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賢,姜維公
(長春師范學院歷史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依托東北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歷史學特色專業建設
——長春師范學院歷史學國家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
張淑賢,姜維公
(長春師范學院歷史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長春師范學院歷史學院通過充分利用外部環境和內部教學資源條件使得歷史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原因在于:確立準確的定位,特色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靈魂,特色的定位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關鍵環節;以學科建設帶動特色專業建設,以地方特色課程建設為切入點;以實踐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滿足特色專業建設的最終目的——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歷史學;定位;學科建設;實踐教學改革
2007年,長春師范學院歷史學專業成為吉林省首批“高等學校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教育部第二批“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11年10月又順利通過省級、國家級特色專業復評。進行特色專業建設以來,該專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2010年,歷史學專業成為吉林省重點學科,并取得了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2012年1月,該專業的“專門史方向”取得了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因此,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為同類高校歷史學特色專業的建設和改革有所幫助。
特色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靈魂,特色的定位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關鍵環節。特色的定位必須要建立在對專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教學資源條件充分調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礎之上。
2007年,長師歷史學專業被確認為吉林省首批和教育部第二批“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之后,歷史學院領導、教師多次召開會議,研討長師歷史學特色專業的定位,并派專業教師對省內的部屬高校、特別是相同層次的省屬高校的相同專業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對校情和我院自身優勢和學科發展狀況的分析,大家認為,我院特色專業建設在特色選擇上,要和省內其他高校的相同專業的特色保持一定的差異性,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辦學優勢、區域優勢、學科優勢,找準特色專業建設的定位,把握外部機會,避開不利因素的影響。
歷史學院的歷史學專業一直是我校的重點專業,在長期的辦學中與吉林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這樣的國家級重點大學的歷史學專業保持著一定的差異性。如吉林大學的歷史學專業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目標;東北師范大學的歷史學專業以培養研究型人才和中等教育師資為己任。作為省屬地方師范院校,我們的歷史學專業是為培養基礎教育師資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師資服務。在專業建設方面,我院還充分利用學校的區域優勢,長期聘請吉林社會科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歷史學專業的建設。在圖書資料方面,我校通過加入吉林省圖書館聯盟,與吉林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的圖書館實現了資源共享,為教師的學術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2007年,歷史學專業的專門史成為吉林省重點學科、并取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此外,長春師范學院還有兩個吉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即2007年吉林省社科規劃辦批準成立的“東北民族與疆域”重點研究基地和2007年吉林省教育廳批準成立的“東北民族歷史與文化”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這些主客觀條件的具備為特色專業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基礎保證。
為此,歷史學院為特色專業建設的定位是“以東北民族與疆域”和“東北民族歷史與文化”兩個省級重點社科研究基地為依托、以省級重點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地方特色課程建設為切入點、以實踐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推動特色專業建設,力爭在師資隊伍、專業課程、實踐教學以及人才培養機制等多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適應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和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爭取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突出成績,使本專業成為在吉林省有重大影響、并在全國也有較大影響的特色專業。
明確特色專業定位之后,歷史學院加快了特色專業建設的步伐,并取得突出成績。2011年10月,該專業又順利通過省級、國家級特色專業復評。
長春師范學院的領導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一直很重視,而且在學科建設方面,不貪大求全,注意突出重點,彰顯特色。早在20世紀80年代,學校就將專門史列為歷史學專業的重點學科。我院的一些專業教師已經開始關注高句麗、渤海、中朝關系等問題。多年來,歷史學專業就以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作為主攻方向,廣泛收集東北民族與疆域相關資料,在文獻整理與研究中逐漸形成了“以史料為綱”、“交叉并用”的風格與特色。研究中側重史料來源分析,史料價值判定,從史源學角度微觀剖析,從學術研究源頭入手。同時注重多學科交叉,綜合運用考古學、社會學、宗教學等學科理論知識及研究方法,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全面透析現存史料及出土實物中的每一條信息。這種扎實、嚴謹的專研精神及其豐富的學術成果,獲得業內一致好評。2007年,專門史成為吉林省重點學科,并取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到2010年,歷史學專業又被批準為吉林省重點學科,并取得了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2012年1月,該專業的“專門史方向”取得了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的博士學位授予權。
可見,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已成為我校歷史學特色專業中的“拳頭”專業,其研究水平在國內已處于領先地位。因此,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帶動特色專業建設,成為了我院特色專業建設的一大亮點。
首先,學科建設為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優良的師資隊伍是特色專業建設的保障。由于歷史學專業既是重點學科,又是特色專業。所以學校在人才引進和配備上對我院大力傾斜。目前歷史學專業教師共有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13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市級師德標兵1人。教師隊伍力量雄厚,年齡結構合理,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較大的學術影響。
其次,學科建設為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文獻、文物資料。長春師范學院圖書館歷史學專業圖書資料豐富,其中東北民族與疆域相關圖書4萬余冊,朝鮮漢文古籍全國藏量第一。2003年,“中國東北邊疆歷史研究資料信息中心”建立后,編輯制作了“高句麗歷史研究論文數據庫”、“渤海國歷史研究論文數據庫”、“中朝韓關系史研究論文數據庫”、“中俄關系史研究論文數據庫”、“滿學研究論文數據庫”、“中國東北歷史民族研究論文數據庫”。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東北邊疆歷史研究資料信息中心”已成為國內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領域最完備的信息庫。此外,為扶植重點學科建設,學校還投入大量資金為本專業建立了歷史文物室、東北民族民俗陳列館,搜集了約20萬件歷史文物。為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大量直觀的教學內容。
第三,學科建設的最新研究成果為特色專業課程體系的建立提供了豐富的內容。長春師范學院在東北民族與疆域研究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礎,已經形成4個具有特色、穩定的研究方向,發表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水準的研究成果,5年來共出版相關著作28部,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57篇,完成各級各類研究項目45項。特色專業立項建設以來,為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我院首先以培育精品課程為核心,加強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的建設。目前已建成2門省級精品課——中國古代史、世界史,3門省級優秀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2部專業教材獲省級獎勵。其次,歷史學院還根據特色專業定位和學科研究特色,調整了09版人才培養方案,增設了“地方特色課程”,如“高句麗問題研究”、“渤海問題研究”、“中朝關系”、“中俄關系”、“滿語”、“滿族文化研究”、“薩滿文化研究”、“東北民族史”、“東北民族民俗研究”等選修課程,目前,我院通過“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地方特色課”、“實踐教學課”這四大課程模塊的建設,使本專業的課程體系進一步優化。
