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紅
(運城廣播電視臺,山西 運城 044000)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的快速發展,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手機、網絡等傳播工具都希望在激烈的競爭中擠占一席之地。廣播媒體從誕生初期的排行老大到被電視、報紙雜志擠壓,再到汽車時代流動群體增多后迎來新的發展春天,作為眾多媒體中發展歷史最長、傳播最迅捷、最廣泛的廣播,目前又經歷著全國廣播頻率迅速增長,同質化節目泛濫的現狀。為了使廣播節目在各頻率間,特別是同一城市的頻率間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廣播節目在編排上要講求一定策略和技巧,筆者就此問題作一深入探討。
受眾是大眾傳播媒介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廣播,不論是在給單個節目的定位時,還是在制定全頻率節目編排原則時都要以受眾的需求為基礎。不同的受眾群體,對內容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必須明確一個目標受眾群。如新聞廣播,受眾群體應定位于有車一族、離退休干部、學歷背景較高的中高收入群體。這些群體一般生活節奏快,獲取信息的方式大部分在車上且收聽時間不長,鑒于此各新聞頻率或新聞欄目都會選擇在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安排新聞節目。每檔新聞節目不宜過長,每檔節目時長5到10分鐘居多。中國之聲2009年全新改版,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音。除了早中晚三大新聞版塊之外,半小時一檔《央廣新聞》全天滾動直播,播報解讀剛剛發生正在進展的新聞。輪盤式的編排方式讓許多移動收聽群體可以隨時隨地收聽新聞,了解國內外大事小事。
廣播節目的編排除了要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還要了解整個媒介市場、同城其他媒體或友臺的節目編排情況。在節目編排前應先了解競爭電臺有哪些品牌欄目、內容定位如何。還要了解競爭電臺的目標受眾群體是否和本臺重合。事實上,節目編排上與對手有一點點微小的差異也可能改變整個節目的收聽收視情況。例如:在受眾接觸廣播電視的高峰期,如果本臺的節目比友臺的強檔節目安排早30分鐘甚至10分鐘就能多贏得一些受眾。如筆者所在的運城交通廣播每天早間的《暢通1019》節目就先于新聞綜合廣播的《932早資訊》半個小時,成功地抓住了早出行、早上班的一部分收聽群體。因此,在廣播頻率不斷增多的今天,把握市場動態,了解友臺和我臺的節目設置情況成為制定節目編排策略的重要依據,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將風格和目標收聽群相近的節目編排在一起,形成集團化規模效應,可以使聽眾延長收聽時間,穩定收聽群體。運城交通文藝廣播下午時段播出的是《音樂不塞車》和《1019車友俱樂部》,兩檔節目主要收聽群體均為年青的有車一族,所以安排在一起連續播出,兩檔節目互相影響、互相帶動,聽眾的收聽忠誠度有所增加。
廣播節目具有線性傳播的特點。通常,把一天的時間粗略地劃分為六個時段。其中早、中、晚是三個黃金時段,其余三個時段是非黃金時段。在設置安排節目時,因根據不同時段的特點合理安排節目,每個時段的節目應與這個時段的社會生活盡量吻合。
(1)早間時段的節目安排應力求“新”。
現代社會的人們,早上大部分處于緊張狀態,起床、洗漱、吃早點,出門上班、上學,一系列行動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另外,由于私家車不斷增多,上班上學路上,人們更關心昨夜今晨發生了什么事情或者今天將有什么情況出現,路況、天氣等實用的服務信息要在早間上班高峰期安排播出。
(2)上午時段節目安排側重服務。
上午時段,廣播電臺的收聽群體為路上開車去辦事的年輕群體、退休在家有整塊收聽時間的退休人員、有一定學歷背景的全職媽媽等,這一群體有整塊的收聽時間,欣賞水平也比較高,一些健康或生活服務類節目在這一時段安排,能培養一部分固定的收聽群體。陜西交通廣播的11:00—12:00的《我愛我家》是一檔生活服務類節目,主要給需要裝修的聽眾一些專業指導,像一些離退休人員、家庭主婦和想要買房裝修的業主等都能成為這一節目的忠實聽眾。
(3)午間時段節目安排力求“精”
