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財政局
一是領導到位。財政局黨組高度重視財政內部控制與監督工作,成立了局長親自掛帥的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推進部署會議,為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掌舵、撐腰”,督促各業務管理機構嚴格落實主要領導負責制,將內部控制與監督工作擺上議事日程,納入制度設計和程序安排,統籌考慮,積極推進。二是責任到位。圍繞財政業務管理工作各領域、各環節,把內部控制與監督職責分工,細化落實到各業務管理機構與專職監督機構的具體崗位,明確各崗位人員的監督內容、操作程序和工作標準。各業務管理機構人員結合履行財政、財務、會計等管理職責,加強制度約束,對分管預算單位或工作對象的每一筆預算資金均開展事前審核、實時監控、跟蹤問效等日常動態監督。專職監督機構在做好專項監督工作的同時,對各業務管理機構履行財政資金分配管理職責進行再監督。三是服務到位。專職監督機構人員經常深入各業務科室,指導填制反映預算單位人員、資產、收入、支出、專項資金等內容的統計臺賬和日常監督報告,解答預算編制審核、預算執行監控、決算編報審查等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幫助業務管理機構人員查找管理薄弱環節和風險防控關鍵點,共同促進財政部門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是完善辦事公開制度。制定了《預算審批程序》、《財政監督檢查程序》和《財政監督機構實施內部監督重點檢查程序流程》等10多項辦事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增加工作透明度,進一步規范財政內部監督管理行為,保證內部控制與監督工作機制有效運行。二是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制定實行了《內部監督檢查辦法》、《市級財政資金專戶管理制度》、《國庫資金對賬管理制度》、《大額資金管理辦法》、《支付中心授權批準制度》、《所屬公司管理制度》、《所屬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以及部門預算、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國庫集中支付等以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財政管理制度,全面規范財政行為,有效促進了財政各項工作高效開展。三是完善監督考核制度。以《伊春市財政同步監督工作考核辦法(試行)》和《伊春市財政同步監督工作問責辦法(試行)》為依據,積極落實各職能科室“一崗雙責”制,將各科室內部控制與監督工作開展的質量、效果列入目標責任制考核,作為年度評優和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參考依據。2011年,對開展內部監督工作成效突出的8個科室予以通報表彰,對3名優秀干部予以提拔重用,進一步激發了各科室人員做好內部控制與監督工作的積極性。
一是突出制度約束。通過舉辦監督業務培訓班、廉政教育培訓班、崗位練兵、業務考試、外請教授進行財會法律法規輔導、通報內部監督情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的自我監督意識。各業務科室在組織收入、項目審批、資金分配等日常管理工作中,自覺執行預算收支管理、專項資金審批、信息公開、規范權力運行、AB角、重大事項集體討論制度和大額度資金使用報告制度等,實現自我發現問題,自我整改糾正,自我規范管理,制度約束力明顯增強。二是突出預算監管。各業務科室按照監督與管理同步,監督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編報同步,監督與資金流向、流程和使用結果同步的要求,嚴格審核部門預算,著力做好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對比分析,按季度分析比較支出的合規性、有效性,實時掌握支出動態,不斷提高部門預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2011年,行政政法科結合對比部門預算,糾正不合理預算資金910萬元;教科文科通過實行專項資金季報制度、回訪制度,跟蹤問效制度,收回涉及幼兒學校違規省級獎補資金21萬元;經濟建設科通過跟蹤回訪,審減資金17900萬元。三是突出重點檢查。專職監督機構把各業務科室制定政策的科學性、執行政策的規范性、內部管理的完善性等作為內部監督的重點,每年按30%比例對業務科室及局屬單位開展內部監督檢查。2011年檢查7個科室,查出違規審批資金9筆,涉及金額334.32萬元,發現內部管理不規范問題17項,提出合理化建議22條,并進行了跟蹤整改。對9個單位管理費用和利潤計劃開展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對1名公司經理越權審批行為,給予糾正處理和行政問責。組織開展了全市財政專戶清理,撤并財政專戶13個,保障了財政資金安全運行。四是突出基礎管理。把經常性開展財務會計“賽賬”活動作為增強會計人員素質,加強財政基礎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每年對局機關各業務科室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內控制度等內容開展逐項檢查、綜合評比,切實提高了各級財政財務干部科學理財、依法理財、為民理財的自覺性和能動性,增強了服務經濟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