動作,技術要求是很高的,不易掌握和提高,發球的手法變化非常多,每一個動作環節都需要銜接好。
2.1、平擊發球
平擊發球在諸種發球中是球速最快的發球法,也叫炮彈式發球。該發球不但球速快,而且反彈低、落點深。如果身材高大就可以借助高點擊球的空中優勢直接進攻對方;如身材較矮小或女選手就不宜使用平擊發球。這種發球雖然力量大、球速快、威脅大,但成功率比較低,一般用于第一發球。
發平擊球時的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右眼前上方,以拍面中心平直對準球,擊球的后中上部。因此手腕的向前拌甩和前臂的“旋內鞭打”非常重要,身體充分向上向前伸展,以獲得最高擊球點,以提高發球命中率。
2.2、切削發球
這是一種以右側旋轉(略帶下旋)為主的發球法。就是由球的右上往左下切削擊球。由于切削發球的飛行軌跡及彈跳方向所定,該發球不但球速快,威脅大,而且容易提高發球命中率。可用于第一發球或第二發球,適合初學者學習和使用。
發球時把球拋到右側斜上方,球拍快速從右側中上方至左下方揮動。擊球部位在球的中部偏右側,使球產生右側旋轉。
2.3、上旋發球
這是以上旋為主,側旋為輔的發球法。由于球的上旋成分多于切削發球,使球產生一個明顯的從上向下的弧形飛行軌跡過網,發力越強,旋轉成份越多,弧形就越大,命中率也越高;落地后高反彈到對方的左側,迫使對方離位接球,給對方造成很大壓力,同時為發球上網帶來足夠的時間。但旋轉發球技術難度較大,不易掌握。
發上旋球時把球拋到頭后偏左的位置,擊球時身體盡量后仰成弓形,利用杠桿力量對球加旋轉,球拍快速從左向右上方揮動,從下向上擦擊球的背面,并向右帶出,使球產生右側上旋。
3.1、主動性
發球是唯一不受對手影響,可以根據自己想法去實施的技術。它是每一分的開始,也是向對方進攻的開始,同時還是雙方攻防對抗的開始。在整場比賽的統計中,發球成功率起著重要作用,發球的質量和攻擊力直接影響著比賽的勝負。
3.2、準確性
發球的準確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拋球準確,二是擊球準確,三是落點準確。拋球準確是擊球準確的前提條件,只有拋準球,才能擊準球。擊球準確是指球拍正面與球的接觸點正好吻合。落點準確是指能夠將球發到預定的地點,既造成對手接球較困難的位置,認對手回球質量降低,最好是Ace球,能直接得分。
3.3、多變性
發球的多變性是指發球的方法、線路、落點靈活多樣。發球是一場比賽進攻的開始,如果方法單一,線路、落點缺乏變化,也就尚失了突然性和隱蔽性。一旦對手適應了這種發球,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做出判斷,從容的進行回擊,使自己陷入被動。為了提高發球的得分率,運動員應多變化發球的方法、力量的輕重、發球的路線和落點,給對手的判斷造成一定的難度。
3.4、穩定性
發球的穩定性是指運動員發球時技術動作穩定、心理穩定、情緒穩定,不受外界干擾。穩健是發球準確性的保障,急躁、自暴自棄的情緒只會影響運動員的水平發揮,主要表現為發球成功率低,甚至出現雙發失誤,直接丟分。
4.1、技術動作因素
相對于其它技術而言,發球是一項比較難掌握的技術,因為發球時用到的身體部位比較多,動作幅度較大,需要肌肉的協調程度較高。
4.1.1、準備姿勢
雙腳自然分開站立,兩腳的連線根據球員中同的習慣可與底線相垂直,也可以保持另外一個合適的角度;身體自然前傾;最好只持一個球,球自然著落在持球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三指上,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屈于球的后部,切忌用力將球握在手里或捏在手里。
4.1.2、拋球和后擺
