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情態視角下的語類研究——以英語新聞語篇為例

2012-08-15 07:06:20朱惠華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2年12期

朱惠華

(江蘇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徐州 221006)

關于語類的研究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斯多德。早期語類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學領域。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語言學界學者的加入給語類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活力,他們所取得的成果也帶動了文學界對這一領域的新一輪研究高潮。

目前,西方學界對語類的研究主要有三個流派:新修辭學派、系統功能語言學派及專門用途英語學派。雖然對于語類的界定三大流派并不完全統一,但就總體而言,它們都將研究重點放在探究語類的交際目的、形式及其作為一種語境化的社會行為的規律性上,并且揭示語類在社會現實建構中的作用,從而解釋語類如何服務于不同人的不同利益[1]。也就是說在語類的定義中,交際目的是核心,語言的形式是表象,而社會文化則決定了語類選擇的解釋向度。因而無論是為了辨明已知語類的語類特征、交際目的,還是為了通過語類更好地揭示社會現實,都離不開對某一語類的語言形式進行詳細的描述及討論,尤其是對具體語篇中人際功能的主要實現方式——情態表達加以系統的考察。

一、系統功能語類觀與情態

系統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具有概念、人際及語篇三大元功能,這三大功能投射到社會語境構成語域的三個變量,即語場、語旨及語式。三者共同構成語篇的語境配置并且決定其意義范圍[2]。對于語類,Halliday與Hasan沒有很清楚地將其與語域進行區分。Hasan提出了語類結構潛勢理論,認為語類是由語境配置決定的,是同一語域中語篇的共同結構類型[3]。而Martin的語類觀有所不同,他認為語類是一種“有步驟的、有目標指向的社會過程”。在他的理論中,語類與語域分屬不同的層次,語類是位于語域之上的語境,是各層關系的最上層,兩者同屬于社會符號系統,且都通過具體的語言來實現。也就是說,語域通過語場、語旨和語式三要素的語境配置實現了語言的三大元功能,而語類則從社會文化語境的層面對語域變量的選擇做出解釋,反映出具體語類的交際目標及其動因[4-5]。

由上可知在系統功能語言學框架下的語類是一個宏觀概念,該概念雖然從社會文化的層面上給我們勾勒了一個大致的輪廓,但其邊緣仍舊模糊。在微觀上如果要對不同的語篇進行語類的劃分,需要從形式特征入手。Hasan的語類結構潛勢理論從語篇層面提供了一個分析的工具,即在進行語類識別時需辨識必要成分、可選成分及重復成分[3]。然而,語類結構分析只是從語篇層面上對語類進行研究,不能在句子層面上對關鍵句和短語進行分析,也不能在詞匯層面對詞匯的廣度及其運用的規律做出描述與解釋。

在詞匯語法層面,Martin所提出的“社會文化→語類→語域→詞匯語法”的模式則更具動態性且涉及面更廣。然而以這一理論模式為基礎展開的語類應用研究卻并不多,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探討層次。

張德祿在總結了目前的語類研究現狀后指出,應該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對已有的模式和發展起來的模式進行驗證,分析相關結果從而發現與語類相關的主導因素,然后得出結論。除了描述結果,還有必要進行梳理、解釋和評價,這樣才能從資料中發現并證明某個語類的某一特性,并且進一步認識它[6]。

目前的理論探討及實證研究更多地關注語篇層面的宏觀結構。雖然也有研究者對于語篇詞匯語法層次展開調查,但較少有從語類的視角出發進行的討論和評價。因此本文通過對語境配置中的一個語域變量——語篇中的情態表達在新聞語料中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研究,考察詞匯層面的情態表達在實現語類交際目的時在語義、量值和取向上的特征,從而探討社會文化語境對語言形式選擇所產生的影響。

二、新聞語類與情態

社會生活中最常見的新聞語類是新聞報道,新聞寫作教材中明確要求這類語篇應該客觀地敘述事實,不能出現作者的評論或意見[7]。也就是說盡管新聞事實在實踐中是經過了記者的思考再被反映出來的,但是寫作者應該采用客觀報道的方式進行敘述,隱藏自身的觀點和立場,也只有這樣,新聞媒體才能贏得讀者及其信任。從情態的視角看,觀點會通過一系列經過選擇的情態表達貌似客觀地傳遞給讀者。

另一種重要的新聞語類是新聞評論。新聞評論主要針對國內外的重大時事,例如經濟政策的改變、各國的大選、戰亂及自然災害等發表評論,夾敘夾議,兼具記敘文與議論文的特點,富有思想性、批判性、針對性、現實性[8]。一般來說報紙上的新聞評論可分為社論、評論員文章、專欄評論等,而其中社論(editorial)尤為重要,其言論代表報社立場,很大程度上主導輿情,被稱為“leading articles”。這種旨在發表意見,引導輿論的新聞語類與旨在報道新聞事實的報道語類有著不同交際目標,那么在情態上是否也有不同的選擇呢?

