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剛,宋立新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數學系,吉林 四平 136000)
關于獨立學院專業設置問題的研究
張洪剛,宋立新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數學系,吉林 四平 136000)
獨立學院在專業設置過程中應不斷總結專業設置存在的問題,把握好專業設置的適應性、系統性及特色性原則。在未來一段時期,通過準確定位辦學方向、建立健全專業結構調整的新機制、加強專業內涵建設,促進專業特色的形成等,使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獨立學院;專業設置
專業是指高等教育培養學生的各個專門領域,是根據社會職業分工的需要和學科體系的內在邏輯劃分的學科門類[1]。高校的專業設置是高校聯系社會與自身發展的重要紐帶,它集中體現了一所高校的辦學方向和特色,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整體需求性。專業設置的合理與否關系到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對高等學校辦學規模、質量有決定性的作用。近年來,民辦獨立學院迅速興起,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全國共有314所獨立學院,承擔了約20%的本科教育,獨立學院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類按照新的機制和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民辦高校,由于辦學時間短,辦學經驗少,在專業設置上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對獨立學院專業設置問題進行理性思考和研究,必將進一步優化獨立學院專業結構布局,提高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促進獨立學院的可持續發展。
獨立學院是母體高校的優勢教育資源與民間資本有機結合的產物,前身為母體高校的二級學院,其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等都是由母體高校負責,尤其在專業設置上,大部分的專業都是母體高校優勢傳統專業,這些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規格、專業課程體系、專業培養模式等與母體高校高度趨同,同質化嚴重。2003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教發〔2003〕8號文件),各二級學院逐步脫離母體高校向自主辦學過渡。過渡后的獨立學院鑒于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辦學成本等原因,在專業設置上還缺乏創新,大多還繼續開辦原來的專業。雖然在最近幾年,獨立學院得到了迅速發展,辦學定位逐步明確,辦學條件日趨改善,在開辦新專業時,也開始注重了與母體高校的差異化發展,但影響專業設置的關鍵因素--師資,還未形成自有隊伍,大部分仍來源于母體高校,因而專業設置的同質化問題仍未實質性解決[2]。獨立學院專業設置的同質化還表現在獨立學院間專業設置的重復,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等結構差異性不大,缺乏自身辦學特色。以吉林省的獨立學院為例,截止到2011年5月,吉林省共有獨立學院9所,專業布點主要集中在文、管、經、理、工等學科門類。其中市場營銷、英語等專業的重復設置率為100%;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重復設置率為77%。在對各獨立學院相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比較分析上來看,差異不大,普遍缺乏自身的專業特色。
獨立學院在新設專業時由于對辦學定位存在偏差,對專業特色建設的觀念淡薄以及對市場調研的不充分,使得獨立學院在新設專業時多數會選擇辦學成本低的社會熱門專業,較少考慮事關國計民生且需要長期投入的基礎專業。由于缺乏論證,一窩蜂的扎堆開設,使得學生還未畢業,熱門專業成為了冷門專業,為學生的就業帶來了隱患。一旦學生的就業出現危機,這些專業的生源就會逐漸枯竭,直至停辦撤銷。這樣導致的現象是,一方面獨立學院每年在大量申報新專業,一方面也在大量更新淘汰一些所謂的過時專業,專業結構布局相當混亂,難以形成專業特色,使得專業建設始終處于低水平的發展狀態。此外,獨立學院在專業建設上還缺乏科學預測和規劃,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缺乏主動的、超前的認識了解及系統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專業結構布局與社會經濟結構發展相對滯后的現象。在專業設置上,貪大求全,過多注重專業數量、布點,忽視專業的內涵建設,加之獨立學院自身還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和自我調整專業的管理機制,只是低頭盲目地自我發展,因而難以形成優勢專業群,制約了獨立學院的可持續發展。
獨立學院現階段的專業設置問題,一方面是經濟社會客觀環境影響的結果,一方面是獨立學院自身發展的主觀因素造成的。獨立學院要準確分析影響專業設置的主客觀因素,盡快找出適合專業設置的一般性原則,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布局,促進獨立學院穩定、持續化向前發展。
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要堅持適應性的原則,一方面要主動考慮當地政策、法規及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把國家的要求和社會需要有機結合,同時也要充分考慮自身辦學條件,科學合理設置專業類型、口徑,規劃出在當前和今后一定時期內具有相當潛力的新專業,為獨立學院的可持續發展再生新的增長點。
獨立學院在專業設置中要堅持系統性的原則,注重從整體上分析自身專業體系的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科學處理專業結構調整中有關整體性、關聯性及動態平衡性等問題,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布局,使專業設置在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最大效能。
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要堅持特色性原則,減少新設專業的趨同性,專業設置逐步向趨異性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獨立學院要不斷發揮優勢專業的帶頭作用,通過政策、資源配置導向,培育專業特色等方式,建設一批在省內,乃至全國同類院校中具有較高影響力的特色專業,使獨立學院在錯位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策略就是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是指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中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通過準確定位辦學方向、建立健全專業結構調整的新機制、加強專業內涵建設,促進專業特色的形成,使獨立學院專業設置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高校的辦學定位是在對本校的歷史、現狀條件及所處環境作出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高校應有性質、地位、能力的基本認識,以及由此提出的發展方向,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確立的條件基礎[3]。