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河
(黑龍江省商務廳駐秦皇島辦事處,河北 秦皇島 066002)
俄羅斯遠東地區(以下簡稱遠東)地處歐亞大陸的東北部,西與東西伯利亞經濟區交界,東臨太平洋,隔海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相望,北瀕北冰洋,南與中國、朝鮮接壤;面積621萬平方公里,占俄國土面積的36.4%,人口約644萬(2010年),由8個聯邦州區組成,分別為: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阿穆爾州、薩哈林州、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堪察加州、馬加丹州和猶太自治州。其中,濱海邊疆區是遠東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約占遠東地區人口的1/3。而面積最大的為薩哈(雅庫特)共和國,也是俄羅斯最大的共和國,面積為310萬平方公里,占遠東地區面積的一半。
遠東是多山地區,平均海拔1000~2000米,平原面積占全區面積的近1/4,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流域和興凱湖沿岸,以及薩哈林州中部、勒拿河及其支流維柳伊河西岸。平原是遠東生活和生產條件最好的區域,這里集中了遠東主要的人口和生產潛力。
俄羅斯遠東地區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素有地下寶庫之稱。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生物資源使采礦業、捕魚業和水產品加工業、森林工業和木材加工業成為該地區的主要經濟來源,各種礦產資源品種多樣、儲量巨大。
遠東河流縱橫,其中有在俄羅斯長度名列第一和第二的阿穆爾河和勒拿河。阿穆爾河是中俄兩國界河,中國稱黑龍江,長4440公里,流入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勒拿河長4400公里,水力資源豐富,但尚未得到開發利用。其他較長的河流還有科雷馬河(2600公里)、阿納德爾河(1145公里)、奧廖克馬河(1436公里)等。在遠東缺少公路和鐵路的條件下,這些河流在運輸中的作用顯得格外突出。但因封凍期長,通航期僅半年的時間,所以運輸量不大。
遠東海岸線長達1.77萬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占全俄海岸線總長的29%。海洋在遠東經濟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俄羅斯太平洋200海里水域里約擁有魚類資源2600萬噸。
遠東地區是俄羅斯最大林區之一,其森林資源儲量僅次于東西伯利亞,居全俄第二位。森林總面積約為3.16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 45%,占全俄森林面積的1/3,木材蓄積量為223億立方米,成熟林和過熟林占該地區木材總蓄積量的70%以上,樹種以落葉松為主,占全俄木材蓄積量的26%。
遠東地下資源也極為豐富,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礦物有70多種。在薩哈共和國西部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礦,俄羅斯80%以上的金剛石資源集中在這里。其產量居全俄首位,儲量和產量都可與世界上最著名的金剛石產地南非相媲美。
遠東地區的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薩哈林島及其海域大陸架中,預測儲量為50億噸,目前年產量約為3000萬噸。隨著俄政府對遠東大開發規劃的推進,在獲得政策支持的同時,外國資本十分看好這里的石油資源。
遠東地區的天然氣預測儲量約為13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雅庫特地區。目前,雅庫特天然氣探明儲量已達1萬多億立方米,預測儲量12萬億立方米。遠東地區的天然氣不但儲量豐富,而且質量好,有利于發展高效能的天然氣加工業。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和美國開始參與雅庫特氣田的開發,但由于氣候與地理等因素,產量增長較慢,目前年產量僅為700億立方米。
遠東地區的煤炭地質儲量為5.5萬億噸,已探明的煤田近100處,煤儲量298億噸,占全俄儲量的40%。在遠東幾乎所有的州、區都有煤炭蘊藏,儲量豐富并且分布面廣。按地質儲量排列可分為薩哈共和國、堪察加州、阿穆爾州和馬加丹州等,儲量從2萬億噸到1千多億噸不等,其余州區也有幾百億噸的儲量。從探明儲量看,47%集中在薩哈共和國、濱海邊疆區、薩哈林州。就產量來說主要以阿穆爾州最多,年產量為1500萬~1800萬噸,居整個遠東地區煤炭產量的40%左右,并且多為露天開采。但雖然遠東地區的煤炭儲量巨大,由于地質構造、自然條件、技術、資金及人力等多方面原因,產量一直保持緩慢增長的狀態。
