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孟軍
(東營職業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山東 東營 257091)
對于反思性學習的內涵,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因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關于什么是反思性學習,我國學者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反思性學習是學習者通過反思來進行的學習。反思性學習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對學習活動過程的反思來進行學習。
第二種觀點認為,反思性學習就是指學習者自覺地對自身的學習活動,以及學習活動中所涉及的相關因素(如環境、猜感、觀念等等)進行持續性、批判性的審視、思考、探究和改進,力求調節并完善自身的學習,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習活動。
第三種觀點認為,反思性學習是學習者對自身學習的一種反向思考。“反思性學習就是學習者對自身學習活動的過程,以及活動過程中所涉及的有關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維、結果等學習特征的反向思考”。
第四種觀點認為,反思性學習是教師反思教學過程而進行的一種學習方式?!胺此夹詫W習就是教師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反思進行學習。它以解決教學實踐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為目標,不僅僅是對教學過程的一般性回顧,而是深究其中所涉及的知識、策略、效果等,因此具有探求研究的性質。它對教師提高理論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專業化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種觀點認為,反思性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法。所謂反思性學習,就是以元認知理論為指導,使學生善于選擇能達到目標的最適當的學習;善于檢測實現目標的情況,必要時采取補救措施;善于總結自己實現目標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即倡導學生對知識內容及產生過程、思維的方法及推理的過程、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學會學習為宗旨的一種學習方法。
通過上述反思性學習不同觀點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學者對反思性學習內涵的理解都是站在一定的角度上來思考的,都具有其合理性。第一、第二和第三種觀點是站在學習者角度上來思考什么是反思性學習的,是對反思性學習通用內涵的解釋;第四種觀點是站在教師角度上來解釋什么是反思性學習;第五種觀點是站在學生角度上來解釋什么是反思性學習。他們的觀點,為我們進一步思考什么是反思性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我們可以從元認知的理論中推導出“反思性學習”的內涵。我們認為,所謂的元認知過程就是主體認知外在事物的過程、對認知結果的再認知過程(認知結果指的是在認知實踐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既包括從他人哪兒獲得的間接知識,也包括主體自己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認知的認知”)和認知控制過程(即對認知過程進行主動的監測以及連續的調節和協調)。那么,反思性學習就指對認知活動的認知控制過程。
鋼琴反思性學習是指學習者以自身的鋼琴學習為反思對象,借助有關反思途徑,通過具體的反思性操作活動來發現、分析、解決鋼琴學習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包括優點與缺點),提高自我學習效能,促進自我學習合理性的一種積極主動有效的鋼琴學習方式。
1.鋼琴知識經驗是學生進行反思性鋼琴學習的基礎
(1)鋼琴程序性知識經驗,是指如何運用鋼琴技能的知識經驗,這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可以使用的一系列操作步驟或彈法,它為學生的彈奏活動提供了相應的規則,對彈奏中的反思起到了監控作用。如學生在鋼琴的學習中要不斷自我提問,自我反思。對自己彈奏的技術、學習的進展進行監控,保證學習進度不停頓。如學習復調作品的彈奏,為了訓練雙手的協調性,教師要求學生按分手練——合手練——分手練這種策略來進行練習。學生通過這種策略,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就能保證策略的落實,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2)評價性知識經驗,即判斷正確與否的知識經驗。具有豐富評價性知識經驗的學生能對問題理解的正確與否、擬定計劃的可行性、彈法的簡捷性等問題做出及時的評估,對反思行為起指導、檢查與調節作用。反思性鋼琴學習需要以一定的鋼琴思維觀念為參照框架,而這些觀點總是以專業領域知識為基礎的,熟悉相關領域知識有助于反思學習的進行。例如學生在彈奏樂曲《瀏陽河》時,對認知水平弱的學生,或起點較低的學生,引導他們提出評價的標準。如在一周內,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達到完成作業、節奏準確、無錯音等目標;對認知水平中等的學生也讓他們提出評價的標準,如要達到流暢彈奏、有音樂表現力等目標;同樣對認知水平較強的學生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能實現彈奏優美、音樂表現豐富等目標。通過目標的設立,使學生有了一個判斷的標準,使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知道自己學習的優劣,進而調整學習的狀態。
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氣質、性格、動機、歸因、自我效能感等,始終在學生鋼琴學習全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影響反思性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中,反思的動機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反思動機通常被定義為發動并維持反思活動的傾向或意向。
反思動機是學生反思水平的重要的內部制約因素,它們直接影響著學習者進行反思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制約著個體反思的發展。因此,從這一點來看,教師應該注意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的深刻影響。
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階段性復習反思、練后反思和考后反思,在反思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
彈奏過程的反思,實際是彈奏的信息反饋調控階段。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認知結構中如果沒有適當起固定作用的觀念,那么知識的同化和順應是難以實現的,相比之下,反思彈奏進行反饋調控比獲取更為重要,這實際是一個練琴的強化過程。通過反思,有利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建構。課堂教學中進行樂曲反思,目的就是給學生以發現、探索、總結、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反思鋼琴曲的習慣,也能提高其發現問題的能力。
反思內容的廣泛性及整合性、學生的自主性及活動性決定了其評價原則、內容、方式的特殊性。要徹底改變傳統的“量化評價”模式,將“質性評價”作為評價的基本方法。
評價原則上,要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管理性評價與激勵性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并著力于過程評價、激勵評價、學生自評及互評,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評價成為學生實踐—反思—自我發現—欣賞別人的過程,以評價促進學生的主體性及潛能、特長的發展。評價的內容上,應從學生的認知、情感、能力、行為等多方面多視角出發進行綜合評價,如參與反思的態度、反思學習交往能力、反思合作情況、反思方法的科學性與創造性、成果的質量等。
評價方式上,應努力克服傳統的以教師為評價主體,學生為評價客體的模式,倡導民主教學與民主評價,兼顧集體發展評價與個人發展評價,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應讓學生談觀點與體會,進行自我評價,使其自我反省和調控;不把考評作為教與學的最終目的,而是作為一種教學活動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參與評價,在評價自己和評價別人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學會自我調控,不斷地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總之,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是我們在鋼琴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它關系到學生在學習時能否發揮出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以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并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它還關系到學生能否將知識學透、學活,做到舉一反三,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及創造性,使演奏更具個性特色,使學生將來在畢業離開學校后,具備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鋼琴專業工作者。
[1]趙菊香.反思性學習理論與實踐探索[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2]魏格廷.鋼琴學習指南[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3]鄭菊萍.反思性學習簡論[J].上海教育研究,2002(8).
[4]司徒璧春,陳朗秋.鋼琴教學法[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