李戰子認為理解語篇人際意義的關鍵是弄清各種情態手段在語篇中的數量與質量[9]。因而筆者認為對新聞語篇中的情態手段使用特征進行全面系統的描述與解釋,可以勾勒出新聞語類通過語法詞匯形式所構建的交際意義,明確該語類在社會生活中所擔當的角色,及要實現的目標。

系統功能語言學情態理論在命題和提議這兩種語言功能的基礎上區分了情態化和意態。情態化的歸一度表現為斷言和否定,兩極之間有概率和頻率兩種可能性,常用表達方式為情態動詞、情態附加語。意態的歸一度表現為規定和禁止,中介值在命令句和提供句中分別表義務與意愿,主要用情態動詞和謂語延伸式等語法詞匯形式來表達。各類情態表達除了具有不同的語義外還具有不同的情態值,該量值體現的是說話人對所發言論所作出的承諾[2]。除此之外,情態還有主觀與客觀兩種向度,并可進一步細化為顯性與隱性。與情態表達的向度有關的是情態責任,解決由誰來承擔言論責任的問題。

三、研究方法與語料來源

本研究采用了兩個小型語料庫。一個為英語評論語料庫,其中包含有120個文本55 071詞,語料來自《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及《泰晤士報》官方網站,每份報紙各30篇。這四份報紙均是公認的權威大報,同時本研究所選文章均是機構社論。另一個為英語報道語料庫,語料從BNC語料庫中抽選,共55 372詞。首先,研究者使用Jclaws軟件對評論語料庫中的文本進行了自動詞性標注,進而使用Wordsmith軟件對兩個語料庫中情態表達的頻率進行檢索。最后研究者在功能語言學情態理論的框架下對語料中的情態表達進行分類統計并對統計結果進行比較討論,比較時使用了SPSS軟件計算差異的顯著性水平。研究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第一,兩個具有不同交際目標的新聞語類在情態表達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異?

第二,這些情態表達在語義類型、情態值及情態取向方面有什么分布特征?

第三,這些情態表達及其分布特征如何實現不同語類的交際目標?

四、結果與討論

各類情態手段在評論與報道這兩個不同語料庫中的總頻數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情態表達的總體分布

從所使用的情態動詞總體分布上來看,兩者的總頻數存在差異,通過卡方檢驗發現P值小于0.05,達到顯著性差異水平。雖然兩者的語場語式相近,但由于功能語旨不同,新聞評論語類語料中使用了更多的情態手段來表達態度、評價等人際意義,以實現其對新聞時事進行深度分析,進而引領輿論的交際目標。相反,White認為新聞報道是一種陳述事實的語類,對現實情況進行去除了價值判斷的公正客觀的復制[10]。Husson和Robert也認為專業的記者應該是準確而中立的,應摒棄主觀性,所展現的應是真實材料[11]。與評論為了提供觀點相比,報道是為了提供事實,不同的交際目標決定了語言形式選擇的不同。

另外,所謂頻率的高低都是相對的,與談話、小說等非新聞語類相比,新聞評論語類中31.98的千詞頻來得略低(談話類47,小說37)[12]。筆者假設,越是正式的語類使用情態表達的頻率越低。如學術類語篇中,情態表達千詞頻為29,這也就部分地證明了上述假設。根據以上統計結果,我們可以認為,新聞評論是一種正式的表達意見的新聞子語類,而新聞報道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正式程度要更高一些,是一種提供事實的新聞子語類。

另外,從表1中我們還可以發現,這兩個語類中使用得最頻繁的情態表達都是情態動詞,其次為情態附加語。這兩者都是隱性情態取向的語言表現形式,因而我們可以推斷隱性情態取向是新聞語類的共性。除了情態動詞和情態附加語這兩類表達,余下的詞匯語法形式雖然所占比率不高,但具體分布情況卻出乎意料,一些詞匯語法形式在評論語類中的詞頻要低于報道語類。如被動形式在兩語類中的千詞頻分別為0.18和1.41,卡方檢驗P<0.001,存在顯著性差異。實義動詞的頻率分布呈相同趨勢。這一特征值得我們深究。

因而新的問題產生了,這兩個語類對于情態表達的選擇說明了什么?而這些情態表達及其在分布上的特征又實現了哪些交際目標?

