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王隆隆
信息技術環境下(ERP環境下)的資金流內部控制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王隆隆
企業資金流內部控制作為財務控制的重要環節,在ERP環境下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ERP環境下財務模塊與資金流、信息流緊密相連,從而有效控制了資金流的運動方向,提升資金流內部控制的效果和質量。然而ERP環境下資金流內部控制同樣存在一些問題,面臨一些風險,如果不加以認識和解決,就無法揚長避短,充分發揮ERP系統的功能,資金流控制效果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開展研究,并提出有針對的建議和策略。
信息技術 ERP 資金流 內部控制
(一)資金流內部控制的全面性。ERP是一個服務于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資源計劃系統,作為一個信息技術支撐的財務管理系統,可以實現企業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相互融合,并且達到信息共享的目標。ERP不但可以為企業的決策與計劃提供財務信息服務,更可以通過全面的功能,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效率。
ERP作為一個信息集成化系統,將企業組織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到一起,實現了對企業各個業務流程全方位的控制。 ERP系統包含了多個模塊,不同的模塊之間互相連接,并且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各個價值的供應鏈上信息高度共享和集成,從而使ERP系統為企業的運行與管理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ERP不僅僅能夠通過數據之間的交換來反映資金流內部控制的情況和信息,更融合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以及財務會計的管理思想,從而以多角度、全方位對資金流進行控制。
(二)資金流信息的共享性和實時性。ERP系統與傳統的資金流內部控制的不同在于,他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對于資金流業務流程信息的獲取方式,并極大地拓展了在資金流信息獲取上的廣度和深度。通過ERP的財務管理系統,實現了對資金流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內部控制。將資金流涉及到的各個交易流程納入到會計管理的循環系統當中,從而使資金流的信息可以彼此之間以及與外部發生聯系,將有關資金流的信息滲透到各個業務管理部門當中,實現了對資金流良好的內部控制。
(三)ERP是資金管理與控制的平臺與基礎。ERP系統為企業對于資金流的集中管理控制提供了一個基礎和平臺。資金流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是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提升核心競爭力,獲得規模效益的關鍵。資金流的集中控制是資金流內部控制的一個主要模式,通過資金流的集中控制可以提升資金流的運行效率,減少管理與控制成本。對于一些內部控制制度相對完善的企業來說,進行資金結算和內部控制,都需要進行資金賬戶、核算、調撥、跟蹤、監控,因此一般都會設立結算中心、內部銀行、財務公司等。通過ERP系統的財務管理模塊可以實現對資金各個交易流程的控制,達到對資金流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監督與控制。
由于ERP環境下資金流內部控制的工作大大簡化,幾乎所有工作都由系統自身來完成,因此對ERP系統自身運行的效率提出更高挑戰,同時由于系統自身統一的執行標準和命令,可能導致由于無法實現互相牽制,而削弱資金流內部控制的效果。
(一)業務流程改變帶來操作風險。資金流的內部控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業務流程必須執行到位合理。ERP系統下的財務管理模塊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高,操作起來雖然看似容易,但是如果財會人員不能適應這種模式的話,仍然會有一些不確定的風險存在。同時財務模塊由于是以信息技術為平臺的,其要求的業務人員的數量會大大減少,在資金流的內部控制中,人員數量的減少,可能意味著有人身兼數職,從而導致一些人可能由于各種動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舞弊等,從而帶來控制風險。另外ERP環境下的資金流內部控制是嚴格按照各個流程進行操作的,缺乏彈性,無法變通。因此一旦中間涉及的任何資金流的信息有錯誤,必然會影響到系統中后面的數據信息,從而影響整體的控制效率和質量。
(二)網絡的大量應用帶來資金流內部控制的技術性風險。在ERP環境中,各項業務逐漸都集成系統當中,這對于資金流內部控制來說可以提升其控制的效率,但是由于大量應用網絡,其會帶來一定的技術風險。ERP財務模塊通過網絡將企業各個部門、單位聯系起來,但是網絡環境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等特點,一些關于資金流的信息從技術上來說是都可以訪問到和可以獲取的。一旦這些信息被外界的非法分子獲得或者病毒侵擾,將給整個財務模塊的數據造成毀滅性打擊,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從而嚴重影響資金流內部控制的效果和質量。
(三)內部控制要素內容的變化帶來的隱性風險
