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銳
強化銀行賬戶管理是現代國庫制度的關鍵環節,嚴格控制并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銀行賬戶,有利于加強預算管理、推進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強化資金監管、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運行。多年來,寧夏財政廳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和財政部關于加強銀行賬戶管理的要求,多次對區本級預算單位和廳業務處室管理的銀行賬戶進行清理、歸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銀行賬戶管理機制。
為規范和加強區本級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的管理,寧夏財政廳先后制定了 《寧夏回族自治區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暫行辦法》(寧財(庫)發【2003】 878號)、《寧夏回族自治區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的補充通知(寧財(庫)發【2004】179號)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補充規定》的通知(寧財(庫)發【2006】1382號)等銀行賬戶管理文件,對區本級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的開立、變更、撤銷和備案等事項作出了明確、嚴格的要求:凡未經財政部門同意,各單位一律不得隨意開立、變更或撤銷銀行結算賬戶。在日常銀行賬戶管理工作中,通過國庫管理系統和總會計賬務系統,把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撥款銀行賬戶全部錄入到該系統進行管理監督,將財政資金撥付到經過財政部門審批和備案的賬戶中,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運行。
寧夏財政廳對區本級行政事業單位上報的銀行賬戶 (含大額定期銀行存單)認真核實和重點檢查,對預算單位違規開立的銀行賬戶進行清理整頓; 要求預算單位新開設或保留原銀行賬戶,必須符合文件規定的要求,并按照區本級銀行賬戶管理的相關要求,按程序辦理批復和備案手續,有效地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為全面了解和及時掌握預算單位銀行賬戶開立情況,寧夏財政廳從2010年開始在部門決算任務中,添加了2 張預算單位銀行賬戶信息表,要求全區所有預算單位在上報部門決算的同時,一并上報本部門銀行賬戶開立信息,將這些資料與銀行賬戶財政批復表比對分析,為今后將要開展的銀行賬戶年檢工作打好基礎。
為規范和加強自治區本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的管理,強化監督,寧夏財政廳2011年草擬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本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年檢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對自治區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的程序、內容作了明確要求。由區財政廳對自治區級一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每兩年年檢一次,其所屬基層預算單位年檢工作由主管部門負責實施,自治區財政廳備案后抽查核實。對逾期未履行年檢手續,或不按照年檢要求規范管理和使用銀行賬戶的部門,自治區財政廳將暫停對其撥付資金,或會同人民銀行停止該單位銀行賬戶的使用,并依法給予相關單位處罰和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嚴格按照財政專戶管理制度的要求,積極推進財政專戶歸口管理。我廳加大清理整頓財政專戶力度,規范財政資金審批,有效地提高了財政專戶資金管理的規范性和安全性。2011年,按照財政部《關于清理整頓地方財政專戶的通知》(財庫 【2011】1號)有關精神,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我區財政專戶的管理,堵塞財政專戶資金安全管理漏洞,寧夏財政廳上半年要求全區各級財政部門對所管理的財政專戶進行了全面清理整頓,按照財政部文件精神,全區各級財政部門對照文件要求進行了認真的清理整頓。通過自查,對不符合文件要求、開立后一年內未發生資金往來業務以及同類或相似性質等的財政專戶進行了撤并,共撤并專戶132 個,其中自治區本級撤并專戶4 個,市、縣(區)共撤并專戶128 個。撤并后全區各級財政部門共保留財政專戶690 個,其中區本級47個,市級189 個,縣級416 個,鄉鎮38個。
保留的690 個財政專戶按管理部門劃分,歸口財政國庫部門管理的專戶共計290 個,其中區本級國庫部門管理18 個,市縣級國庫部門管理272個。按文件依據劃分,依據國務院文件開立的財政專戶25 個、依據財政部文件開立的財政專戶185 個、依據省級人民政府文件開立的財政專戶118個、依據省級財政部門文件開立的財政專戶209 個,除此之外開立的財政專戶153 個。
個別預算單位出于自身利益,違反區本級銀行賬戶管理制度,不經財政部門同意,多頭開立 “一般存款賬戶”。由于開立“一般存款賬戶”不需要人民銀行頒發開戶許可證,只要單位和銀行簽訂開戶協議即可辦理開戶手續,個別預算單位利用這一條件,避開財政部門的監管,擅自開立此類賬戶,這是目前銀行賬戶管理中存在的最為普遍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預算單位有意逃避財政部門監督;二是銀行拉攏客戶穩定存款。由于金融機構間競爭激烈, 各商業銀行將存款作為衡量自身業績的重要指標。個別金融機構為了多爭取銀行存款,給存款人違規開設、使用賬戶提供便利。
個別預算單位開立的專項資金賬戶,在項目完工后,不按規定撤銷,形成“睡眠戶”。而很多銀行也希望留住客戶,允許“睡眠戶”存在,造成一些預算單位銀行賬戶長期閑置。
按照財政廳2011年的工作安排,寧夏財政廳國庫處計劃在2011年年底前下發 《寧夏回族自治區本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年檢管理暫行辦法》,將年檢工作制度化,定期對預算單位銀行賬戶信息進行檢查核實,糾正預算單位的違規行為,維護國家有關法規、制度的嚴肅性。
全面擴大改革的資金支付范圍和預算級次,盡可能擴大直接支付范圍,減少授權支付內容。繼續加強對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的審批管理,嚴格控制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設置,能取消的取消、能歸并的歸并,充分發揮財政國庫動態監控系統的作用,盡快將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納入動態監控管理范圍,實現對實有資金賬戶流入、流出的每一筆資金進行實時監控。
按照財政專戶管理的 “三統一”,即統一調度、統一收付、統一核算的要求,財政專戶必須全部實現歸口國庫部門管理,明確相關業務管理機構的職責分工,逐步實現分配、監督與核算相分離。資金分配、監督、債權債務處置由業務處負責管理,專戶開設、資金撥付、會計核算由國庫部門管理。進一步嚴格執行財政專戶的開立、變更和撤銷等審批管理程序,對沒有國務院、財政部、省級人民政府和省級財政部門四類有效文件依據開設的專戶一律予以撤銷,對同類性質多頭開設的專戶予以歸并,對一年內沒有業務往來的財政專戶予以撤并。逐步完善檔案資料保管和定期檢查報告等制度,建立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和財政專戶管理的長效機制。
實現財政、審計、紀檢監察、人民銀行等管理和執法部門對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監督管理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