(一)情態的語義分布

在表1中我們發現情態動詞與情態附加語在兩個語料庫中都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語法形式,因而在討論情態表達的語義分布時筆者主要圍繞這兩項展開。

從表2可見,兩個語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都是表意愿/預測的情態動詞。也就是說不論是提供觀點還是事實,同屬新聞語類的兩個子語類都具有對將來局勢作出預測,表達社會各團體意愿的功能,這樣才能滿足讀者閱讀新聞的心理需求,實現媒體的交際目標。然而另兩類語義類別的情態動詞的分布就呈現出了顯著差異,表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兩類情態動詞在評論語類中的使用頻率高于在報道語類中的使用。這一分布特征說明在評論語類中,情態動詞除了用來表達對未來態勢的預測,也常被用來向讀者提供建議,引導他們如何應對所發生的新聞事件,或對新聞事件可能存在的原因或可能帶來的后果做出評價。盡管在新聞報道語類中也有這樣的用法,但相對頻率較低,這一分布的不對稱凸顯了兩個新聞子語類在交際目標定位上的區別。

為進一步探究具體情態動詞在特定社會文化語境中的意義,研究者從語料庫中抽取原句結合語篇整體意義進行了觀察和討論,匱于篇幅限制,此處略過。

語料中情態附加語的整體分布情況如表3。

表2 情態動詞的語義分布

表3 情態附加語的整體分布

從表3可以發現,從數量上看,顯然情態附加語在評論語類中出現得更多。從類別分布上來看,兩種新聞子語類都更傾向于使用語氣附加語而不是直接的評價附加語。

Halliday把語氣附加語根據其語義大體分為三類:語氣、時間和情態(此處應為狹義)[13]。在三大類別中,語氣附加語和情態附加語的使用頻率在兩個語類中的使用頻率有顯著差異,P值均小于0.001。具體而言,強度、概率及頻率附加語的頻率分布差異尤其突出。而definitely、absolutely、at all costs和by all means這樣表必然性的附加語在兩個語類中都沒有出現。也就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情態附加語并不在新聞語料中用來表達義務。回顧上文,我們可以發現,這類情態意義往往會用情態動詞來實現。此間原因尚待探究。

我們發現與報道類語料相比,社論使用了更多的評價附加語表達作者對提議的態度。總體而言,在這些語義類別中,表達欲望、斷言和信度的情態語匯最多。這個結果與楊信彰對法律語料和學術 語 料 的 觀 察 結 果 相 反[14-15]。 他 發 現 在236 378詞的法律語料庫中,沒有出現評價附加語。而在學術語料庫中,評價附加語主要用來表達事實性、自然性、可信性和顯然性。可見,社論語篇的作者主要想要表達的是他們想要做些什么,或者是證明他們斷言的可信性。而學術語篇的作者主要想用一種具有說服力的方式來報告他們的研究結果。

總體而言在情態表達語義的分布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語類同作為新聞子語類在交際目標上的重合,也看到了相互的差異。無論評論還是報道,都以新聞事實為基礎,比較正式。新聞報道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把情態都鏟平,而是使用情態動詞、附加語等等語言形式來以適當的策略表達觀點。但由于讀者對新聞報道的功能定位是提供新聞事實,因而報道中所采用的情態表達多用來對未來局勢作出一定的預測,甚少對新聞背景、原因、后果等進行分析。而新聞評論語類的交際目標卻不僅限于提供事實,而是要提供觀點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因而該語類相對更多地使用了各類情態表達,情態動詞不僅用來表預測,還用來表示可能性、必然性等等以分析新聞事件,引導輿論。評論還較多地使用了表概率和評論的附加語來提供新聞背景凸顯新聞的重要性。

(二)情態承諾

情態承諾通過情態表達的不同情態值來實現,本文中對情態值的討論主要圍繞情態動詞和語氣附加語展開。

總體而言,兩個語類都更多地使用了中值的情態動詞,而兩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高值情態動詞的使用上。評論語類中高值情態動詞占所有情態動詞的13.80%,比報道語類高出近4百分點,顯然評論語類的作者在提出命題或請求時表現出了更高的肯定性,使觀點更具說服力。

