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羅田縣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領導小組
近年來,湖北省羅田縣公開辦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不斷優化政務公開網絡支撐平臺,切實加大政務公開技術保障力度,為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和堅強后盾。自2006年以來,該縣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年年榮獲全省優秀稱號,得益于以下幾方面的不斷努力和完善。
推進政務公開,離不開強大的網絡支撐平臺。而建立良好的網絡支撐平臺,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投入,更離不開領導的重視支持。自2006年開展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以來,羅田縣領導對這項工作始終給予高度重視、大力支持。2007年初,抽調3 名既熟悉財政業務又精通計算機網絡的業務骨干,正式成立了財政信息中心。公開辦與信息中心合署辦公,由信息中心具體負責政務公開的日常工作和技術保障。財政局黨委書記、紀委書記親自分管公開辦、信息中心,對公開辦、信息中心的人員經費、工作經費給予足額保障。2008年,該縣投資80 余萬元,對財政信息中心機房進行了歷時6 個月的標準化改造,重新進行綜合布線、機房裝修、設備采購等,新上了防雷接地、運行監控、消防報警等8 個系統,新改造的標準化機房功能齊全,運行平穩,有效保障了財政信息網絡、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絡的安全、暢通。
人的因素最重要。優化網絡平臺,關鍵在人;推進政務公開,關鍵在人。為了提高政務公開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需在選好人、用好人的基礎上,切實加強對網絡技術員、信息管理員的培訓,著力培養能力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兩類人才。一是對公開辦網絡技術員進行長期培訓。安排1 名責任心強、精通計算機的網絡技術人員,專門負責政務公開網絡的運維管理,四年來,先后參加了省、市、縣組織的政務公開技術、網絡管理及運維技術、會計電算化等各種短、中、長期的業務培訓。二是對縣鄉兩級信息管理員組織定期培訓。每年年初、年中對各鄉鎮財政所查詢點的12 名信息管理員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知識,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新聞、信息的撰寫與報送,各種財政資金報表的報送,政務公開網站的查詢與運維、政務公開宣傳等等。通過開展多途徑、多形式的業務培訓,公開辦網絡技術員、財政信息管理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政務信息、動態新聞公開的質量,直接決定著政務公開工作的縱深度、群眾的關注度和公開網站的生命力。為了更好地創建政務公開“信息空間站”,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三個原則。
一是全面。縣、鄉兩級公開辦明確專人負責政務公開新聞、政務信息的日常更新工作,建立了健全的信息管理員網絡。每年年初,該辦與縣局相關業務股室、各鄉鎮財政所簽訂工作目標責任狀,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省、市要求,對應公開的各項財政資金分類別在規定時限內全部上網公示,公開分配去向,到戶、到人、到項目,相應的政策依據、管理文件也同步上網公示。除保證資金及編制相關數據及時更新外,凡與財政、編制相關的信息,嚴格遵循“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予以公開,確保政務信息公開的準確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二是及時。及時將貼近民生、群眾關心的政務公開新聞、流動宣傳活動在網上進行發布,使上網群眾及時了解各級財政與編制等方面的最新政治動態、精神要求,了解財政與編制部門最新的法規制度文件信息。及時回復網上咨詢、投訴、建議,對一般網上訴求全部在10 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在辦理網上信訪過程中,堅持集中受理、分散處理、一單到底、全程跟蹤的辦法,做到有問必答,有訴必查,大大提高了群眾的關注率和滿意率。
