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超
(渤海大學經法學院,遼寧錦州121013)
人民幣國際化是基于國際市場的實際需求而自發產生的,在跨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開端,雖然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種較為低級的形式,但卻是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實現的基礎與起點。目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從微宏觀兩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和措施。
1.鼓勵出口貿易和關聯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
境外企業普遍缺少人民幣,他們只有出口獲得人民幣后才能使用人民幣支付;另外,用人民幣結算對于境外企業是一種新的嘗試,相對來講關聯公司之間的貿易更易接受用人民幣結算。因此,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會遵循先出口使用人民幣結算后進口支付人民幣,先關聯企業交易使用人民幣結算后一般性公司交易使用人民幣結算的規律,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初期政府應大力鼓勵出口貿易和關聯公司之間的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
2.樹立將人民幣視為外匯的理念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境內機構對外貿易中以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3)29號),境內機構簽訂進出口合同時,可以采用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且境內機構以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簽訂進出口合同和進出口報關的,境內機構應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出口收匯和進口付匯核銷手續。因此,通過對人民幣作為報關計價貨幣的進出口特別標識,海關現有系統能實現將人民幣作為外匯管理。更重要的是,政府相關部門必須樹立在跨境貿易結算中將人民幣視為外匯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管理人民幣。
3.跟蹤研究企業用人民幣結算的動向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最終是由企業來實現的,因此了解企業的實際狀況是政府制定和實施政策的出發點。政府要從企業需求的角度出發,并根據企業需求的變化對政策及時做出調整。這就要求政府對企業進行細致、科學的調查研究,包括企業在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的具體水平和分布狀況,以此來確定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中所關心的重點和影響因素。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不斷發展,政府需要不斷跟進了解和研究企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制定新政策以適應新環境的變化。政府可以組織專門的研究會,成員包括相關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研究會負責持續性的企業跟蹤調查研究,并經常進行學術研討,形成企業、學術界和政府之間的良性互動。
4.建立境外人民幣回流渠道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會形成外國企業持有人民幣的現象,該筆人民幣將被作為外國企業對中國的債權存在,這部分人民幣債權除了向我國進口支付,它們還需要有一個投資和使用的渠道,因此,建立境外人民幣回流渠道是促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重要手段。首先,應允許海外人民幣債權對我國進行投資,包括直接投資以及投資于國內的人民幣資產及金融市場;其次,應將直接投資視作外資,享受外商投資優惠政策,投資于國內人民幣資產及金融市場的,應參照相應的資本和金融賬戶管理,受相應管制;第三,應加大資本項目開放進度,發展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豐富人民幣投資品種,滿足非居民對人民幣各類投融資產品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的需求,這些都將帶動國內金融業的發展。
5.允許人民幣海外債權境內和境外自由兌換
海外人民幣債權除了需要有一個投資和使用的渠道外,還需要自由兌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推廣的關鍵是境外企業接受人民幣支付的意愿度,只有在海外人民幣債權能自由兌換的情況下,持有人民幣債權才真正擁有結算便利。因此,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必須允許人民幣海外債權可自由兌換,并且允許海外人民幣債權可在境內和境外隨時兌換,只有這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才會真正獲得成功。
6.加強人民幣跨境流動的監管
為了減少人民幣的非法跨境流動,以避免發生金融風險,應加強對人民幣跨境流動的監管。最主要的監管方式就是對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單證的真實性及資金收付的一致性進行合理審查。根據2008年7月14日開始執行的貿易收結匯聯網核查制度,出口企業先在銀行開立人民幣收款待核查賬戶,貨物出口的人民幣收入款項進入待核查賬戶,銀行通過收結匯聯網核查系統對待核查賬戶內的人民幣資金進行真實性核查,并將經過核查的人民幣資金轉入企業一般的人民幣結算賬戶;進口企業可憑進口合同、發票、進口貨物報關單等憑證單據直接到銀行辦理對外支付,銀行通過登陸中國電子口岸系統,查詢和核查相應的以人民幣標識的進口貨物報關單,并審核企業提供的其它憑證單據的一致性,以此加強進口人民幣付款的貿易真實性審查。
1.宣傳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好處
長期以來,中國與其他國家國際貿易基本都是使用美元、歐元支付,進出口企業已經形成了這種國際貿易支付的習慣,這種慣性短時期內很難改變。如果讓這些進出口企業改成用人民幣支付,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政策所能決定的,而需要政府加大宣傳力度。只有政府大力宣傳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種種好處,才能逐漸改變這種傳統局面。