然而,如果在語篇中使用了過多表必要性語義的高值情態動詞,語篇所表達的觀點將會缺少協商性,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說話者具有一定的權威(權力和知識)時。但是,筆者已經在上文中強調過,所有的語料都來自嚴肅大報,其讀者,尤其是社論語篇的讀者通常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讀者,對新聞時事往往持有不同的立場與個人偏向,因而事實上,我們觀察到高值情態動詞在社論語料中的數量并不多。52.43%的中值情態表達與29.89%的低值情態表達共同構建了一個更為開放的氛圍,給予讀者一定的質疑、論辯及協商的余地。為了探究語義和情態值之間的相互配置關系,筆者對語料中情態動詞的各個語義類別進行了觀察。筆者發現,除了中值的should,大多數表義務必要性的情態動詞都是高值,而表許可、可能性與能力的情態表達則大多為低值。

Thompson在談及情態承諾[16]以及 Halliday在對情態表達的不同量值進行分類[2]的時候,都提及了可能性、頻率、義務及意愿。這些都在狹義的情態定義范圍內。與情態動詞的量值分布情況不同,低值的情態附加語在用來表達概率意義時頻率最高。這個結果部分地與對語料中的情態動詞的調查結果相一致。我們發現,表許可、可能性的情態動詞都是低量值的。由此可見,當社論語篇的作者在表達可能性時,通常會較低程度地對命題或提議做出承諾。

而頻率類情態附加語的情態承諾分布情況則與情態動詞及表可能性的情態附加語的情況有較大不同。就所觀察的語料來看,在社論中,63.38%的頻率類情態附加語表達都是高量值的,低值的頻率附加語僅占5.63%。與此相反,在新聞報道語料中卻大量使用了低值的頻率附加語。

筆者認為,可能的解釋是,作為新聞語類作者必須報道與眾不同的事件。也就是說,新聞事件不該是總是或經常發生的,所以當在報道中提及頻率時,大量的情態附加語都是低值的。然而在社論語料中,出現了兩倍多的高值頻率附加語。其中有25個否定形式“never”,20個肯定形式“always”。這些附加語被用來陳述通常的情況,以解釋新聞事件或提供背景。筆者認為語篇作者試圖通過高量值的情態承諾給予讀者一定的壓力來讓他們相信或接受命題或提議。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社論通過頻率附加語的選擇所實現的是分析而非報道新聞事件。

(三)情態責任

Thompson認為,對于情態而言,其連續性取決于說話人或作者對個人所表達的觀點能在多大程度上顯在地承擔責任[16]。在Halliday看來情態責任包括顯性主觀(如,“I think he’s wrong”)、隱性主觀(情態動詞等)、顯性客觀(如“There’s a possibility that he’s wrong”)和隱性客觀(語氣附加語等)[2]四種向度,表4展示了與情態責任密切相關的情態取向在語料中的分布情況。

表4 情態表達的取向分布

首先,出乎意料的是在所觀察到的詞匯語法項中,主觀情態表達的百分比超過了客觀表達。正如Thompson所指出的那樣,新聞報道通常被認為是記者對新聞事實中立客觀的報道[16]。然而本研究的結果卻是對新聞語篇客觀性的一個挑戰。另外,從顯性這個維度來看,93.64%的情態表達屬于隱性表達。

在社論語料中,19個顯性主觀情態表達都是第一人稱小句(13個以We為主語,6個以I為主語),且均為心理過程小句。筆者發現,這些小句中表心理過程的動詞主要表達意志及推斷。并且,在句中,We所指的是社論的作者,代表整個媒體的立場。Martin[17]認同Halliday的觀點,強調了事實上英語中的主語承擔了產生意義的功能,主語的意義在情態責任上得以體現。但是不管怎么說,顯性表達方式并不常用。只有當人稱代詞We指代某一機構(媒體)時,才是可以被接受的。而由于由第一人稱I主導的情態小句常常用來表達個人意見,因而在表達媒體態度的社論中不太常見。仔細研讀了語料中的5個實例發現,他們都僅出現在專家或新聞當事人的引語中。

同類表達在新聞報道語料中就顯著增多(P<0.05)。相同的是此類表達(共34處,I為主語的25處,We為主語的9處)也大多出現在引語中,僅1處例外。而在這一處的例外中,也是由We來充當主語。正如Thompson所說,所有的評論都應明確地標注說明是出自他人而不是記者。如果有情態的話,也應該把其來源明確地指明(通過引述句)[16]。

顯性客觀情態取向主要通過無人稱小句實現,典型表達為“there is a requirement to/that”或“it is likely to/that…”在社論語料中,共出現了93處此類顯性客觀表達(28個為there+be句型,66個為it+be),與報道語料相較,顯著偏多(P<0.05)。