1.環境變化。ERP的實施對于企業的組織結構體系產生重要影響,組織結構的扁平化以及信息的共享使得企業的內部控制層次減少,各個層次的控制責任更加重大。對于控制效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從某種程度來說,ERP環境下的資金流內部控制由于信息的快速流動而使效率有所提高,但由于這種大多信息處于共享的狀態,也比較容易被企業內外部人員獲得,從而帶來一定的風險。
2.風險評價變化。ERP的實施給資金流內部控制風險評價帶來一些新的方法和理念,并且增強了企業風險分析和評價的能力。ERP財務模塊不但可以對資金流的風險進行監督與跟蹤,而且還能對一些可能發生的風險加以處理。但是ERP也帶來一些新的風險,例如關于資金的使用信息都在計算機系統內,計算機系統操作的復雜性,以及電子數據容易被改寫或者刪除的特點,導致一旦這些信息被人利用,無疑會增加資金流的數據安全風險。
3.信息與溝通方式變化。在ERP環境下,網絡連接企業各職能部門,實現了各種業務流程的一體化處理,信息需求者可以實時獲取各種信息。相對開放的信息系統也為內部員工和管理者提供了開放的溝通管道,有利于資金流內部控制信息交流與溝通活動的進行,同時可以使組織內的員工清楚地了解與認識到資金流內部控制體系各自的職責和任務要求。并且管理者也可以動態地掌握關于資金流內部控制相關制度安排實施與執行的情況,但是ERP相對開放的環境仍然可能無法避免一些非法的入侵和干擾,ERP系統也存在著遭受非法訪問甚至破壞的可能性,這使信息的真實性很難得到保證,那么內部關于資金流相關信息的交流的效率和質量將受到一些影響,從而影響控制效果。
(一)積極整合會計信息系統與ERP系統。ERP系統與企業的財務軟件系統具有一定的區別和聯系。目前很多企業在會計信息的處理和生成過程中,仍然沒有解決ERP系統與會計信息系統的融合問題。財務軟件信息系統與ERP系統之間存在數據和信息接口不一致的問題,而且相比財務軟件,ERP系統的應用相對復雜,操作起來更難。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會計信息系統與ERP系統之間的數據銜接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但是二者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擴大的同時,仍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為了更好地對企業資金流實施內部控制,就必須在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上,使財務軟件最終成為ERP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實現會計信息管理系統與ERP系統之間的融合,以便于對資金流進行更好地控制。
(二)對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進行重組以適應信息技術環境。目前很多企業的資金流的管理仍然局限于傳統會計方法與程序當中,即使實施了ERP系統的管理,依然在資金的控制與預算上沒有體現出事前分析評價、事中跟蹤檢測、時后監督與反饋的原則。因此并沒有將信息技術真正轉化為生產力,也無法滿足對于資金流內部控制的現實需要。
實施ERP系統之后,對于資金流的控制更多注重的是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統一運用,來建立一個全面的一體化的資金流信息生成與處理的流程。該流程不同于以往的對于資金流控制的流程,而是全新的帶有顛覆性質的控制流程。這種流程通常是以事件作為業務重組的基礎,當一個涉及到資金流交易的事件發生時,各業務子系統之間按照一定的規則生成會計憑證,并會將這些結果自動存放到信息數據庫當中,企業各部門業務人員都可以通過報告工具自動輸出所需的結果,如財會人員驅動報告工具,按照管理需要或財會語言自動輸出所需的信息。這種關于資金流控制的流程,可以使各項業務交易當中涉及到的關于資金流的信息和數據放在同一個數據庫當中,以便于各個部門共同使用,同時還可以實現及時、動態的使用和參考,以有利于決策和管理。
(三)以網絡技術為平臺構建資金流內部控制系統。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資金流的內部控制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同時也給資金流的內部控制帶來一些問題和挑戰。網絡信息技術使關于資金流內部控制的處理方式、信息的搜集和處理以及共享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資金流內部控制,在制度的執行以及現實的操作中,由于受到人力成本與技術成本的制約,往往效率比較低下。并且往往由于時間上、空間上的錯位,造成資金流控制效果難以得到質的提升。
網絡信息技術使關于資金流的信息處理融入到了網絡信息平臺之中,使資金流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率和監督控制常態化與動態化。并且將資金流內部控制嵌入到了企業每個部門和單位,拓展到了企業的每個角落。以網絡技術為平臺,不但可以構建關于資金流內部控制的信息處理方式,也可以對傳統的資金流的管理與控制模式進行革新。目前很多企業都在嘗試進行資金管理模式的創新,從根本來說資金管理模式的創新也是資金流內部控制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ERP系統可以優化資金管理與控制的模式,提升管理與控制效果。
1.羅鴻.2005.ERP原理·設計·實施。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王躍堂、孫錚、陳世敏.2007.會計改革與會計信息質量會計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會計研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