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資源共享是圖書館界一直追求與研究的熱點問題,同時更是社會對圖書館事業的殷切希望。如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發揮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功能?高校圖書館資源實現產業化轉變,是高校圖書館資源最終意義所在,是高校圖書館根本宗旨,要達到這一根本宗旨,高校圖書館在完成為教學、科研服務任務的前提下,與其所在區域企業聯合辦館可以說是實現目標的有效路徑。與企業聯合辦館既可以加速館藏資源產業轉化進度,又可以豐富圖書館資源建設及提高企業文化生活。
1.聯合辦館的概念。聯合辦館主要指包括企業、社會團體與學校聯合建設圖書館,圖書館向聯合辦館的企業提供與本校讀者同等服務待遇的辦館模式。其特點是企業對高校圖書館進行共同投資,圖書館為投資者提供資源服務。這種聯合下的辦館,擴大了高校圖書館的功能內涵,使高校圖書館為社會服務,而為科研、生產服務不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
2.校企聯合辦館前景廣闊,2010年2月教育部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簽訂了教育與合作備忘錄,標志著教育部與西門子正式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加強雙方在教育領域的密切合作,校企合作作為中國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與企業合作分享技術上的最新成果和世界范圍內的成功經驗,幫助高校和和職業院校把工業技術轉化成為符合其需要的教育資源,為實踐型、創新型人才培訓服務。同時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明確指出,教育部和西門子之間的合作,很好地契合了教育規劃綱要的精神,也將為其他企業參與教育合作提供模式和參照。這是一個極佳的辦學改革模式。而校企聯合辦學也不是新鮮事,如:南開大學從1980年超,先后與中央七個部、委、司聯合辦學,得到了2千萬元的投資。通過聯合辦學,南開大學新建了教學摟、圖書資料中心和實驗室。辦學條件得到了相應的改善。2006年6月30日,巨化集團公司與街州學院(籌)簽訂了《巨化集團公司、浙江工業大學浙西分校關于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共同發展的合作協議》,旨在充分利用高校教學科研優勢和大型國有企業場地、人力資源、產品項目、技術優勢,進一步加強產、學、研結合,實現優勢互補,更好地培養創新人才,促進共同發展。該協議的簽訂,為雙方圖書館實現文獻資源共享創造了條件。以上聯合辦學的模式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多渠道籌集資金是解決教育經費不足的有效途徑,也是辦學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為此,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加以借鑒。積極參與和滲透到當今社會中,變封閉型辦館模式為開放型辦館模式。尋求一條符合高校圖書倌實際情況的聯合辦館的新路子。
1.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高校圖書館館藏圖書學科齊全、專業性強,同一專業可查詢的同類書籍較多,能全面反映該專業領域內的知識水平和技術發展的全過程,還能充分體現國內外最新科技水平和學術動態;購置有各類具較高實用價值的電子文獻數據庫、鏡像站點等信息資源,其數量和質量都具有明顯優勢,一些高校圖書館己經或正在成為各自學科和行業的文獻信息中心。這些優勢使得文獻傳遞、公共檢索、館際互借、國外聯機數據庫的引進與共享成為現實,極大地方便了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咨詢,并且為面向企業開展信息服務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例如,百色學院作為百色市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其館藏資源具有綜合性、全面性獨特性,館藏紙質圖書近70萬冊,電子圖書22.3萬冊,年訂全文數字資源數據庫7個,1200多種報刊。豐富的文獻資源是其它企業圖書館(資料室)無法比擬的。
2.高校圖書人力資源優勢。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教學與科研的信息中心,其辦館方向必須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相適應。在配合本校教育、教學為企事業單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不斷與企業之間密切聯系,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新機制。百色學院作為“百色市人才培養小高地”,聚集了各門學科的專家、學者、教授、學科帶頭人等。目前在職教職工為600多人,專任教師366人。其中,正副教授120人,博士、碩士及研究生學歷140多人。這些人才資源對地方經濟建設來說是十分寶貴的則富。優良的人才隊伍既可有效地建設館藏情報信息,又可以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以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為基礎,以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檢索技術為依托,以高校的學科專家和外語人才隊伍為支撐,可通過網絡為用戶解答各種咨詢問題,為廣大用戶提供各種類型的情報研究及中外文翻譯服務。特別是網絡環境下的咨詢館員所具備信息服務能力,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網絡信息采集和整合的技術等方面也都在完善和提高,這就為企業信息服務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資源。