三是規范。不斷完善政務公開新聞、信息管理辦法,對公開信息的采集、編輯、審核、發布等各個環節作出了具體規定。根據網站欄目的特點,制定公開目錄,把信息的采集數量、發布期限、更新次數等任務細化分解,并實行“信息員初審、分管領導復審、主要領導核定”的三級審核制度,確保信息來源準確、內容客觀真實、公開流程規范。
公開網站運維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政務公開工作成效的高低。為了打造政務公開“信息高速公路”,確保政務公開網站安全、高效,羅田縣結合實際,嚴格實行了四項制度。
一是專人負責制。對公開網站后臺實行專人管理、專人維護,定期修改網站后臺密碼,確保網站安全、高效運行。對公開辦、查詢點計算機統一安裝正版殺毒軟件,要求操作人員每周至少進行一次軟件升級、漏洞掃描處理和病毒查殺工作。按照各級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做到涉密數據不上網,上網數據不涉密。密切保持與省廳、市局技術組的日常聯系,對網站運行管理中本地無法解決的問題,做到及時上報、及時解決。
二是上網審查制。堅持依法公開、真實準確、注重實效、利于監督的原則,成立羅田縣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預審領導小組,由縣政府辦、財政局、縣編辦、人事局、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等部門組成,主要負責對政務公開內容進行審查,預審的時間與公開內容的時間相適應。公開的時間以方便監督和不影響辦事為前提,辦事依據、辦事條件、辦事程序、辦事紀律等一般事先公開,辦事結果及時公開,群眾關注的其他重要事項隨時公開。
三是數據備份制。定期制作公開數據的備份,將業務數據定期、完整、真實、準確地轉儲到移動硬盤上,并集中、異地存放,確保系統一旦發生故障時能夠快速恢復,備份數據不得更改,保存期限都在2年以上。自2006年建立網站以來,連續六年無數據丟失事故發生。
四是責任追究制。切實加強網絡監管,對因違反操作規程、維修規定致使網站無法正常運行的,視情況追究當事人責任,造成經濟損失的,由當事人承擔賠償損失。
建設功能強大的公開網站,是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六年來,該縣對公開網站進行不斷改進、完善。特別是2010年投資4 萬余元,對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站進行全面改版,新改進的網站美觀、實用,先后榮獲全市第一名、全省二等獎。羅田縣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站具有“五大特點”。
一是創新。聘請專業網站設計人員,運用先進網站設計技術:首先,用先進的div+css 構架,table 做細節,加快了網站展開的速度;其次,設置了獨立的網站文章搜索代碼;最后,限于政務公開系統文章列表無法控制字數的弊端,采取了溢出內容為隱藏的技術,保證了網站的整體美觀。
二是全面。公開網站首頁布局劃分為四大版區:政務公開動態新聞區、財政資金和人員編制信息區、財政與編制政務信息區和網上服務區,設置了政務公開新聞、財政政務信息、編制政務信息、財政專項資金、人員編制情況、科學發展觀、公告公示、網上咨詢答復、查詢點等一級欄目。其中,政務公開動態新聞區、資金和編制信息區設置在首頁醒目位置,充分體現了網站以報道政務公開工作,方便群眾查詢為主的設計理念。
三是特色。網站主題風格突出,具有鮮明的本地特色。“羅田簡介”和“羅田風光”欄目介紹了羅田概況,展示了羅田的四大特產“板栗、甜柿、蠶桑、茯苓”及優美的人文、自然風光。發布了20 張介紹羅田風土人情的照片,增添網站的可讀性、趣味性。
四是大方。網站設計以紅色為設計基調,基于1024*768 分辨率設計,莊重大方,體現了政府主要門戶網站的風格。頁面顏色搭配協調、美觀,圖文比例恰當; 二三級頁面與首頁風格一致,基本要素齊全;主頁各類欄目與后臺欄目銜接無誤; 各級頁面字體美觀大方、大小適宜、無明顯的錯字亂碼;發布的圖片比例一致,編排整齊,新聞圖片都有標注內容等信息。
五是便民。網站主頁欄目設置完整,資金欄、編制信息欄位置醒目,并提供了查詢指南、操作步驟等便民信息,便于群眾查詢。首頁導航準確實用,提供了同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有關的政府和上下級單位網站的有效連接。網站設有“查詢點專欄”,查詢點表格真實有效,通俗易懂。提供了有效的網站聯系地址、投訴電話號碼和網上訴求聯系電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