午間時段比較短,人們要吃飯,午休,越來越多的人把節目當成餐桌的伴奏曲,這一時段節目安排輕松幽默的內容,并且時間不宜過長。北京交通臺的《百姓TAXI》、上海交通廣播《娛樂麥克風》、重慶經濟廣播《超級購物狂》、運城交通廣播《美食地圖》,這些節目時間均為半個小時,短小精悍,主持風格輕松幽默、個性十足。在編排節目過程中注意這一時段聽眾的收聽狀態,不宜安排法制節目及健康節目。
(4)下午時段節目力求“專”。
下午時段收聽群體不固定,所以在節目安排上可以選擇專業性比較強的節目。法制、體育、教育類節目。天津生活廣播的《美麗會館》是一檔針對女性收聽群體的生活服務類節目,美容、服飾、養生等內容都是針對女性群體打造,專業性強,易于鞏固收聽群體。
(5)晚間節目的安排力求“豐”。
晚間時段時間較長,受眾較為集中,以學生、夜班工人、出租司機、年輕的單身群體為主,并且這一時段各個頻率的節目競爭非常激烈,在節目設置上應力求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給聽眾更多的選擇。運城交通文藝廣播《我愛秀自己》是一檔全民參與的娛樂類節目,選擇晚上20:00黃金檔播出,吸引了眾多單身青年及在校大中專學生參與。江蘇文藝頻率的《KISS吧》交友節目,江蘇新聞廣播21:00的《天下體壇》等,這些類型豐富、風格迥異的節目對于豐富受眾晚間業余生活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廣播節目的編排應講求方法及策略,盲目效仿經常會出現過時或水土不服的情況。在編排的技巧上應著重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品牌節目少改變
將同一節目安排在每天同一時間或相隔幾天的時間段上播出是目前大多頻率采用的傳統編排方法。此方法有利于鞏固已有收聽群,也便于發展新的聽眾。如中國之聲每晚20:00的《小喇叭》節目,開播三十多年的老牌少兒節目,固定播出時間,同時也鎖定忠實的聽眾。運城新聞綜合廣播《開心娛樂城》創建12年的品牌益智類節目,每晚19:30至20:30以固定時段播出、頻率幾次改版,唯一保留未變的就是該節目。這樣的一種編排手法還使得頻率穩定了一大批12年的老聽眾,同時也是整個頻率收聽率的保障。
2.老帶新、強帶弱,保障頻率收聽率。
每家電臺不可能每檔節目都是精品,每檔節目都有高收聽率。將兩個收聽率比較高的節目安排在收聽率一般的節目前后,利用前后節目沿襲和牽引效應,帶動中間節目收聽率的提高。如運城交通文藝廣播,15:30—16:30是一檔旅游類節目,創辦之初受節目時段限制,收聽率一度不理想。后來,頻率將這檔節目的前后內容做了調整,前后節目都是收聽率極高的《動聽生活》和《1019車友俱樂部》。此種編排方法效果非常明顯,這種方法一般用于推出新節目或者收聽率較低的節目。
3.反向編排,出其不意。
為了避免與競爭頻率的強勢節目直接競爭,可以通過編排訴求點完全不同的節目來與對手競爭。這種編排方法依靠的是抓住大量被忽視的收聽群體。當頻率所在城市的其他頻率都在播出同一類型的節目時,這種反向的編排方式效果會比較突出,常常出其不意,令人耳目一新。如各頻率都會在晚間或深夜時段安排播出熱線談話類節目,那么這一時段還會有一些晚睡的年輕人、夜班職工甚至是學生,這些精力旺盛的收聽群體普遍喜歡體育運動和體育節目,可以反向播出體育節目,與同質化節目較多的競爭臺爭奪聽眾。
4.巧用對抗,事半功倍。
在競爭電臺優勢節目播出之前編排我臺的強勢節目先發制人,盡早吸引聽眾。比如先安排一個半或更長時間的聽眾喜愛節目提前開場一直延續到黃金時段結束,這樣競爭臺的節目在整點開始后會流失許多聽眾。運城新聞綜合廣播與交通文藝廣播互為競爭電臺,新聞廣播將一檔夜話類節目提早在21:20播出,而同為晚間傾談的節目交通廣播的另一檔節目要在10:00才正式開始,顯然新聞廣播的夜話節目明顯占有優勢。還有整套頻率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也可以非常規化,不以整點開始和結束,這樣聽眾在聽完這個節目想換臺時,其他電臺的節目已經結束。
總之,廣播節目編排既是管理活動,又是藝術思維活動;是一門節目組合的藝術,也是一門時間分割的藝術。有時一套頻率在編排節目時會遵循幾種原則或多個技巧,只有講究策略、技巧和編排藝術,才能將節目有機地組合成一個整體,形成一種潛在的整體效應,取得強大的傳播優勢,使廣播在媒介市場的競爭中取勝。
[1]黃明英.淺談地方廣播節目的科學編排[J].青年記者,2009.26.
[2]丁玉敏.淺談廣播節目的科學編排[J].新聞傳播,2011.11.
[3]陳永鑫.廣播節目編排中的競爭策略[J].青年記者,2009.24.
[4]陳曄.提高廣播節目的編排藝術[J].新聞愛好者,2009.11.
[5]耿海燕.廣播節目設置之我見[J].現代視聽,2010.S2.
[6]於亞女.論廣播節目編排策略[J].中國廣播,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