遠東已探明的鐵礦石儲量為44億噸,約占全俄儲量的10%左右,其中近80%分布在薩哈共和國南部,16%在猶太自治州,5%在阿穆爾州。值得一提的是,薩哈共和國和哈巴羅夫斯克邊區還擁有煉鋼所必需的錳礦資源,而且儲量巨大,達640萬噸,其他輔助原料也都齊全,這為建立強大的黑色冶金基地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除鐵礦外,遠東地區還分布著含鋅、鉛、錫、銀、銅、金、鎘、硫等14種成分的多金屬礦,埋藏較淺,便于開采。馬加丹州北部楚科奇半島的伊烏利京擁有重要的鎢鉬礦,在薩哈共和國境內還蘊藏豐富的鉛鋅礦等。金礦主要分布在薩哈共和國(占全遠東的44%)、馬加丹州(17%)、堪察加州(16%)、哈巴羅夫斯克邊區(14%)和阿穆爾州(8%)。
遠東銀儲量在全俄處領先地位。雖然目前還未發現純銀礦,但在50多處其他礦石產地發現了銀。銀的探明儲量57%在馬加丹州,24%在哈巴羅夫斯克邊區,薩哈共和國、濱海邊區和堪察加州等也有一定的儲量。
遠東是俄羅斯最大的錫礦石產地,全俄95%的錫礦資源集中在這里,已探明183座可供工業開采的礦山。85%的錫礦資源儲藏在原生礦,15%在沖積礦床。薩哈共和國的錫礦資源最豐富,占全遠東儲量的44%;其次是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和馬加丹州,各占20%左右;濱海邊區也有一定的儲量。
遠東鎢礦資源占全俄儲量的24%。已探明可供工業開采的鎢礦和含鎢礦山有55處,其中26處原生礦,29處沖積礦。鎢礦主要分布在濱海邊區(占全遠東儲量的40%)、薩哈(37%)、馬加丹州(14%)和哈巴羅夫斯克邊區。
遠東有鉛鋅礦30處。80%的鉛礦石、鋅礦石集中在濱海邊區。其他儲量分布在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和馬加丹州的多金屬礦之中。
遠東鈦礦石儲量巨大,但和鋁礦儲量一樣目前尚未探明。遠東的鈦礦石質量好,不比美國和加拿大最好的鈦礦石遜色。鈦礦資源主要分布在阿穆爾州和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煉鋁原料明礬石的儲量主要分布在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的阿穆爾河下游地區。
此外,南雅庫特阿爾丹金云母十分著名,這里的礦區總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儲量居全俄第二位,但由于技術落后,開采率及產量受到很大限制。
遠東地區的石墨資源也很豐富。位于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猶太自治州的聯盟礦是遠東地區最大的石墨礦,其工業儲量為800多萬噸,可露天開采,工業價值高,投資效果好。在濱海邊疆區也有很豐富的石墨儲量。
遠東其他金屬礦藏也很豐富。其中銻占全俄儲量的88%、汞占63%。非金屬礦藏品種齊全。其中硼占全俄儲量的90%、螢石占40%、天然硫和磷灰石占10%左右。遠東被稱為自然資源寶庫當之無愧。
進入21世紀,俄將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視為其在亞太戰略的重要基石。但多年來,遠東地區的人口數量卻在不斷地減少和流失,這是制約該地區乃至全俄經濟和戰略發展的重大問題。
俄羅斯地大物博、地廣人稀,截至2010年,全俄人口為1.43億。多年來,人口增長速度始終處于非常緩慢的狀態,進入21世紀后,變得更加明顯,到2009年,人口出現負增長。而遠東地區人口數量下降速度全俄最快,早在1993年遠東地區的人口就已經出現了負增長,死亡率超過出生率。1990年,遠東地區登記人口為804萬,至2005年,降至659萬,15年減少145萬人,人口減少近20%,遠東地區已成為俄羅斯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地區。
遠東地區人口分布在621.6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僅1.06人。而大多數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城市里,其他地區則人煙稀少。據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05年遠東地區城市人口為489萬,占遠東總人口的74.2%,而人均壽命比全俄短2.5歲。
2000年以后,遠東北部區域人口的自然減員和流失最嚴重,其中楚科奇自治區人口流失65%,馬加丹州流失50%,科里亞克自治區流失37%,堪察加州流失25%,薩哈林州流失20%。其部分原因是經濟發展不平衡,但更重要的是自然條件惡劣。俄遠東地區的人口問題已經對其經濟發展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因此,中俄兩國在勞務合作方面存在較大的合作空間,但以往曾出現過較多的問題,如派出勞務人員違反俄法律、超期滯留等現象時有發生,輸出渠道不規范等常引起不必要的糾紛。所以提高勞務人員素質,加強管理可使雙方的合作更加順利。俄總統駐遠東地區代表伊斯哈科夫對外表示:俄遠東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外國勞動力,否則將無法生存。
近30年中俄雙邊發展迅速,這得益于兩國政治關系的不斷改善。