在there+be這種語言表達形式下,對命題的不確定性通過名詞來表達,并給讀者留下了近乎客觀存在的映像。如果如Martin所言在一個句子中主語承擔情態責任[18],那么在這樣的表達中就沒有具體的人來承擔責任。對于所發的言論,語篇作者通過語言手段掩飾了他們的立場以規避遭受批評的風險。

對于It+be句型而言,情況也相似。在對語料中49處此類表達細讀之后,筆者發現,出現更多的是“It is+adjective/passive+to”,而不是后面跟上that從句。在這兒不定式指的是將來可能發生的動作,在to前面出現的形容詞(important,hard,easy,surprising…)則對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做出了評價。而且由于使用的是主語it,這個評價就好像是自然世界中的客觀存在,從而也就沒有哪個確切的人來承擔責任。

隱性主觀情態在語言形式上主要是情態動詞或是評價附加語。隱性客觀情態主要通過語氣附加語和謂語延伸式來實現。而謂語延伸式的主要結構為“it+be+adjective/passive+to/that structure”,盡管此類結構有可能是隱性取向,也有可能是顯性取向。

在社論語料中,出現了39個謂語延伸式,這個數據與報道語料中的數據有明顯差距,后者中共有97個同類表達(P<0.001)。在這39個表達中,語義承擔者是形容詞 likely,able,willing或是動詞被動式(supposed)。這些詞匯形式主要表達可能性、能力、意愿及義務。可以推斷當社論作者希望表達上述意義時,他們常常選用隱性主觀取向的情態動詞。相對照而言,新聞報道則更多使用謂語延伸式來強調其客觀性。“新聞報道,至少那些嚴肅報紙都聲稱他們對新聞事件和局勢做沒有偏見的報道。”[19]

從情態取向的角度來看,社論語料中占最大比例的是隱性取向尤其是隱性主觀取向。大量情態動詞被用來隱性地表達預測、義務、假想或是評論。除此以外,大量的語氣附加語被用來表達可能性、頻率及其他意義。為了尋求中立感,滿足不同立場讀者的需求,保護報紙免受批評,社論作者極少使用第一人稱的情態表達。盡管顯性客觀表達的使用頻率要高于顯性主觀的表達,但總體而言,兩者在所有情態表達中所占的比例都很低。

五、結語

通過對評論和報道這兩個同屬新聞語類下的子語類進行情態視角下的系統考察與比較,發現由于兩者有相近也有相異的交際目標,因而在情態表達的選擇使用上也有同有異。然而本文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描述新聞語類的情態特征,而是嘗試把情態作為語類劃分的一個標準。當然,相較于Hasan的語篇結構潛勢,情態表達較為零碎,但是其優勢是借助語料庫等手段,可以對語料進行批量處理,擴大研究的準確度與廣度。

[1]龐繼賢,葉寧.西方語類比較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2):13-22.

[2]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hristia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3 ed.London:Edward Arnold,2004.

[3]Halliday M A K,Hasan 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Martin J R.Genre and Language Learning: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09(20):10-21.

[5]Martin J R.Language,Register and Genre[C]//Language Studies:Children’s Writing:Reader.Geelong: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4.

[6]張德祿.語類研究概覽[J].外國語,2002(41):13-23.

[7]周勝林.高級新聞寫作[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

[8]王蕾.新聞英語[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9]李戰子.話語的人際意義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10]White J R.Telling media tales:The news story as rhetoric[EB/OL].[2012 -06 -28].http://www.grammatics/appraisal.

[11]Husson D,Robert O.Profession Journaliste[M].Paris:Eyrolles,1991.

[12]Biber D.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3]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14]楊信彰.英語的情態手段與語篇類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1-4.

[15]楊信彰.英語學術語篇中的評論附加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11 -13.

[16]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6.

[17]Martin J 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Philadelphia,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 Company,1992.

[18]Martin J.Interpersonal meaning,persuasion and public discourse:semiotic punch[J].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5(15):33 -67.

[19]Walsh P.Modality and modal responsibility in research articles in English[C]//English Modality in Perspective.Oxford:Peter Lang,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国语少妇高潮|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亚洲二区视频| 婷婷亚洲视频| 色综合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欧美亚洲欧美区|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成人韩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高清|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91精品国产91欠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熟妇丰满人妻|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三级在线|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欧美色99|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日韩成人午夜|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5555国产在线观看|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香蕉伊思人视频|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91在线播放国产|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欧美在线黄|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黄色福利在线|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在线国产资源|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不卡视频国产|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91原创视频在线|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草逼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