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娟 齊景紅 張俊霞
(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滄州 061000)
提高衛生職業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實效性的舉措
王偉娟 齊景紅 張俊霞
(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滄州 061000)
醫學特定的學科性質和服務對象決定了醫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遵紀守法的素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醫療衛生事業的合格人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者從衛生職業院校開展基礎課的教學內容組織、具體教學方法和今后的改革措施三方面具體闡述了提高課程教學實效性的舉措。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 實效性 教學方法
醫學是與人的生命健康休戚相關的特殊學科,醫生特定的工作性質和服務對象,決定了他們必須首先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遵紀守法的素養。在衛生職業院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課”),就是依據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規律,對他們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予以科學的回答,幫助他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他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醫療衛生事業的合格人才。為了增強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我從多方面進行了實踐與探索。
按照大學生將來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具備的職業道德素質的要求,從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出發,我在教學設計上重點突出了以下三個方面。
1.強調時代性。基礎課教學必須堅持緊緊把握住時代脈搏,做到與時俱進,因此,在講課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將基礎理論知識和社會前沿、熱點問題結合起來。既要把握住理論研究的前沿和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又要始終關注社會時事熱點焦點,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代性。比如在講解人生價值觀時,一方面強調中國傳統的重義輕利的義利觀,另一方面聯系當前改革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強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要把社會利益放在首位,人生價值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社會價值方面。
2.增強針對性。本課程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授課過程中時刻把教書和育人的結合放在首位,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取和安排教學案例的時候,特別注重選取能夠讓學生真正受到教育,對學生成長起到幫助作用的內容。如在講授“人生價值實現的條件”時,可以引入《女碩士癡迷中醫,創業開洗腳房當“洗腳妹”》案例,引導醫學生聯系所學專業知識客觀認識自己,確定個人人生價值的目標,努力創造實現人生價值的良好條件。
3.提高實用性,注重與專業的結合。在人才培養目標上,重在把學生培養為醫德高尚、熱愛患者的醫務工作者。如講到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時,可以導入我國白衣圣人——吳登云的案例,綜合運用理想信念、優良道德傳統、職業道德等知識點內容,讓學生們以嶄新的角度感知基礎課中所謂枯燥、深奧的理論知識其實就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且與他們專業知識的學習、專業技能的培養是息息相關的,從而提高基礎課教學的實效性。
基礎課是一門集思想性、知識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涉及內容十分廣泛,理論性、現實性、針對性都很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使學生獲取理論知識,又要緊密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形成道德品質。教學中針對課程特點,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講授法。基礎理論知識需要以講授為主,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離不開教師講解,因此仍然把講授法作為第一位教學方法。講授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注意講授法的實效性,課堂講授法并不單純是注入式教學,完全可以是啟發式的,講授法也完全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良好的互動。比如在講公德時,可以采用一問一答式,效果很好。
二是緊抓基礎理論的關鍵、淺入深出地講授。如道德的概念比較抽象,講授時可以把道德概念分三部分來解釋:(1)道德的本體。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受經濟基礎制約,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們道德水平成正比。(2)道德的作用機制。道德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整人們行為規范。(3)道德的評價標準。善惡為評價標準。這樣,學生對這一抽象問題就比較好理解了。
三是具備親和力和人文性,在講授法中教師的語言分量占很大比重,為讓學生接受教師的語言信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備親和力。此外,講課中要滲透人文關懷。如果對學生的教育只是關注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其精神品質的培養,那么這樣的教育無異于制造機器、加工零件,其結果是生產出諸多沒有感情、冷冰冰的醫生,與醫學“以人為本”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如動物活體實驗是學生頻繁的活動,許多同學表現出對動物生命的冷漠甚至冷酷,在講授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時,要跟學生強調醫學是人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強調的是對生命的關懷,要讓學生在手術中學會對生命的關愛。
2.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可以把知識性、應用性和興趣性最好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比較受學生歡迎。我們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要注意精挑細選,注意讓學生分析,注意對學生的教育意義,把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和養成品質結合起來。例如,理想信念教育是“基礎”新課程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同時也是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為了取得在此問題上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在實踐中精選了下面一組典型案例說明原理:一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專家、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鐘南山,為了他立志行醫時曾發出的為人類健康而奮斗的誓言,本著對理想的堅定信念,對病人的高度責任感及,以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在致命的疫病襲來時,毅然挑起重擔,站到了抗擊病魔的第一線。另一則是因受賄和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罪被判處死刑的重慶司法局原局長文強的墮落,辦案人員總結,最大的原因是理想信念垮塌,從追求事業成功到追求個人名利。這兩則非常貼切于教學內容的典型案例的分析與闡釋,有助于學生清晰而深刻地認識到崇高的理想信念對人生所具有的價值意義,有利于學生增強確立科學理想信念的自覺性。
3.討論法。在討論式教學中選題非常關鍵,因此首先要摸清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實際需要,選擇一些既符合教學目的,又是學生比較關心的、感興趣的、有一定了解的、在學生知識范圍內的話題。如在講授愛國主義與弘揚民族精神時,舉出案例1:母女穿和服在武漢大學櫻園拍照遭十余人轟趕。案例2:第三次中東大戰時,以色列小姐正好當選“世界小組”。面對許多電影界人士的名利誘惑,以色列小姐毅然決然選擇回國。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你會如何看待這些行為?你會如何身體力行地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然后由小組代表發言,最后教師總結。討論法可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除去以上方法,我們還在不斷探索一些新的方式與手段,努力創新,以期探索出更適合這門課程的、更適合學生的、更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形式,以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新理念。
為了進一步提高基礎課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我提出以下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措施。
1.將理論教學與日常思想教育緊密結合,使課堂教學內容和要求與大學生現實表現統一起來,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
2.改章節教學為專題教學,突出重點、難點、熱點,避免重復教學,影響效果。
3.改革考核方法,強調知行合一。
在隨后開設的實踐教學活動中,我們將緊緊圍繞著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提高自我修養等內容,開展“四個教育”:專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誠信服務教育和自省自律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一個優秀的醫生不僅應當具備過硬的治病本領,而且應具有愛醫敬業、誠實守信、樂業奉獻、仁愛為懷、救死扶傷的醫學職業道德品質和高尚的人格。
總之,提高基礎課教學實效性是一項長期的、漸進的、精細的任務,既需要學校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又需要學生的配合,更需要基礎課老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研究,以期發揮出基礎課更好的育人功能。
[1]葉丹菲.案例教學法在醫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運用.陜西教育(高教),2009,(10).
[2]張建成.醫學生職業道德缺失及教育對策.素質教育,2008,(148).
[3]祖嘉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應關注的幾個問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2).
[4]鄭景光.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討論式教學探討.延邊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