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張文軍
(長春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小學數學競賽輔導綜合訓練教程》探析
張 丹,張文軍
(長春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小學數學競賽輔導綜合訓練教程》是為了滿足我院特色課程的開設需要而編寫的教材。本文通過對該教材編寫目的、思路和特色的闡述,并結合教改給出了進一步的修訂設想。
特色課程;職前職后教育;教學做合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數學教學大力倡導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這使得各級各類數學知識競賽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小教數學師范生作為未來的小學教師,應當全面掌握小學數學競賽的知識,并具備輔導小學生參加數學知識競賽的能力,這樣才能全面適應小學教育教學工作。
為實現我院“培養面向新世紀小學教育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小學教師”的辦學目標,突出一專多能的辦學特色,根據新課程理念下小學師資的發展要求,結合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以及師范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結構特點,從2009年開始我們開發了《小學數學競賽輔導綜合訓練教程》課程。經過編寫組成員多次研討,我們設計了一套符合職前及職后初等教育教師需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特色教材。學生通過一學年的學習,能夠掌握一定數學競賽知識,初步具備小學數學知識競賽指導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夠把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到基礎學科教學中。2011年教材經過兩次修訂,使小學數學競賽輔導與訓練課程更加完善合理,更具有時效性和可操作性。
1.1 基礎性
類型全面難度適中。本課程是我們初等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數學方向學生的基礎專業課程之一。在內容選擇上,一方面它比較全面地涵蓋了數學競賽方面的大部分題型,不僅繼承了傳統的數學競賽的經典內容,也吸收和拓展了時代需要的新內容;一方面在數學解題和教學基本功訓練上又是最基礎和務實的,把學生的需要和發展作為最基本的目標。在內容結構的安排上,我們按照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發展規律以及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從簡單到復雜,從典型到一般,同時每小節的練習題是分層次、有梯度安排的,某些難題是為那些有余力向深學習的學生安排的,這樣便于學生從基礎學起,有利于學生把握整個數學競賽的脈絡,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競賽系統。
1.2 師范性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數學教育方向的師范生,結合學校的教學目標,考慮職業需求和將來就業的需要,我們力求培養一支相當數量的、通曉數學競賽的理論和歷史、有較強的解題能力和數學教學技藝的小學師資隊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教學指導和相應的知識基礎,因此,學生通過對每一部分內容的學習,不但學會了怎么學,而且明白了怎么講,嘗試了怎么教,充分地體現了師范院校的教學特點。
1.3 工具性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書中囊括了小學數學競賽中的大部分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定律等內容,對大部分的競賽應用題作了專題的學習和研究,比如分數應用題形式多樣、數據各異,這是競賽中比較難的內容,本書中將其作為重點,集中編排,分為簡單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工程問題、比和比例問題、折扣問題等等,有了這本書,就像擁有了一本數學競賽知識工具書和數學競賽教學參考書,隨時可以查找相關的競賽知識,能最大限度滿足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可供教師教育教學、小學生及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或者學習中查閱、參考,可長期收藏使用。
2.1 平時考核
(1)每章節課都要對理論內容進行小結,隨后通過學生實際講授作即時性驗收,把學生在實際輔導競賽時所遇到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及解決,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課后輔導,積累經驗。
(2)每學期學生以講課比賽的形式,對全班、全年級學生進行匯報,促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理論上的提高。
(3)組織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全國小學數學競賽教練員考試。
2.2 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以理論筆試的和講課口試的方式進行。根據本學期教學內容給出一定范圍,采用隨機抽簽的方式,即時講課給出口試成績。理論比賽要結合試卷的成績給出,占總成績的70%。
3.1 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在《教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既是教學的實踐者,同時又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師的課程知識得到積累,研發能力得到提高,教師的個性、特長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極大地促進了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
3.2 改變了學生學習的方式,提前進入職業訓練
校本課程《教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更廣的平臺,學生不但跟著學了,而且照著做了,更重要的是還體驗了從哪幾個方面去講好一堂課,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未來的職業充滿了信心和力量。通過對兩屆畢業生的回訪,學生和學校普遍反映,達到了預期的課程要求。
3.3 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傳統,打造了學校的品牌,為新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于校本課程是學校根據自己教學資源優勢、辦學宗旨、學生的專業需求自主開發出來的,滲透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更增添了濃郁而溫馨的文化氛圍,必將促使我校的課程改革再上新臺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學校的教學場所正在從課堂向實驗室、模擬實訓室以及實習學校轉移,為適應這種立體化教學發展要求,在教材建設中應加大現代教育技術與教改相結合的力度,將各種媒體介質和教材資源有機整合,形成立體化的教材,即包括影音教材、網絡課件、教學素材庫、電子教案、試題庫與考試系統、多媒體教學軟件和多能教學包,以及基于互聯教學網站等教學資源,實現教學信息化、網絡化。
On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ntest Tutor
ZHANG Dan,ZHANG Wen-jun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ntest Tutor is compiled for the characteristic course i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aim,think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eaching material,and put forward its revision assumption based on teaching reform.
characteristic course;pre-employment and Post-employmenttraining;integr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G623
A
1008-178X(2012)09-0158-02
2012-05-16
張 丹(1972-),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從事小學數學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