3.企業文獻資源緊缺。據調查統計,百色市內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業近20家,其中投資5億元以上規模的近10家,企業員工的學歷及文化素養明顯提升,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占36%,企業員工對文化生活及專業技術文獻資源的需要比較突出,有63%的員工希望企業能配備具有一定規模的圖書資料室,43%的員工期望能在企業內借閱相關專業圖書。而目前以上規模企業只配備有一般的報刊閱覽室,少數設有圖書室的企業也是名存實亡,圖書資料不更新,管理不到位,這與企業員工對文獻需求形成鮮明的對比。百色學院作為百色市唯一一所綜合性院校,每年都接待來自各大中型企業員工服務,但辦理借閱手續煩瑣、條件比較苛刻(需要提供單位證明、個人身份證、交納押金、簽誠信協議等),而且外借期限與在校讀者一樣,由于借期時間短,加上校企距離遙遠、員工工作繁忙,這給企業讀者帶來十分的不便。
4.高校圖書館辦館經費不足與企業資金雄厚形成鮮明對照。在美國高校圖書館一般配有一位副館長專門負責籌集企業和個人援助工作,把圖書館獲得社會援助的過程,視為密切聯系社會的過程、是擴散圖書館對社會知識與文化滋養的過程、是圖書館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是提高圖書館社會形象的過程。但在我國大多高校圖書館都不愿走出去,不敢走出去,吃皇糧過日子的觀念依然嚴重。百色學院屬于西部地區新“升本”院校,由于當地政府財力有限,投入教育的經費更是杯水車薪,而投入圖書館資源建設專項資金更是捉襟見肘,導致圖書館資源建設嚴重滯后。據筆者了解,百色學院自2006年“升本”四年來,當地財政投入圖書館專項經費年均不到80萬元,而在校學生從原來5000多人上升到近10000人,僅生均年進書量所需的資金都遠遠不足(按教育部要求生均年進書量要達4冊,即年進書量近4萬冊。按35/本計,共需約140萬元)。而學校周邊的企業日趨繁榮,企業資金十分雄厚。據統計,學校周邊企業年產值億元以上的企業近10家。為此,形成高校圖書館有館藏、有專業管理人員而缺乏資金投入;而企業有資金而缺少系統的館藏資源、缺乏管理人員的相對互補關系,這給校企聯合辦館提供很好的條件。
5.聯合辦館是凝煉應用型“產學研”轉化的有力措施。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百色學院辦學的基本定位,產學研是辦學中理論聯系實際的必然內容,也是教學活動的具體過程和要求。首先,圖書館文獻服務的特點不僅要支持應用型科研活動,更要有針對性的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把研究成果盡快轉化為應用成果。其次,聯合辦館能夠增進學術應用的深化,把辦學活動直接引向生產和工作需要的第一線。在聯合辦館過程中促使企業與學校圖書館各類文化需要之間實現無縫對接,既可以解決需求無依靠,又可解決應用無目標的問題,并能最大程度地提升當地科技文化水平,而且在實際中還能不斷完善、深化辦學中的各種學術難題。其三,聯合辦館是學校辦學的一部分,產學研既引導了學術方向,又促進了科技文獻配置的質量提高,使館藏結構與藏書質量都能得到進一步的優化。也是高校改革發展與辦學特色的體現。
網絡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校企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因特網的發展使得圖書館與企業之間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的合作可以更加靈活便捷,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提供了新的合作方式,拓展了合作領域。
1.校企共同投入共建館藏資源。專業資料缺乏是企業員工在培訓、專業研究中的瓶頸。企業與高校圖書館共建共享文獻資源,可互補有無。使有限的資金發揮較高的效益,緩解雙方在購書經費上的困難。校企合作共建館藏資源,要從資金來源、文獻來源、管理體系及使用方法等具體問題上明確職責:一是文獻資源共建的資金數額的確定。一個中小企業為保障對基本的文獻資源的擁有,每年需投入經費數千至數萬元。若有專門的圖書館或資料室,還要加上工作人員的工資、設備的投入和折舊。總的投入需要在10萬元左右。而實際上,建有圖書館的企業幾近絕境,圖書資料飛漲的價格使有限的經費捉襟見肘,顧此失彼,文獻資源的配置難以保證,無法滿足企業發展所需的最新圖書資料和參考數據等。而高校圖書館的年度經費多在百萬元左右。如果企業能改變觀念,打破行業上的限制,拿出年度經費的1/3—1/2(年約3—5萬元)參與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共建,高校圖書館允許其共享圖書館所有的有關專業文獻,即等于企業大大節省了購書經費,卻獲得了超過原來幾十倍的文獻資源。投入產出比大大提高,企業有著的實際利益。二是共建資金的管理及使用辦法,依據雙方受益的雙贏原則,企業每年向高校圖書館提供一定金額的資源購置費。共建資金必須用于購買企業所需的專業文獻資料,高校圖書館定期向企業呈送共建資金購買的文獻資料清單,共建資金的使用,可以雙方研究聯合采購,也可由企業專業人員自主采購,或企業提供書目由高校館代為采購。用共建資金購買的所有文獻資料必須入藏高校圖書館,歸高校圖書館所有。
