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龍/財政部駐廣東專員辦監察專員
當前,受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減弱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經濟結構調整任務艱巨,財政收支矛盾將更加突出,財政監督要更加積極為“穩中求進”大局服務、助力。一方面,在經濟下行趨勢未得到有效扭轉的形勢下,如何發揮財政監督的服務和保障作用,為推進經濟中心工作貢獻力量;另一方面,經濟形勢越嚴峻,越要重視民生,如何更好地加強民生資金監督,維護和落實好民生政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這既是當前財政監督面臨的兩大主題,也是財政監督應重點給力的兩大特殊使命。
從國內看,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8.1%,增速環比回落0.8個百分點,延續了2011年連續四個季度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從國外看,歐債危機存在進一步惡化的風險,美國經濟復蘇的基礎尚不牢靠,歐美市場需求疲軟對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影響較大。經濟波動使財政收入受到較大沖擊。數據顯示,廣東省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今年1—5月,廣東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428億元,同比增長7.45%,增速比上年同期減少16.8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完成1987.53億元,同比僅增長2.28%,增速比上年同期減少20.1個百分點。結合宏觀經濟形勢,財政監督要將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要加強對中央財政收入的動態監測分析,監督提高稅收征管質量,確保應收盡收;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國家有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結構性減免稅政策的落實,努力服務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近年來,國家為解決實體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出臺了多項財政和金融政策,以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領域,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專員辦應切實加強監督監控,確保政策落實到位、發揮實效。對此,廣東專員辦要在總結以往做法基礎上,繼續重視和找準切入點,拓寬思路,加大力度,促使政策落到實處、惠及企業。一是提高國庫集中支付審核和一般增值稅退稅審批效率,主動服務,及時辦結,讓財政資金第一時間輸血實體企業。二是認真開展涉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財政專項資金審核,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如加快基本建設項目貸款貼息資金、可再生能源建筑項目應用示范補助資金的審核。三是加強重點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監督。如召開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工作座談會,布置全省企業自查整改,有效督促相關企業管好、用好節能減排財政專項資金。
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廣東專員辦堅持檢查與服務并重、規范與促進共舉的方針,調整和突出財政專項檢查工作重點。一是著力促進中小企業幫扶政策落實,在今年稅收征管質量檢查中,特別關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執行情況,如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政策等,及時反映政策實施效果和問題建議。二是著力加強節能減排資金監管,將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作為2012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檢查的重點,確保專項資金真正用在節能減排工作上,發揮出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是著力調研銀行信貸政策與國家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產業政策結合情況,在今年金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和金融“三項業務”檢查中,重點關注是否落實提高小微企業信貸上限、降低信貸門檻,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規定。
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自2011年以來,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包括大幅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擴大扶持中小企業財政資金規模、清理取消各種不合規收費等等。專員辦應切實加強監督,促進相關財稅政策落實,推動中小企業借政策之力走出困境。主要包括對相關結構性減稅政策落實的監督、扶持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的監督、清理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的監督,以及開展有關中小企業財稅政策執行情況調研等。去年下半年,廣東專員辦深入開展了珠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調研,了解中央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一系列財稅政策執行效果和存在問題,傾聽企業反映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境難題和需求期望,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得到了相關企業的贊揚及地方政府、財政部的肯定。今年以來,結合稅收征管質量檢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等工作開展調查,重點關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的落實,深入了解有關政策的實際執行效果、存在問題,提出進一步完善政策的建議。圍繞中小企業減負,開展了“當前社會集中反映的商業銀行收費情況”調研,先后聽取了來自監管部門、銀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代表的意見建議,調查了解到當前商業銀行收費情況和存在的服務收費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推進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規范不合理收費、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服務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議。
為應對實體經濟波動對財政收入的不利影響,廣東專員辦著力深化中央稅收收入動態監管機制,不斷提高稅收監管質量和水平。一是建立收入動態分析制度,強化“三個動態監測分析”。即對重點稅源戶的動態監測分析、走訪和巡訪,對重點稅種的動態監測分析,對重點政策執行情況的動態監測分析,及時掌握中央稅收收入變化趨勢和原因。二是完善稅收收入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與稅收、國庫、海關等收入征管部門的日常溝通聯系。會上通報稅收監管發現的問題,督促有關部門落實處理決定并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自查,同時共同分析當前收入征管中面臨的困難、原因,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三是以稅收征管質量巡查為抓手,把握微觀實際。每年選擇一定數量地市進行巡查,通過“短平快”的檢查方式,了解各地區稅收征管基本情況,發現稅收征管的難點和普遍性問題。
越是經濟發展困難的時候,越是要關注民生。近年來,中央財政投入大幅向民生領域傾斜,財政監督要同步將“保民生”作為核心任務,確保民生資金使用的安全、規范、有效。去年以來,廣東專員辦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即“走基層、看專項、抓執行、重調研”。
只有深入基層,重心下移,撲下身子,才能了解實情,體察民情,才能讓中央政策及時“接上地氣”。近年來,廣東專員辦力促干部下基層、業務上水平,不斷強化密切聯系群眾的意識,在各項工作中真誠傾聽群眾心聲,深入了解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效果。同時,注意收集、整理和分析網絡輿情,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民生熱點、焦點問題,進行深入的實地詢問、訪查。今年以來,探索新的監管方式,積極試行開展中央財政政策“進村入戶、進區入舍”巡訪工作,重點對教育、涉農、社保等民生資金的使用管理和政策執行情況進行調查和檢查。巡訪人員通過與基層政府、農民群眾的深入接觸和面對面交流,了解真實情況,反映群眾心聲,查處違法違規,促進政策落實,取得良好成效。
一方面,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三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民生專項資金作為監管重點,加強中央財政專項支出資金的監督檢查。按照財政部工作部署,今年重點對財政支農政策培訓補助資金、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化債考核驗收及“一事一議”專項資金等進行專項檢查。另一方面,強化服務,加快辦理民生專項資金審核事項。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建立了“綠色通道,快速辦理”的審核審批機制,及時辦理,認真做好各類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的審核監管工作,包括中央廉租住房保障專項補助資金、中央補助城市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等。
加強民生政策落實和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提高預算執行進度、質量,確保政策落實,發揮實效。堅持“三抓三看”,即抓“專項”監督看項目執行情況,抓“補貼”監督看農戶到位情況,抓資金管理看基層財政所落實情況,要求干部在監督檢查工作中重心下移,深入基層,掌握實情,確保“三個”到位(即項目到位、資金到位、監督到位),大力推進預算執行進度。如去年對廣東省中央政府公共投資預算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中,發現預算分解下達不夠及時、年度預算執行率較低、地方配套資金不落實、虛報重報套取中央財政資金、擠占專項資金等問題,受到了廣東省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專門召開了全省公共投資預算執行監管工作會議,部署全面自查自糾,取得了良好效果。
發揮貼近一線、就地監管的優勢,深入開展涉及“三農”及民生狀況的調查研究,真實反映基層群眾的心聲,提出堵塞漏洞、完善政策、擴大成效的意見建議,力求使中央財稅政策與地方民情民意相對接,積極服務財政部黨組決策部署。今年以來,廣東專員辦結合會計信息質量查前調查情況,開展了廣東省保障性住房的調查,深入了解保障房建設進度、土地出讓、建設資金、稅收、管理等方面情況,為促進保障房政策落實建言獻策。結合中央財政政策巡訪、專項檢查和日常審核工作,對國家教育、涉農、社保等補貼補助類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和存在問題進行調研,提出相應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