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潔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廣東廣州 511450)
人民幣升值背景下中小外貿企業的應對策略
郭曉潔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廣東廣州 511450)
匯改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我國中小外貿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產生了負面及正面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提出中小外貿企業的應對策略。
人民幣升值;中小外貿企業;策略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格在2006年5月首次突破8.1心理關口,2007年1月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2008年4月首次突破7.1心理關口?;仡?011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總體維持升值態勢,其間連破6.6、6.5、6.4等多個重要關口,再創匯改以來的新高。
匯改后人民幣大幅升值,但是基于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趨勢,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內外壓力仍然存在:一是我國國際貿易持續順差,外匯儲備的急劇增加成為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最直接原因;二是美元相對其它主要貨幣不斷走軟、美聯儲低利率政策增加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三是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的政治博弈。
1.降低價格競爭力,增加中小外貿企業的經營風險
中小外貿企業對出口業務的依賴性強,人民幣升值對以價格取勝的產品而言,意味著價格競爭力的下降。據外貿企業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企業利潤將減少5%左右。為了應對匯率變動,企業不得不頻繁提價以彌補利潤損失,而這可能對訂單造成沖擊,也會導致一些競爭力較小的中小外貿企業面臨倒閉的危險。人民幣升值將加大中小外貿企業的經營風險。據中國棉紡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紡織品出口額為2479億美元,與2010年比較,增速已經放緩。
2.增加中小外貿企業遠期結售匯業務形成的匯兌損失,加大中小外貿企業的財務風險
人民幣升值將會對中小外貿企業的遠期結匯業務帶來匯兌損失。如果中小外貿企業貨已經發出,但是尚未收回貨款,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還是按照原來的匯率結算,將使中小外貿企業以外幣計價的資產貶值,為中小外貿企業帶來損失,從而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
1.有利于中小外貿企業提升自身素質,優化產業結構
目前我國中小外貿企業出口商品仍以中低端為主,長期以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主要來自低成本優勢,但受匯率變動影響大。而具有自主研發能力或有獨特優勢的高端產品受到匯率變動沖擊較小。人民幣升值將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中小外貿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產品附加值占領國際市場。那些依賴低成本競爭,產品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產品,則會因為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的調整慢慢退出市場,從而優化產業結構。
2.有利于減少中小外貿企業遭遇貿易制裁的影響
近20年來,我國對外貿易連年順差,外貿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出口額逐年擴大,由此也使得我國與各個貿易伙伴的摩擦日益增加。在這種背景下,人民幣升值可使我國進口額增加,減少貿易順差,一定程度上將緩解歐美國家與我國的貿易摩擦,改善貿易環境,減小企業遭遇貿易制裁的影響。
目前我國的出口產品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人民幣的升值必將會使這部分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受到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升值將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中小外貿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產品附加值占領國際市場。因此,中小外貿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增加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目前的國內市場具有巨大潛力,中小外貿企業應該通過積極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減少對出口市場的依賴。在此過程中,中小外貿企業要具有市場多元化的意識,要從過去單一依賴國外市場向內外市場兼顧轉變,目前有很多企業通過開拓內銷市場成功實現轉型。考慮到出口企業轉型的一些問題,政府應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幫助。
一是出口結算時選擇較有利的方式,比如爭取讓客戶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盡量縮短結匯期限;二是采用本幣結算。在企業進行外貿業務時,一般會習慣性地使用美元結算,但是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如果可以采用人民幣結算,也可以有效避免匯率風險。
1.信貸市場或貨幣市場套期保值
具體表現形式可以是由中小外貿企業借入美元貸款,就是向銀行借美元,當一段時間之后公司需要還清美元貸款時,因為人民幣不斷升值,企業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幣來償還美元貸款。雖然美元的貸款利率較高,但綜合考慮,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完全可以抵消美元比人民幣利率高而帶來的損失。
2.遠期結售匯
對于有遠期收匯的中小企業來說,三到六個月的收匯期承擔著較大的升值風險,所以它們有可能采取出口商業發票貼現的方式向銀行融資,提前將預期的收匯進行結匯。遠期結售匯是指銀行與客戶簽訂遠期結售匯合同,約定將來辦理結售匯的外匯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客戶外匯收入或支出發生時,即按照該遠期結售匯合同訂明的幣種、金額、匯率辦理結售匯或套匯,雙方必須履行合同。
3.貨幣掉期
貨幣掉期指的是買賣雙方在一段時間內用一種貨幣跟另一種貨幣交換,然后再交換,是一個“交換、再交換”的過程。企業和銀行在交易近端交換兩種貨幣,按另一種匯率在指定日期再進行交換。實際上,貨幣掉期相當于一筆即期交易再加上一筆方向相反的遠期交易。利息支付可以采用固定利率,也可以采用浮動利率,于是有固定對固定、固定對浮動、浮動對浮動三種基本形式的貨幣互換。例如,某出口企業收到國外進口商支付的出口貨款500萬美元,該企業需將貨款結匯成人民幣用于國內支出,但同時該企業需進口原材料并將于3個月后支付500萬美元的貨款。此時,該企業就可以與銀行辦理一筆即期對三個月遠期的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即期賣出500萬美元,取得相應的人民幣,三個月遠期以人民幣買入500萬美元。通過上述交易,該企業可以軋平其中的資金缺口,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1]孫潔.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J].管理觀察,2009(12).
[2]胡玲燕,楊躍勝.外貿企業如何防范匯率風險的兩類方法[J].外經貿實務,2011(1).
book=130,ebook=130
F832
A
1008-178X(2012)07-0015-02
2012-04-07
郭曉潔(1972-),女,廣東汕頭人,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講師,碩士,從事國際貿易、區域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