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素芬
(上海杉達學院 嘉善光彪學院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上海 201209)
隨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各種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從傳統的黑板和粉筆,到計算機和投影儀,再到電子白板和電子筆,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多媒體教學逐步走向成熟,課堂教學的互動日益受到重視,互動方式也隨之與時俱進。
在黑板和粉筆時期,課堂教學由教師主導,教師以板書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師生及時互動,但由于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師需花費較多時間在板書教學知識點之上,相應地減少與學習者的交流互動,且單調的知識表現方式往往難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參與度及教學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在計算機和投影儀時期,多媒體課堂教學以多樣化的信息呈現和學習者主動的參與互動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但由于教學課件是提前備課所做的,無法準確地對課堂教學中學習者的互動做出預判,修改課件內容相對繁瑣,教師需要頻繁地忙碌于投影幕布和電腦之間,缺乏深入的交流互動,逐漸地淪為教師照本宣科地講解放映內容,學習者成為屏幕抄寫員,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無法真正體現。
到了電子白板和電子筆時期,特別是互動電子白板的出現,結合了黑板的實時修改教學內容和投影儀呈現教學信息的豐富手段,讓教師更生動地呈現教學內容,以更靈活的教學方式與學習者及時地開展課堂交互,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就其定義來說,互動電子白板是一種可以在上面書寫,并且能夠被電子捕獲的干擦式白板。從本質上講,互動電子白板是絕對坐標的電腦輸入裝置,如同一部大尺寸的數位繪圖板,可將使用者于白板表面所書寫的筆跡的坐標值及點選狀態持續地傳送到電腦。因為互動電子白板只是坐標輸入裝置,所以需要連接到一臺電腦,并透過電腦所連接的投影機,把電腦屏幕的畫面再投射回到白板上。當投影機投射畫面回白板時,一般須先經過校準的程序,才能將使用者的筆跡與電子白板的書寫點作準確的重合,以便讓使用者有一種直接用筆寫在電子白板表面的效果。
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互動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具備諸多優勢。
1.相對于傳統投影機的單向式,使用互動電子白板令課堂更為互動。互動電子白板既可以通過形象地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使抽象的教學信息得到很好的詮釋,又可以如傳統的黑板一樣,隨意書寫、圈點、批注、標記,實現集書寫、記憶、儲存、打印、演示、控制等功能于一體,師生在用白板建構的互動教學環境中共同參與互動,使課堂氛圍更生動活潑。
2.互動電子白板使教師專注于課堂,而不是處理電腦或投影機等技術上的問題。技術的成熟使教師不需要花費過多精力在學習如何使用互動電子白板上,只要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就可,而是讓教師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對教學資源的調用和呈現、教學內容的講解和展開、交流互動過程的引導與梳理等之上,進一步促進專業發展。
3.通過電子白板的軟件,利用軟件的記錄功能,使課堂上臨時或即興的教學亦得以記錄下來。互動電子白板的實時記錄功能不僅可以記錄教師在課堂上的板書和對資源的調用過程,以互動電子白板為核心的教學環境還能夠記錄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交流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為教師的課后反思及進一步的知識傳授提供重要的實踐支持。
總之,互動電子白板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教學工具,通過全新的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時間和資源的科學分配,使教學資源得到高校利用,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和學習者的學習負擔,充分培養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調動學習者的互動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
雖然互動電子白板有諸多優勢,但由于經費投入、教學理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互動電子白板在高校課堂教學中并未推廣普及,仍處于起步階段,下面筆者就結合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對互動電子白板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做一番探索。
大學生的學習具有專業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創新性等特點,其中自主性是大學生活動的核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對大學生的自主性予以足夠重視,提高學習者的主動參與度,以此培養其獨立思考、探索、創新精神。計算機教學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教學目標在于以“抓基礎”、“重實用”、“練能力”為目的,使學習者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知識,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充分利用計算機打下良好的基礎。