特色專業立項建設以來,我院以提高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為核心,以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為導向,以優化人才培養方向為引領,以實踐教學改革為突破口,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首先,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我院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一是修訂了09版人才培養方案,并專門設置了“實踐教學模塊”和“教師職業技能培訓模塊”,突出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二是優化了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教學環節,構建了包括專業理論課的實踐性教學、教育實習與見習、科研訓練、專業技能訓練、專業考察與社會實踐等五方面的實踐教學體系,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融為一體,強化對了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其次,加大了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課時比例,使特色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累計學分占總學分的20%。一是抓好《中學歷史教學法》課程建設,增加其微格教學的比例,使教法課程實踐教學的比例不少于50%。二是規定在專業基礎、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中,均要有4-6節的實踐性課時,即以專業理論分析的實際運用能力訓練為基點的實踐教學,構筑專業課程教學的實踐環節。三是調整教育實習的學期安排,延長教育實習時間。將原來第七學期的教育實習調整到第六學期,時間由10周增加到18周。這樣,教育實習就不會與學生考研、就業時間存在沖突,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會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高。
第三,做好校外穩定的實習基地建設工作。我院除了繼續鞏固現有的教育實習基地之外,還更加廣泛的開發利用各種社會實踐教學資源。一是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進修學校緊密合作,充分依靠它們的資源與優勢,將學生教育實習工作由高校單一行動變為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聯合行動,形成穩定的實習基地。二是結合我校吉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及“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選派素質高、教學能力強的優秀學生到農村進行“實習支教”或“頂崗實習”,使農村學校的教師有時間去當地進修學校或來我校進行培訓和進修,使實習基地與我校形成互惠互利、雙向受益、共同發展。
第四,不斷豐富與充實實踐教學內容。在微格教學上,改革傳統的單一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探究性實踐教學的比重,突出實踐內容的基礎性、實用性、綜合性和系統性,使實踐教學真正發揮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作用;采用田野調查等教學方法,充分結合教師科研和學生的畢業論文,積極推行開放性實踐教學,如組織學生對東北古跡和民族民俗資源進行調查等;充分利用學校的歷史文物室和東北民俗博物館開展實踐性教學,或通過學生自行擬定科研活動課題,聯系相應的指導教師開展論文寫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教育實習環節上,擺脫以往“教學實習”的局限,使學生在師德、從教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等全方位得到鍛煉提高。同時根據歷史專業特點采取一段式實習模式,以集中實習為主,分散實習為輔,城市實習與農村實習相結合的實習模式。
第五,抓好畢業論文工作,加強學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我院根據特色專業特點,開設了相關的論文指導講座,從論文選題,研究方法、框架設計,信息與資料搜集、整理、分析,撰寫規范要求,答辯流程與技巧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訓與指導。為避開學生找工作、考研與論文寫作沖突,我院在第六學期就召開畢業論文專題會議,落實畢業論文工作計劃、選題、下達任務書等工作,讓學生盡早進入畢業論文工作,保證畢業論文的完成時間,從而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根據特色專業特點,要求畢業論文選題工作要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相聯系,與學生考研、實習、就業等相結合,使畢業論文成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培養創新能力的標志性教學環節。
總之,進行特色專業建設以來,我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進一步提高,近三年學生考研率達20%,就業率達85%以上。
長春師范學院是一所省屬地方本科院校,辦學條件并不優越,但是歷史學院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和東北地區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把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相結合,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本專業生存和發展的新路,使我院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然而要把歷史學特色專業建設成為在吉林省有重大影響并在全國也有較大影響的特色專業還需要我們加倍努力。
[1]鄭確輝.論高校特色專業建設[J].教育與職業,2006(30).
[2]劉海燕等.學科與專業、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關系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4).
[3]侯立松.論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的一般過程[J].遼寧教育研究,2005(12).
[4]李曉方,鐘昌火.開發區域歷史文化資源 走出特色專業建設之路[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2).
[5]周憬.特色辦學:地方院校的生存之路[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4).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ubject of History Based on the Resource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n Northeast China——On the Construction ofNational Characteristic Subject ofHistoryi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Shu-xian,JIANGWei-gong
(The Academyofhistory,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The academy of history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fully used the outside surroundings and the inside didactical resources to make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subject of history acquire rapid progress.The reason was:first,the exact position:characteristic was the soul ofthe construction ofcharacteristic subject,and the characteristic position was the key poi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ubject;Second,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ubje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using the endemic course as breakthrough point.Third,us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s sally port to satisfy the final goa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ubject——cultivating the talented person with high-qualityand practical abilityneeded bysociety.
history;the exact position;the construction ofcourse;educational practice
G659
A
1008-178X(2012) 05-0130-04
2012-02-24
張淑賢(1961-),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學院歷史學院教授,從事世界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