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
(衢州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浙江 衢州 324000)
高校創業教育發展路徑探究
邢曉
(衢州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浙江 衢州 324000)
開展以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為目標的創業教育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前高校轟轟烈烈的創業教育卻與預期相差甚遠,大學生創業能力的不足仍嚴重制約著大學生走向創業的成功之路。本文分析了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了高校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策略。
大學生 創業能力 創業教育
大學生創業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我國目前所處的產業發展階段大致介于投資導向與創新導向之間,國家的未來取決于我們能快速地從投資驅動型經濟轉型成創新驅動型經濟,創業對國家經濟成長的貢獻也是各國所認同的。高校在積極推行創業教育的進程中,如何優化創業教育構架體系?怎樣的創業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這些是值得探究的理論與現實問題。
創業能力是大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集中體現,是決定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我國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一直是沿用“應試教育”的模式,特別是高校的教育體制、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和形式等還一直囿于研究型大學的習慣思維和文化氛圍。學校創業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精神,創業能力不足。在一項對浙江省杭州市6所高校的大學生所進行的創業能力調查顯示:53.5%的學生認為自己“非常缺乏創業能力”,26.16%的學生認為“具備一些,還需要深入學習”。河北省石家莊地區8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結果,75%的學生認為自己創業能力不足。這些大學生一方面對創業充滿渴望,想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另一方面又因自己創業能力不足而缺乏自信,對創業前景把握不定。大學時期是創業能力培養的最關鍵時期,大學生創業所必備的創業知識和技能,需要在校期間通過接受創業教育才能獲得。因此,高校應成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陣地,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具有引導、塑造和影響滲透的作用。高校是否具有先進的創業教育新理念,是否具有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和優良的師資,是否具備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寬廣的活動空間和強有力的支持與服務體系,等等,這些都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創業教育理念模糊。
雖然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已經開展了創業教育,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沒有把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作為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是作為就業教育的一個部分被邊緣化,將其視為提高學生就業率,緩解國家就業壓力的一項權宜措施。沒有將創業精神的喚起與創業能力的提升納入到學生的培養目標中,實施全面系統的創業教育。許多高校的創業教育往往局限于即將面臨就業的學生,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技能。團委及學生組織是創業教育活動的主要組織者,這些活動的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訓、講座、創業大賽等,帶有一定的功利性、短視性、表面性,缺少實實在在的、能真正給學生創業提供有效助推力的教育支持。
(二)創業教育體系欠缺。
從目前高校的創業教育開展情況來看,創業教育還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方案,缺乏科學的知識體系和課程結構做支撐。創業教育的廣泛性和深入性不足,大學生往往以興趣和自己的學科特點來選擇參加與否;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課程間的相關邏輯性不夠緊密,帶有很大的隨機性;教學安排上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納入到學校的教學計劃中;缺乏實用性的創業課程教材,許多教材直接由國外引進翻譯后使用,不太適應和符合我國的國情、政策法規和大學生特質。
(三)創業教育載體匱乏。
創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創業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充實,更需要實踐訓練來積累。然而在相當多的高校,創業教育還是以理論知識的傳授為主。目前充斥著大學校園的各類模擬創業比賽,以及一些高校開辟的諸如“淘寶街”、“跳蚤市場”等創業實訓場所,由于缺少專業的指導,缺乏長遠的規劃與資金投入,往往是形式大于內容。創業教育載體匱乏,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無法將學到的創業知識在創業試驗中轉化為實際的創業能力。
(四)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數高校并沒有專門的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創業課程的主講教師主要由校內相關課程的教師擔任。他們雖然有全面系統的理論知識,也有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卻少有實戰創業經歷,缺乏實際的創業體驗和感受,只能“紙上談兵”,無法滿足學生提高創業創新素質能力的要求。
(五)創業教育環境待改善。
從政策層面看,雖然目前各級政府十分重視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工作,也制定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但政策的落實情況不容樂觀。一方面,對政策的宣傳還不夠深入和廣泛,許多大學生對政府支持和鼓勵創業的政策并不了解和熟悉。另一方面,部分政策的制定并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或者考慮到大學生創業的實際情況,看起來支持力度很大,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從資金層面看,由于創業教育沒有納入高校教育體系內,大學生需要為創業教育額外支付教育費用。在創業初期,由于創業經驗、創業能力、信用擔保等方面的欠缺,大學生很難獲得銀行的貸款,所需資金大多是靠家庭投入。創業資金成為制約大學生創業的“瓶頸”。從社會層面看,我國幾千年來“中庸”的傳統文化,對崇尚冒險,勇于創新的創業精神仍存在質疑。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也給創業者帶來了后顧之憂。從總體上來看,全國扶持大學生創業的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各級政府和社會有關部門還應制定更細化、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并加強落實,切實降低大學生創業門檻,幫助他們盡快開啟創業之門。