2.校企合作共建館藏資源。高校館可以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將信息產品積極主動地介紹和提供給企業用戶,這樣有利于發揮圖書館的主觀能動性,使信息傳遞從被動索取的靜態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同時,刺激企業用戶的信息意識,喚起他們利用信息的欲望。通過信息推銷,可使信息的戶銷見而,供需掛鉤,促進信息戶品的流通;通過信息推銷,還可以有效地疏導信息戶品的交流,從而提高高校圖書館信息工作的社會地位。其次,開放式多樣化服務也是高校圖書館吸引吸引企業用戶的用效途徑,許多企業需要科技成果轉化為生戶力的產品技術信息,圖書館作為信息集中存儲地,應該針對企業用戶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技術產品和經濟信息,而不是設置重重障礙,采取閉門服務,這已經不符合高校辦學發展。而是通過舉辦科技書展、產品樣本展銷、信息發布會、信息交易會,科技錄像播放、現場咨詢等形成的巡回服務,例如,百色市每年一度的產品展銷會,各大中型企業紛紛展出自己最新、最前沿的產品,圖書館應及時吸收這些新產品信息,加工成網絡資源,同時將類似產品的信息資源提供給企業,以便企業綜合利用,而從提高前沿信息的知曉率。達到增進高校館與企業的溝通,并及時進行信息反饋。
3.校企加強交流開展縱向服務。開展縱向深入互動定題服務,是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而注重服務深度,注重時效性,圖書館信息員必須本著深入企業的宗旨,在準備大量背景資料基礎上,了解企業的生產進度、產品特點及銷售狀況等,充分利用館藏文獻資源、科研人員及專業技術優勢,為企業提供前沿的科技信息,從而提供高質量、高品位的信息產品,以滿足廣大用戶的個性化文獻信息需求。同時,企業根據自己的需要向合作圖書館提出深層次資源服務要求,館企雙方定期開展定題互動服務,所謂定題服務,是指圖書館為企的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大型設備購置等提供市場情報調研及技術可行性論證等技術咨詢服務,開發地方企業特色產業數據資源,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百色右江礦務局聯合創辦“美聯公司”,右江礦務局投入1800多萬元作為電子科技大學科研經費,據了解,此聯合項目獲得多次國家、省(區)級科技進步獎,技術專利50多項,目前該企業全部安裝了自主研發的瓦斯監控系統、井下無人值守自動排水系統等多項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研制的專利成果,加快企業實現礦井機械化、信息化、安全質量標準化目標,企業也取得很大的經濟效益,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學科館員也為該項目科研工作提供支持。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通過當地有關信息資源,了解合作企業的技術動態。主動與企業聯系,擴大信息供應和信息需求界面,利用網絡開展有關領域新技術、新動態、市場信息需求等方面的專題調研、檢索工作,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分類提供給企業,使其更好地利用新技術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竟爭力,為企業開展科技書展,成果轉化會,信息發布會,現場咨詢會等有效的資源組織方式,以提高服務的針對性。
隨著科技信息迅猛發展,掌握前沿信息動態是企業發展的生命力,企業只有重視信息資源的收集、開發和利用,才能得以不斷發展和更新。同時,高校圖書館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更應當不斷開發和更新自身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服務,更有效地促進圖書館的信息商品化的進程,充分發揮信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主動參與企業服務,讓企業獲利的同時,增加對圖書館的投入,以實現雙贏目標。
[1]左曉江.高校圖書館與企業合作的思考[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1(2):51-52.
[2]王珂,張金玲,黃黎嘉.高校圖書館與企業合作的探討[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9(3):35-37.
[3]吳四清,吳忠,黃丹霞.高校圖書館與企業圖書館合作之實踐[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9(1):26-28.
[4]耿艷芬,耿玉海.試論向21世紀邁進的圖書館——兼談企業與圖書館的共同發展[J].河北科技圖苑,1998(4):17-19.
[5]高樹慶.高校圖書館與企業合作的探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6):29-31.
[6]新華網.教育部:加強校企合作推動中國工程教育發展,2011年2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17/c_121093879.htm.
[7]曾義明.右江日報,2011年11月3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