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財政局
黑河市財政局充分發揮日常監督在財政同步監督整體工作中經常性的特點、舉足輕重的作用,以日常監督為基礎,以明晰職責為切入點,打造了開展日常監督的良好環境。一是明確領導層面責任。成立財政同步監督工作領導小組,局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總攬全局,親自部署,解決難題。主管財政監督工作和分管業務機構的局領導積極謀劃和組織協調日常監督具體工作,把日常監督工作融入業務工作之中,促進工作開展。二是明確監督機構責任。監督檢查局負責日常組織協調,發揮承上啟下和參謀助手作用,積極深入各業務機構對其履行日常監督職責情況進行再監督。三是明確業務機構責任。發揮業務機構作為日常監督的主體和主力,全局22個業務機構都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日常監督規章制度,明確了重點內容、工作流程、方式方法和基本要求。通過明確職責,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主管領導具體抓、分管業務領導靠前抓,監督檢查局組織協調、業務機構具體落實,齊抓共管、共同履責的日常監督態勢。
一是建立臺賬。以業務機構為單位,全面建立分管預算單位資金、資產、財務管理等基礎數據臺賬,及時監督、掌握和記錄分管預算單位的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編報,以及預算單位人員、收入、支出、專項指標追加、資產變動等基本情況,實現對分管預算單位全部資金的全過程監督。二是構建網絡。建立三級聯絡員制度。在監督檢查局確定3名工作人員擔任業務機構日常監督聯絡員,適時走訪督導,及時解答、處理日常監督難點問題,督促落實處理處罰決定。各業務機構確定1名工作人員為聯絡員,負責本機構的日常監督計劃、總結、溝通協調、信息反饋等日常工作。在預算單位確定1名財務人員為日常監督聯絡員,負責與財政局相關業務機構溝通聯系、反饋情況、配合工作。從而形成了監督檢查局:業務機構:分管預算單位三位一體的輻射狀日常監督網絡系統。三是建設隊伍。不僅組織監督檢查干部學習同步監督理論和業務知識,而且動員其他財政干部和預算單位財務人員參加學習同步監督理論和業務知識,不斷增強日常監督工作能力。
在開展日常監督工作中,該局堅持“三個強化”。一是強化預算單位日常監管。組織各業務機構把日常監督融入財政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對全市173個預算單位進行日常監督。在預算編制上,重點了解預算單位基本情況,掌握預算單位收入構成,鑒別預算單位編制支出預算的真實可靠性,判斷政府采購預算的實際需要。在預算執行上,重點監督預算單位收入預算的完整性,非稅收入收繳與票據使用繳銷的合法合規性,年度各項預算收入支出及調整的合理與手續完備性。在國庫集中支付管理上,重點監督預算單位開設與變更各類銀行賬戶,應撤未撤賬戶或私立賬戶設立“小金庫”問題。在政府采購管理上,重點監督預算單位按批復的政府采購預算進行采購,按規定履行政府集中采購程序情況。在資產管理上,重點監督資產實物、臺賬與會計賬簿是否相符,資產購置、轉讓、變賣、出租、出借、報廢的審批手續履行情況。在決算編報上,重點監督決算編報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2011年,對預算單位報送的部門預算進行日常監督審核,審減額816萬元,審減率13.5%。針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和管理漏洞,修訂和完善了《黑河市市直部門預算編制方案》、《黑河市糾正處理公務用車實施意見》、《黑河市市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資金支付管理辦法》、《黑河市財政局關于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的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賬戶內部管理規程》等措施辦法,有效提升了日常監督水平。二是加強對專項資金的日常監督。去年以來,評審中心對項目單位報送的176個項目資金的真實性、可行性進行審核,審減額6459萬元,審減率8%。采取各業務機構和監督檢查局聯合檢查的方式,深入預算單位及時跟蹤檢查預算單位資金的到位和使用等情況,查出27個單位存在應履行政府采購程序而未履行、固定資產未入賬、虛列支出等問題,涉及違紀資金資產60萬元,依法下達處理處罰決定27份,收繳入庫4.8萬元,調賬處理55.2萬元,提出整改意見58條。三是加強日常監督檢查考核。重點檢查年度工作要點中對于日常監督的計劃安排情況,召開會議研究日常監督工作情況、日常監督臺賬管理情況、開展檢查情況,填寫工作底稿、監督檢查報告、檢查工作日記情況。對各業務機構的預算編制、追加指標、資金審批、核減款項、決算編報等日常監督管理情況進行評價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以書面形式報送同步監督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