筆者認為,對互動電子白板的應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應綜合考慮,包括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及課后反思。首要的就是提升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力,不僅包含對計算機操作的熟悉程度,還應涵蓋對新技術的敏感度、吸收能力,以及資源的篩選、組織等能力。實際上,較之以往,互動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實踐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難度也相應加大。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資源庫的建立與課件的準備。計算機基礎課程包含對各種軟件的使用,課前應注重對各種媒體資源的搜集,結合電子白板自身所具有的豐富教學資源庫,適量拓展課堂教學可能需要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源。由于互動電子白板具有可視化和開放性的資源管理機制,因此需要做好資源管理的工作,使用多媒體資源的文件和管理和目錄管理等多種功能,并通過白板軟件的用戶管理新建一個個人賬戶,根據每個教學軟件所需的資源進行分類管理。如此一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只需進行登錄就可以方便使用個人賬戶下的各種資源。
資源庫的建立也應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是多樣性,從資源的格式及內容兩方面著手,應涵蓋盡可能多的格式,如圖片格式 (bmp,jpg,tiff,gif,psd等)、 視頻格式(avi,rmvb,mpeg,wmv,mp4,mov等)。 其次是專業性,由于計算機基礎課程屬于公共基礎課,學生的專業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他們對資源內容的喜好也不同,如旅游管理專業和教育學專業,專業背景有著極大差異,在進行資源選取時,應適當結合其專業特點,對旅游管理專業更多選擇旅游景點等資源,對教育學專業應更多選擇學校課堂教育等資源,以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習者的共鳴,激發其學習熱情。
對課件的設計,應與之前的多媒體教學有一定的區別,充分考慮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師生互動、人機互動等因素,并針對這些因素對課件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設計,增加更多情境的創設,給學習者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平臺。
2.課堂教學的互動。在互動電子白板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牢記:電子白板應用的核心是交互,在課堂教學知識點逐步展開時,要隨時根據學習者的反饋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包括對資源庫和課件的刪減、增添,即便與教師課前的預想有較大偏差,也應根據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結構,不應只是片面地追求完成課堂知識點的教學量,置學習者的互動交流于不顧。教學信息的超載呈現不是效率課堂的標志,而是要看學習者能夠真正地消化。
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更是如此,每個學習者的信息素養基礎有高低之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考慮大多數學習者的能力水平,而不能只是照顧少數。在操作演示環節,盡量讓各水平層次的學習者都參與其中,并利用同儕機制,首先在學習者中間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習者的互幫互助提升掌握軟件操作的整體水平。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及時做好記錄,包括學習者在哪些操作環節出現的問題、問題解決的過程與結果等,便于課后的研究使用。
另外,電子白板具有備注功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反饋適時地對所使用的電子文檔、軟件界面、課件、教學資源等進行批注。互動電子白板的后臺程序會將教師的板書、增減、備注等操作記錄在案,并自動形成電子文檔存檔。
3.課后反思。通過互動電子白板的記錄功能,課后教師可以回放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包括知識點的展現、學習者的互動參與、教學資源的相應操作等,教師應對記錄予以足夠重視,在課后好好反思,對課堂教學中積極的一面加以保持,消極的方面則加以注意,并進一步完善資源庫與課件,優化教學過程。
就目前而言,互動電子白板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面臨了一定的困難,主要由于學科背景的差異而致使教師隊伍信息素養的水平不均衡;教學資源的共享性不夠開放;課后反思程度不高,對互動電子白板過程的記錄研究的力度不夠等。因此,對高校教學而言,應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信息素養的建設,加大教學資源的共享面,強化教師的課后反思,并鼓勵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挖掘互動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善于利用其技術優勢設計個性化的高效課堂,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相互交流,總結經驗,將互動電子白板這一課堂信息化的主流技術使用好。
[1]高霞.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8:42.
[2]劉長慶.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教學技術的新趨勢.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