(一)樹立能力為本的創業教育新理念。
創業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創業能力的培養,包括創業精神、科學素質、人文素質等。因此,高校應樹立能力為本的創業教育新理念,轉變傳統的成才觀念和就業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著眼于培養高層次、高質量的具有創業能力的大學生。把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教育思想滲透到高校教育的各個方面中,貫穿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全過程。建立健全創業教育工作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創業教育規劃,全面推進,系統實施,并貫穿始終。
(二)構建科學的創業教育體系。
高校應盡快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的、符合我國大學生創業特點的創業教育培養體系。一是要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圍繞創業過程的具體環節,開發出一系列有針對性、實用性的創業教育課程,著重樹立學生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掌握創業所需的知識結構。在課程設置上應注意不同學科的相互交叉與融合,如文科專業增開自然科學、計算機等課程,理工科專業增開人文社科、經濟管理等課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二是要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單一地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在教學內容上,運用案例分析、實地考察、社會調研等,將理論與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給學生以感性認識。三是要把創業教育全程化,貫穿于高等教育全過程。對剛進校的學生主要以宣傳創業典型、舉辦創業講座、參加創業社團活動等形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萌發創業愿望;二、三年級的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業課程學習,完善創業知識結構;對有創業計劃的高年級學生,為他們提供創業實訓機會和場所,進一步提高創業能力,幫助他們成功創業。
(三)搭建創業教育試驗平臺。
創業試驗是創業教育成功的關鍵環節,是大學生為成功創業進行演練和熱身的重要步驟。高校要從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構筑創業試驗平臺。通過舉辦創業設計大賽、創業成果評比、創業創新論壇等活動,營造深厚的創業文化氛圍。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創新實踐活動。對這些活動中形成的可行性強的創業計劃或科技成果,在繼續完善的基礎上可以尋求合作或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加以扶持。大力建設校內外創業實訓基地,努力尋求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合作,開辟校內校外學生創業實踐場所,建立大學生創業園,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運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開展“模擬公司”的訓練。
(四)優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建立優質的師資隊伍是搞好創業教育的重要保證,創業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要求教師不但要有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要有能指導學生實踐操作的示范能力。為此,高校要加快培養優秀的創業培訓教師,建立高素質、專業化、職業化的創業導師團隊。一方面努力提高本校創業教育教師的教學水平,組織開展創業教育的教師培訓,采取各項政策鼓勵他們走出校園,研究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規律,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支持教師聯合企事業單位開展橫向科研,提供科技咨詢,科技成果轉化等,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實踐中積累創業經驗。另一方面,可以邀請有關政府部門官員舉辦專題講座,講解創業政策,聘請職業培訓師,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家、金融、法律界人士等擔任創業導師,采取個性指導、會診指導、陪伴指導、咨詢指導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的創業培訓和實踐指導。
(五)建立創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
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需要社會大環境的支持。高校創業教育的定位不僅僅在高校與大學生身上,而是政府、社會和高校三者的共同責任和義務,需要建立完整的服務體系和保障措施,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在這一體系中,政府起主導作用,擔負著倡導者和扶持者的重要角色。政府應撥出專款鼓勵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對高校的創業教育活動提供財政支持,對大學生參加創業教育提供學費補貼,對大學生在校接受孵化并成功落地轉化的項目提供創業資助。政府還可聯合高校、企業、商業銀行組建“大學生創業學院”,為大學生提供系統、專業的創業教育,設置創業基金、建立孵化基地。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建立為創業者提供服務的專門機構,開辟大學生創業“綠色通道”,優化創業環境,降低創業成本和風險。與此同時,還應加大對創業典型的宣傳,弘揚創業精神,引導社會轉變傳統就業觀念,營造積極進取、勇于開拓、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讓創業文化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潮。
[1]童有文.大學生創業政策探析.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09,(8).
[2]仇華.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國成人教育[J].2012,(1).
[3]姜強強.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機制研究.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J],2011,(10).
[4]謝納澤.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探討.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J],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