在準備動作的基礎上,持球手的肘部漸漸伸直并向下靠近持球手同側的大腿,然后從腿側自下而上將球拋起。在整個動作過程中,手臂保持伸直的狀態,其走勢與地面垂直,掌心向上,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將球平穩托起,盡量避免勾指、甩手腕等多余的手部小動作,以免影響球的平穩走勢,球在空中的旋轉越少越好。球脫手的最佳點在手掌走勢的最高點,脫手過早容易造成球在空中旋轉或晃動,出手過晚則會令球“走”向腦后失去控制。脫手時托球的三手指已最大程度地展開,球不是被“扔”到空中而是被“拋送”到空中去的,初學者應對此多作體驗。同時向持拍手一側轉身,持拍手引導球拍貼近身體像鐘擺一樣將球拍擺至體后。球拍后擺至一定高度后(此高度因各人習慣而異,至少大臂不應緊夾在體側),以肘為軸,小臂、手、拍頭依次向體后、背部下吊,同時屈雙膝并伴隨身體后展呈“弓”狀。
4.1.3、揮拍擊球
在屈膝、背弓動作的基礎上自下而上依次蹬直踝部、膝部,反彈背弓并向出球方轉體,與此同時仍以肘為軸帶動手、拍頭擺向擊球點,最后在力的爆發點上擊中拋送于空中的球。發力是自下而上一氣呵成的,其間的快慢由個人掌握,習慣、素質不同速度也就不一樣,但共同的一點是:球拍走勢最快、最具爆發力的一點應在到達擊球點那一瞬間。擊球點時身體已全部面向出球方,拍面自然地稍向內側以便擊于球的側后部,發出側上旋球或側旋球。
4.1.4、隨揮
擊中球時雖然揮拍擊球動作已告完成,但整個發球過程卻仍在繼續。到達擊球點后球員應順著身體及揮拍的慣性做收腹、轉肩和收拍的動作,最終拍子由大臂帶動收向持拍手的異側體側,結束發球動作。這一過程被稱為隨揮,即隨球揮動,與底線擊球的隨揮異曲同工。
動作不到位或各環節銜接不好,直接影響發球的成功率。
4.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指運動員臨場的心理變化和內心追求的發球取向。對發球的方向、落點和球性變化及發球攻擊性大小起著導向和制約作用。運動員的心理變化對發球效能有著很大的影響:
4.2.1、心理定向于球性的變化。網球發球的球性變化主要體現在球的旋轉上。心理定向于球的力量上。運用在一發上尤為明顯。心理定向于球的落點,即運動員發球時注意力指向于控制球的落點。它不是具體要達到的發球質量標準,而是內心追求的成就取向。發球目標的心理定向制約著發球質量的高低。
4.2.2、運動員在發球時,經常會受到外界因素(如太陽、風、雨、觀眾、嘈雜的環境、裁判的錯判、對手的小動作等)和內心因素(如受上次發球雙誤的影響,在關鍵局比分上有想贏怕輸的思想,對手接發球能力強等)的干擾。集中注意力是避免以上干擾有效方法,既堅持全神貫注于一個確定目標,不為其他內外刺激的干擾而產生分心。集中注意力可能是競技網球成功所需的最重要的心理技能,而一場比賽中最難有效地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就是兩分之間的間隙時間。在間隙后,有一方運動員所面臨的就是發球。因此,發球運動員應如何縮小關注區,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下一個發球上并計劃如何拿下這一分顯得尤為重要。
5.1、加強發球基本技術的練習。如拋球、引拍、揮拍等動作。
5.2、在力量訓練中注意發展各肌肉群。
5.3、在提高發球力量和速度的同時,注意球的旋轉、路線和落點。
5.4、在提高發球技術訓練的同時,還要注意戰術、心理和體能的訓練。
在比賽中,運動員保住自己的發球局是贏取勝利的關鍵和基礎,所以無論業余球手還是職業球員都十分重視發球技術。加強該技術的訓練,學會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擾,學會心理的自我調整,才能真正掌握這項關鍵技術。
[1]趙振平.快速多變的發球[J].網球天地.2005(3):23-24.
[2]高會.網球技術分析[M].網球天地,2005.5.
[3]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簡體字版),1999.437.
[4]http://www.studa.net/zhiye/090417/15434455.htm.
[5]克林.網球如何發球網球[J].2006(2):31-32.
[6]http://www.zhidao.baidu.com/question/2282937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