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森
一是檢查效果。財政監督的檢查效果,是對財政部門監督水平的檢驗;財政監督良好的檢查效果,有利于規范會計行為,有利于人大批準的收支預算執行,有利于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
二是社會效果。財政監督的社會效果,直接體現了維護財經秩序的本質、依法理財的行為在社會公眾中產生的影響,保證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安全、有效,從而得到社會的認可。
三是法規效果。財政監督的法規效果,體現在執行財政法律法規的公正性所產生的結果;良好的法規效果有利于維護財政法律法規的統一性和嚴肅性,使財政各項管理規定能夠得到有效執行。
一是促進依法監督的綜合體現。檢查效果是手段,社會效果是目的,法規效果是保證;檢查效果如果離開了社會效果和法規效果,就失去了意義;檢查效果和社會效果如果離開了法規效果,就失去了基礎。
二是檢查工作的進一步深化。財政監督工作中,應以嚴肅財經紀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把財政監督工作當成政府全局工作來抓,正確處理好財政監督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建立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緊密銜接、互相制衡的財政監督運行體系。
三是檢查工作向縱深發展的轉變。財政監督要以社會建設、財政建設和制度建設作為工作任務,圍繞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對惠農惠民資金進行專項檢查;圍繞推進源頭治理改革,對財政票據使用、政府采購招投標、“小金庫”等進行專項治理;圍繞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強收支兩條線、國有資產的管理,為財政監督工作向縱深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是對財政監督工作理念的拓展。財政監督檢查處理的最終效果如何,就是要用是否達到三個效果統一這個標準來衡量;要看財政監督水平,檢查報告是不是真正體現被查單位的財務狀況,取得良好的檢查效果;要看各界人士的反映,財政監督檢查處理是不是根據存在的問題做出決定,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要看有沒有嚴格按照財政檢查辦法和財政法律法規辦事,以取得良好的法規效果。
五是檢查工作質量的提升。財政監督檢查是一項涉及面廣、專業性強的工作,既要嚴肅財經紀律,又要注重與被檢查單位的配合,使財政監督檢查的結果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檢查出的問題有理有據,檢查結論內容完整,適用法律定性準確,執法程序規范。
一是把服務中心工作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結合起來。當前要認真做好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落實和資金監管工作,加強對項目建設單位資金運行全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監督,采取日常監督管理與專項監督檢查相結合的財政監督工作方法,結合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完善財政監督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把發揮財政監督職能作用與其他監督作用結合起來。財政監督要建立和完善協調機制,加強與審計監督、社會監督、內部監督的相互配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圍繞監督檢查的不同特點和監督對象,保證監督檢查嚴格依法進行,使各項政策、制度在運用上保持一致,不斷提高財政監督的質量和效率。
三是把建立健全教育監督制度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結合起來。財政監督檢查既是履行財政職能,又是促進財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要認真做好部門預算編制、國庫集中支付、收支兩條線、政府采購四項改革,加強源頭管理,促進財政改革與發展。
四是把規避財政監督風險與加強財政監督隊伍建設結合起來。財政監督風險主要來自對被檢查單位存在的問題檢查不出來,被動地承認其合理性;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定性不準確或缺乏法律依據,引起被檢查單位的逆反心理;對問題的處理不恰當,使被查單位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所以,規避財政監督風險對保護財政部門與檢查人員尤為重要,要不斷完善業務機制,強化審理環節等有效的工作辦法;深入開展穩定經濟增長等各項政策出臺后給財政監督檢查提出的新領域、新情況和新問題的前瞻性思考,加強對會計、財政、稅務等方面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依據的學習,及時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脈絡和變化趨勢,提高財政監督水平,嚴格按照財政檢查程序進行,認真做好工作底稿、詢問筆錄等基礎材料,保留好檢查證據,同時財政監督檢查人員要謹言慎行,廉潔自律,為樹立財政監督隊伍的良好形象,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