獨立學院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末期,為拉動內需,延遲就業等經濟因素,發展起來的新機制民辦高校,其創辦之初就定位于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介于理論型與技能型之間的應用型人才,但由于對應用型的人才培養還處在探索研究階段,不少獨立學院在辦學定位上出現了偏差。一是出現了“高位低移”現象,即在本科教學還處在低水平發展的情況下,還同時兼辦專科,盲目追求辦學類型的多樣化,使得辦學質量低下,進而失掉了原有的優勢和特點。二是出現了“同位相類”現象,即處在同一水平的獨立學院專業設置差別不大,特色不鮮明,個性不明顯,使得獨立學院的生存空間不斷萎縮。因而,獨立學院在專業設置中要不斷思考“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準確定位辦學方向,明確辦學目標,使得專業設置有的放矢,既適應市場需求,又符合自身辦學條件。這需要獨立學院不斷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質量觀、育人觀,通過對競爭群體分析、人才就業市場分析及自我分析,深入了解現階段市場中的競爭狀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及自身辦學定位、辦學優勢和專業狀況,科學調整專業布局,確保專業設置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專業結構布局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是專業設置的理想狀態,但在現實的高等教育大環境下,不要說剛剛興起的獨立學院,就是有幾十年辦學經驗的公立高校,仍然存在著專業結構不合理,如專業面過窄,人才培養同質化等問題。這就需要建立一種新的專業調整機制,靈活、及時、有效地調整獨立學院的專業結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發揮政策指導和資源配置的作用,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具體說來要做到以下二個方面,一是由國家、省級行政主管部門成立專業結構調整委員會,其職能對高等學校的專業發展進行宏觀調控和分類指導,通過全國性的總體規劃和地區性的定位規劃,促進高校專業的特色發展與和諧發展。即通過規劃的手段把發展的內驅力引向重特色、質量的內涵發展上來。此外,還要完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使專業設置能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克服目前專業過多過雜過窄的現象,增加新興、交叉、邊緣學科的專業。二是獨立學院自身也要成立一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專業運行機制,提高對本校專業的設置、改造、撤銷等的指導水平和管理力度,使專業設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較寬的適應性。
高等教育實施的是專業教育,無論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如何合理,如果只注重專業的布點、數量,缺少專業內涵建設,獨立學院的辦學水平將不會得到實質性提升。獨立學院開展專業內涵建設本質上就是培育專業特色,形成特色專業。獨立學院要想生存、發展,必須依靠特色。特色是事物區別于其它事物的主要特征,專業特色是一所高校在專業建設中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它高校同類專業的優質風貌。獨立學院要開展專業特色建設,一是要確立專業特色培育方向,解決好培養什么樣人的問題。堅持與其它公辦高校實行錯位、補位的發展思路,合理區分不同類型獨立學院特色專業的服務面向及解決特色專業與勞動力市場之間的銜接問題,進一步明確專業發展的方向,提高人才培養的社會契合度。二是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解決好怎樣培養的問題。專業的對口,不代表人才培養質量的合格,只有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才能促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獨立學院要充分利用自身民、獨、優的特點,緊緊圍繞應用型本科人才知識、能力、素質和諧發展的目標要求,以能力培養為重心,構建相對獨立、內在統一的課程體系[4]。要適當減少基礎課學習時間和內容,要把更多時間花在培養應用能力的專業課上;在設置方向課時要注重設置專門的專業技能模塊進行職業技能教育,促進學生某一方面的專業技能的形成;在教材、教學內容等方面要進行綜合規劃和設計,加強教學內容間的整合,形成特色課程群,以體現課程間的交叉和融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1]李朝輝,靳國慶.高等教育學專題[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20-127.
[2]徐淑蘭.獨立學院本科專業設置問題及成因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08(6):74-75.
[3]王新華,程從柱.地方性高校辦學定位的理論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5(9):43-45.
[4]彭旭.試析新建本科院校的專業設置模式問題[J].教育研究,2011(5):42-44.
On the Issues of Speciality Establish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ZHANG Hong-gang,SONG Li-xi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Boda College of Jilin No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We should constantly sum up the problems of speciality establish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having a good grasp of the principles of adaptability,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In future,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promoted through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direction of running school,establishment of a new mechanism for specialt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enhancement of professional content so as to make independent colleges develop in a healthy and orderly way.
independent college;speciality establishment
G423.02
A
1009-3907(2012)04-0502-03
2011-11-21
四平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1002)
張洪剛(1982-),男,吉林公主嶺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高等教育方面研究;
宋立新(1964-),男,吉林乾安人,教授,主要從事數理統計方面研究。
責任編輯:劉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