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桂花
二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鄒桂花
“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是衛生部2010年1月在全國護理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一項惠民工程,在一年多的實踐過程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護理質量明顯提高,病人滿意度也提高,但在優質護理服務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實際困難,影響優質護理的深入開展,現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優質護理;存在問題;對策
1.服務理念滯后 護士認為“基礎護理”是侍候人的工作,工作無主動性,甚至有抵觸情緒,導致護士照顧者角色淡化,職業認同感弱化[1]。
2.護士人力不足護理人員不足、配置不合理導致護理工作超負荷,護士壓力大、工作高度疲憊,護理工作不能保質保量完成,基礎護理落實不到位,護理風險系數增加,嚴重影響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認同感,從而影響優質服務工作的開展[2]。
3.管理制度不力
(1)護士素質能力參差不齊,部分年輕護士對常用的基礎護理技術項目缺乏系統的培訓,對質控標準和流程不熟悉。
(2)薪酬體系不完善長期以來科室獎金二次分配單一,缺乏針對性和激勵作用,未真正將護士的工作能力、病人的護理難度、護理技術要求及病人的病情危重程度考慮進去,這樣績效考核難以發揮激勵作用,護士工作的積極性難以充分調動起來。
(3)服務項目收費低 我院I級護理收費9元,I級護理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包括整理床單位,面部清潔和梳頭,足部清潔,協助翻身、排痰、更衣,壓瘡預防,指甲、趾甲護理均無收費標準,開展優質護理并不能給醫院創造經濟效益,部分醫院領導對“優質護理工程”持等待、觀望態度。
1.強化思想認識 針對護士對“優質護理服務”認識不足的現象,組織全體護士學習衛生部《關于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廣東省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具體實施方案》,深刻領會精神。制定我科“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具體實施計劃并落實[3]。
2.合理配置護理人員,解決臨床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針對我院護理人員配置低,護理隊伍不穩定的現象,醫院領導高度重視,組織招聘了護理人員充實臨床一線工作,醫院設了2個示范病區,分別為內科、婦產科增加了護理人員,最大限度地保證臨床護理崗位的人員數量。
3.加強護理管理
(1)根據內科病人病情重、進食困難、生活不能自理、基礎護理量多而重的特點,實行了APN連續性排班,特別是晚夜班保證了雙人排班,派班的時候注重層級搭配,大大的減少了護理風險,有效保證了晚夜班工作質量。
(2)分層次培訓,強化護士人員結構,根據護士資質和實際能力針對性地制定各層次護士培訓計劃,按要求實施取得明顯效果,年輕護士成長快。
(3)建立激勵機制,實施績效評價體系,優質護理服務是一項長期持續開展的工作,需要建立長效機制。科室制定了績效考核標準,對臨床護士進行了培訓和學習,認識了護理績效考核的意義,理解護理績效的目標,以促進護士在工作中自覺遵循考核標準,規范護理行為,并同時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之星”的評比活動,每月由護士長綜合評定,做到公平公正,極大地激發了全體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從而確保了護理工作質量的圓滿完成。
總之,在開展優質護理活動中,雖然有問題伴隨,但是邊工作邊總結,不斷完善、持續改進,在公休座談會中,患者及家屬滿意度明顯提高,醫、護患糾紛明顯減少,現運行情況良好,值得推廣,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1 李小妹,劉秀君.護理工作壓力源及疲憊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3,5(11):645-648.
2 盛潔華,葉志弘.護士績效評價與管理在我院的實踐[J].中華護理管理,2006,6(10):11.
3 張培琴,熊江艷.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0,8(25):1473.
512229 廣東省樂昌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
我院內科在院領導和護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廣東省衛生廳的要求迅速行動起來,組織學習,統一認識并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開展優質護理示范病房,現將我科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