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玲
(中州大學廉政文化中心,河南鄭州 450044)
淺談如何提高教師素質
胡忠玲
(中州大學廉政文化中心,河南鄭州 450044)
教師的本職除了教書還有育人。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能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把知識傳遞給學生,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高尚的職業道德,這樣才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觀。
教師;素質;科研創新;職業道德
教師素質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特有的高貴品格和能力。教師素質不僅包含教師對知識的理解,還包括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實施素質教育意味著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和人才觀,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有高尚的職業情操和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同時,教師還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教師要關注最新的科研成果,積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尊重學生人格,懂得因材施教。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就要更新教育觀念。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不利于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教育內容死板,學生被動接受書本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出現厭學現象,嚴重束縛思考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這種問題不解決,素質教育就是一句空談。素質教育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開發學生的自覺思考能力,調動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該采取相應措施,適時引導學生突破傳統觀念,勇于實踐,勤于思考,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的潛力。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作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知識也越發顯得重要起來。教師必須在自己的整個知識框架內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改進教學方法,逐漸掌握新的教學理念,才能不斷滿足學生知識的追求。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文盲”不再是指不會識字、寫字的人,而是指不能利用計算機等高科技,不會捕捉信息,不懂外語的人。信息革命時期,每個人都面臨著“學習革命”的嚴峻挑戰。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具有深厚的學科知識、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現代化的科學教學方法以及良好的自身素質。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言行時刻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規范,教師在向學生傳達知識的同時也在傳達著自己的思想。新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教師不僅具有深厚的學識、高超的技能,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以及為教育事業奉獻的高貴品質。教師是一個高尚的職業,優秀的教師更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教師所具有的良好職業素質、高尚道德情操、深厚文化底蘊、堅定職業信念、正確價值觀念以及樂于奉獻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
教師特定的工作環境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教師的工作是通過聽、看、寫、講來完成的,因此良好的聽力、視力和聲音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條件。
除了身體健康,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個心理有問題的教師是不可能教出優秀的學生的。近幾年來出現的老師辱罵、體罰學生的報道屢見不鮮,這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深厚的專業知識是教師作為授業者的必備條件。教師要有足夠多的知識儲備,才能讓學生接收到一定的知識,沒有了這個條件,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另外,教師還需要有一套獨特的正規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汲取知識。這里所說的正規是指能按照國家對教育教學的要求,把自己的思想、個性融入到教學過程當中,使自己的教學過程從容不迫,使課堂煥發出藝術般的魅力,而不是教條式地向學生灌輸課本內容。
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和學生心靈交流的過程,課堂就是這種交流過程的最重要場所。教師要注重把握課堂教學過程。教師的水平不能代表其所教學生的水平高低,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水平,就要想辦法把自己的知識有效地傳輸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傳達自己思想的時候講究一定的方法。教法是聯系教師知識和學生頭腦的橋梁,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理解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教師來講,教法尤為重要。一堂課的好壞,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把課堂變得充滿活力,能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時刻謹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有的教師只是單純講解知識,忽略了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單向的課堂教學法只會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毫無生趣。因此,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適時地和學生進行互動,把學生真正帶入到課堂中。
很多教師把教學簡單地理解為傳授知識而忽略了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稱之為真正的人才。所以,除了傳業授道解惑,教師還應該注意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設,關心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很多人覺得現在的學生在家里都是“小皇上”、“小公主”,衣食無憂,不需要教師的關心,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生活的無憂不代表心理的健康,物質的豐富不代表精神的充實。教師在學生心靈方面的影響是無可替代的,與父母相比,他們表現出來的關懷更理性,也更樂于被學生接受。研究表明,得不到教師關懷的學生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現在的社會犯罪越來越低齡化,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學會尊重和理解他們,建立正確的師生觀,做一個令學生信服的教師。
總之,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新的形勢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新一代高素質人才,是時代賦予廣大教師的神圣職責。每一位教師都應站在時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保證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1]程景民.現代素質教育概論[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
[2]周宏教.育新概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3]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G451
A
1008-178X(2012) 05-0124-02
2012-02-09
胡忠玲(1972-),女,河南信陽人,中州大學廉政文化中心研究員,碩士,從事廉政文化建設及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