2.建立幣值穩定的貨幣制度
幣值穩定的貨幣制度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重要保證。政府要想實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首先要贏得主要貿易伙伴對人民幣幣值穩定的信心。目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但由于中國國內金融市場發育程度較低,金融管理部門對資金監管和控制能力較差,導致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人民幣依然無法實現自由兌換,這極大地影響了貿易伙伴對人民幣幣值穩定的信心。根據中國國情,在進行人民幣制度建設中應遵循漸進性原則,夯實人民幣幣值穩定的金融基礎,逐步實現人民幣完全的自由兌換。只有建立幣值穩定的貨幣制度,才能增強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職能,并以此為基礎推動人民幣其他國際貨幣職能的有效實現。
3.建設發達的國內金融市場
發達的金融市場是實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基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實際上是國內金融市場向國外延伸的方式之一,因此,國內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決定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實現程度。首先,政府應該盡量削弱國有商業銀行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力,為各種形式金融中介的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和條件,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其次,政府應該鼓勵包括股票和債券市場在內的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擴大資本市場的投融資能力。完善的資本市場既能夠為本國企業提供巨大的投融資便利,同時能夠吸引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從而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另一方面完善的資本市場能夠將本國資源甚至國際資源統一整合,實現運用資本市場控制全球工業生產體系,從而為最終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4.提高綜合國力以保證人民幣結算的根本利益
如果人民幣用于進口支付,那么境外出口方收到的人民幣在該國或者能夠用于支付商品或勞務,或者能夠在該國兌換成該國貨幣或其它外匯,這意味著人民幣在該國實現了可兌換。如果該國經濟主體愿意持有人民幣,而不是立即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等儲備貨幣,那么這說明人民幣的價值并不比美元遜色,這種價值體現在幣值穩定,人民幣的持有收益高于或不低于美元,這背后必然涉及到貨幣競爭,更進一步講是國力競爭。因此,不斷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是人民幣結算根本利益的保證。
5.協調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關系
目前流出的人民幣大多通過地下渠道回流內地,造成了地下錢莊和貨幣走私猖獗,這嚴重影響了人民幣的形象和金融穩定。因此,中國政府應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政府協商,通過締結人民幣境外流通雙邊協議的形式,使人民幣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流通成為一種合法、正式的安排,并參照港澳方式或其它途徑對人民幣的回流進行合理安排。根據香港、澳門人民幣清算的經驗,中國可以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現實情況,拓展雙邊或多邊國家銀行之間的人民幣劃匯渠道,與周邊國家相互開設銀行,建立相互代理關系,為各國政府、企業和居民所持有的人民幣提供一個存放和回流的渠道,達到既有效監控人民幣跨境流通、清算等環節,防止人民幣無序流通,又能解決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的目的。
6.協調好與美國及廣大非儲備貨幣國家的關系美元一直處于霸權地位,這也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的財政赤字、貿易赤字都將通過發行國債方式融資來減少,如果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嚴重影響了美國的既得利益,那么美國政府將會采取各種手段極力阻撓。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中國政府在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進程中應該盡可能地保持低調,盡量減少國際社會的負面反應。同時,中國政府應積極與廣大非儲備貨幣發行國溝通協調,爭取得到多數國家的支持和認可。
總之,政府必須從微觀和宏觀兩方面同時采取措施來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進程,微觀方面的措施時間短、見效快,但基礎不容易牢固;宏觀方面的措施時間長、見效慢,但能夠建成牢固的基礎。微宏觀兩方面同時采取措施才會既能很快見到效果,又能打好牢固的基礎,為將來人民幣國際化的較快發展鋪平道路。
[1]喬臣.貨幣國際化思想的流變——兼論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D].福建師范大學,2011:189-197.
[2]陳治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168-170.
[3]楊現領.美元錨的退出與人民幣國際化[D].華中科技大學,2011:96-114.
[4]許祥云.日元國際化及其對人民幣的啟示[D].復旦大學,2011:135-141.
[5]褚華.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9: 114-115.
[6]李東榮.人民幣跨境計價結算:問題與思路[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