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晶晶
青光眼是一種較為嚴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致病因素較多,患者初期表現為病理性眼壓升高,后期則可能發展為視神經萎縮與視野缺損。青光眼患者一經確診,必須接受終身治療與隨訪,以防止患者視功能的逐步喪失[1]。目前,青光眼的臨床治療以局部藥物療法為主,與其他眼病患者相比,青光眼患者對于用藥依從性的要求更高,這也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環節,必須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用藥護理干預措施。
選擇我院2011年1月~10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2例,男性20例,女性32例;年齡25~73歲,平均(45.1±3.7)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及青光眼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兩組病例均接受局部藥物治療與常規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具體措施主要包括:
(1)制訂個體化的用藥護理干預方案,在本組患者的局部藥物治療中,堅持盡量降低用藥復雜性的原則,即以最少的藥物種類、最少的點藥次數、最低的藥物濃度及最輕的副反應,達到最為理想的眼壓控制效果。根據患者的用藥方案,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及認知水平等,采取了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2)教會患者掌握正確的滴眼藥技術,青光眼患者的局部藥物治療以滴眼藥為主,患者在正確掌握滴藥時間與劑量的同時,需要逐步掌握正確的滴眼藥技術。在本組患者的用藥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安排了合理的用藥時間,并且通過親自演示的方式教授患者掌握閉合眼瞼與壓迫鼻淚道的方法,以增加藥物對于患眼作用的專一性,并提升藥物的治療指數與用藥依從性。
(3)行為護理干預,主要包括行為監測、強化行為、刺激與控制等,其中行為監測是指要求患者認真記錄用藥日記及病情自我觀察記錄等[2];強化行為是指在患者治療依從性良好時應及時給予肯定,反之則應給予適當的批評;刺激與控制是指將患者的用藥自我管理、設置鬧鐘提醒用藥時間等起居、睡覺、吃飯等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進一步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
(4)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密切護患關系,①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重要基礎,護理人員應盡量多向患者介紹青光眼的一般知識,認真解釋遵醫囑按時用藥與定期復查的重要性;②護理人員應通過基礎要學知識講解或發放宣傳單等方式,使得患者牢記所用藥物的名稱、劑量、濃度、服藥時間及可能產生的毒副反應等;③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關鍵,由于青光眼的治療周期普遍較長,甚至需要終生治療,所以,護理人員必須與患者構建和諧的關系。護理人員在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中,應注重強化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由此所產生的動力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程度。
兩組病例的依從性評定主要是通過以下問題:①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②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③當你服藥自覺癥狀更壞時,是否曾停藥;④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曾停藥。4個問題均回答否表示患者的局部藥物治療依從性良好,反之則為依從性較差。
3個月后隨訪調查,兩組病例的局部藥物治療依從性比較,見表1。
由表1可見,在3個月后的隨訪調查中,實驗組患者的局部藥物治療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采取必要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綜上所述,青光眼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多數患者在手術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術后需要加用局部抗青光眼藥物進行治療,其治療時間可能長達終身。因此,在青光眼患者的局部藥物治療中,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對于其康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目前的情況而言,多數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藥治療的依從性狀況不容樂觀,依從性較差的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所以,在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合理應用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必須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

表1 兩組病例的局部藥物治療依從性比較(例)
1 陳希平,陳立華.健康教育對青光眼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9,6(3):93 -94.
2 劉秀梅,吳俊杰,段榮梅.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的行為干預[J].護理研究(下旬版),2007,21(7):1915 -1917.
3 杜明艷,劉福源.青光眼與心理社會因素的關系及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5):329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