1992年,中俄相互視為友好國家;1994年,又確立了建設性伙伴關系;到1996年提升為戰略協作伙伴關系。2001年,中俄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4年,兩國元首北京會晤最終解決邊界問題,兩國關系始終沿著持續、穩定、日臻成熟的軌道不斷向前發展,進入了歷史上雙邊交往的最好時期。兩國政治上的穩定給雙方的貿易和合作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9年,中俄兩國政府間簽署了《中俄投資合作規劃綱要》《關于批準俄羅斯聯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及其協議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聯邦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開放規劃綱要》(2009—2018)《中俄林業合作二期規劃》等一系列合作文件。2010年1月20日,俄羅斯政府又批準了“遠東和貝加爾地區2025年前發展戰略”等,促進兩國間的貿易和投資合作向更廣泛、更深層發展。中俄合作和投資的內外部的發展條件皆已具備。
2011年12月16日,經過18年的漫長談判后,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批準俄羅斯成為其第154個成員國。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全球貿易自由化和一體化的進程,同時也將使中俄間的貿易、投資、合作再上新臺階。
目前,中俄關系處于新的歷史起點上。國際形勢的發展和兩國的實際需求,促使兩國進一步加強戰略協作,堅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推動中俄關系發展。
2012年4月下旬,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對俄羅斯進行了訪問。訪問期間舉行了中俄投資論壇,并簽署了價值15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主要涉及能源、金融和電信設備等。這充分說明,中俄間的經貿合作正在向更高層次發展。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在論壇上表示:俄羅斯政府正在規劃開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他呼吁中國投資者參與該地區的投資與發展建設。
俄羅斯加大對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開發和投資力度,使該地區有望獲得聯邦政府給予的大量優惠條件。其中包括聯邦政府免除10年的利潤稅、礦產資源開采稅,以及地方政府免除5年的資產稅、土地稅和交通稅等。該地區的能源資源對我國來說非常重要,具有戰略意義,而俄政府的積極態度會更大地激發中方更多的投資熱情。因此,中國無疑是俄方希望的最直接、最有利的參與者。
普京曾在其新一屆總統任期前強調:中國經濟的增長絕不是威脅,而是一種擁有巨大務實合作潛力的挑戰,是俄羅斯“經濟之帆”借助“中國風”的機遇。俄羅斯應與中國建立新的合作關系,利用兩國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將中國的潛力用于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經濟崛起。
隨著中國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中俄經貿合作層次的提高,俄羅斯正在以更加理性的態度看待同中國的合作。俄羅斯功勛經濟學家里法特·侯賽因諾夫表示:俄羅斯的命運目前完全取決于出口商品的買家,而中國正在成為俄羅斯原料和資源最主要的買家之一。中國經濟發展越迅速,對俄羅斯產品的需求就越大,兩國的聯系也就更緊密。同時,他認為,中國是軍事強國,同中國協商并和平共處,比以極端情緒相互仇視要好得多。托木斯克州政府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沃爾科夫也說過,僅憑自己的實力不可能全面開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提升那里的生活水平。中國將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最大的投資者,這無疑讓我們感覺到,中俄兩國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合作的條件越來越成熟,基礎更加扎實,前景更加廣闊。
[1]李傳勛.近年來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貿合作走勢[J].東歐中亞市場研究,2003(6).
[2]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2008)[M].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