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映映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江蘇 泰州225300)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中小企業因其經營形式靈活,投資盈利率高而獲得較快發展,財務管理是關乎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環節,而很多中小企業卻忽視財務管理工作,因此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意識,普及財務管理知識顯得愈發重要。本文著重探討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創新措施。
我國中小企業投資規模較小,其中資本和技術的構成偏低,加上信用缺失和技術落后等不足,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較大。盡管政府正在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不斷優化企業融資結構,逐步放寬企業貸款的政策。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不發達,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或銀行進行融資時受到很大的限制。據統計,在我國300 萬戶中小企業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占10%左右。然而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沒有長久的資金保障中小企業就難以持續健康發展,要解決中小企業資金不足,融資難是問題的關鍵。
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是盈利,為此,一些企業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財務管理工作。
財務管理是一項相對繁雜的工作,雖然我國從事財務管理的人員數量龐大,但是真正懂財務管理的人不多。另外,從事財務管理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個別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財務管理能力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對企業財務活動及風險決策往往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一些中小企業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實行從眾的投資方案。根據其他企業的投資方案,進行完全照搬式的投資,缺乏科學判斷及風險預測,容易造成無法避免的財產損失。
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需要從兩方面著手:
(1)企業方面
首先,企業要做到以誠信為本,提高信譽。其次,企業可以改變盈利模式,少存貨投入,多產出。第三,中小企業還可以盡量增加財務彈性。并且還可以采取控制成本加速折舊、研究費用資本化等方式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
(2)政府方面
政府應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幫助其拓寬融資渠道。雖然我國在2003年頒布并實施了《中小企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但是一些針對性的優惠政策依舊不夠完善,沒有得到充分落實。政府還應該盡快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以及多渠道融資體系,使守法的中小企業能夠充分享受到融資方面的便利。
要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并且嚴格執行,規范中小企業內部管理與控制。
中小企業應該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及考核,同時不斷招募優秀的人才,以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企業應建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設置獨立的審計部門,進行定期審查和不定期的抽查。
企業應充分考慮自身情況,審時度勢,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而不能一味跟風
對于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他企業共同投資,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從而分散投資風險。另外,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易變性,企業可采用多種經營方式來分散風險。
[1]王曉飛,孫國良,張宏. 試析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設計[J].中國農業會計,2009(6).
[2]鄧輝. 論中小企業財務風險[J]. 現代商貿工業,2011(22).
[3]江平. 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及改進[J].企業管理,2011(31).
[4]李建祥. 如何走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困境[J].管理視野,2011(10) 下.
[5]魯紅兵.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 企業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