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張寶華
所謂視覺符號,顧名思義就是指人類的視覺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現事物一定性質的符號,包括圖形、圖像、色彩、攝影、電視、電影、造型藝術、建筑物、各類設計、城市建筑以及各種科學、文字,也包括舞臺設計、紋章學、古錢幣等視覺元素。視覺藝術依靠視覺符號承載信息,對所有的視覺符號進行歸納整理,我們能夠得到最基本視覺元素是點、線、面和色彩,因此探討視覺符號與音樂的聯系,我們就要深入探討點、線、面和色彩與聲音信息的聯系。
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在幾何學定義中,點只有位置,沒有大小,沒有長度和寬度,是線的開端和結束,存在于線與線的相交之處,是概念化的表現。在視覺藝術中點可以具有獨立的大小、形狀和色彩,是具有空間位置的視覺單位。點是形態構成中最小的構成元素,也是最基本的形態之一。
在平面設計中點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就是最簡潔的形”,是簡化到極限的記號,是一切形象的最單純化,只有張力而沒有方向,無論是圓的點,或是方的點,或是其它形狀的點,此時點會表現出特有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恰好與音樂中的音符相似。在平面設計中點是最小的視覺符號;在音樂藝術中音符則是一首樂曲的最小單位。點的排列組合可以形成線與面,音符按著一定的規律組合則會形成一首完整的曲子。這種獨立性表現在音樂上,則與打擊樂器或鍵盤發出的電儀的音節比較相似。“點類似于定音鼓或三角震動器的音響,且可用其他任何種類的樂器(特別是打擊樂器)都可以制作出來。然而,當將點加以并置或按照順序排列時,只有鋼琴才創作出完整的曲子”。
康定斯基在《點、線、面》中對點與音樂的關系作了詳細的論述。點,具有最簡潔的外在形態,而內在地理解時,又體現為向心的緊張性。從點的外在性和內在因素的多容性來看,純粹的點就能夠構成一幅作品。音樂上的點的作用不管是用來定音還是用來伴奏,都是必不可少的。所有的單音都是單個的點,它的非連續并置即構成曲子(或旋律)。
點的大小是相對的,在相同的視覺環境下,面積對比越大,點的感覺就會越強烈,相反面積對比越小,點的感覺就會越弱。點的大小對應了聲音的高低,大點表現的聲音是低沉而渾厚,小點表現的聲音尖銳而高亢。
點的外形首先給我們的感覺是圓的,其實點的外形不僅僅拘泥于圓形而是多樣的,只要相對面積是微小的就會有點的感覺。因此點可以是方形、三角形、星形、不規則形等等,只要和其他視覺符號對比相對面積比較小。不同外形的點對應了聲音的音色,例如圓形的點可以表達圓潤柔和的聲音;方形和三角形的點可以表達清晰明快的聲音;星形或鋸齒狀邊緣的點則可以表達尖銳刺耳的聲音。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點,表達了不同高低、不同強弱、不同音色的聲音從畫面深處傳出來。圓形的點表達的聲音聲音圓潤輕柔、方形的點表達的聲音清脆明快,點之間相重疊的區域代表著聲音的重疊于交互。
多個相同的點按一個方向排列,可以產生線的感覺。無論何種性形狀的點,只要將其納入到顯得軌跡中,都可以產生虛線的感覺。在此基礎上作有規律的變化,例如點的大小作漸次變化可產生速度感、節奏感與韻律感。正如音樂中的節奏。
點在線化的基礎上,向線的平行方向排列可產生面的感覺。點按照一個方向排列并作樹密的變化是先產生了節奏感,猶如音樂中的緊湊與舒緩;沿線的平行方向排列形成了變化的虛面,在畫面中產生了空間韻律感,猶如音樂中慢慢延伸開的旋律,優美而悠遠。
由此可見,平面設計中視覺符號點與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一定情況下點可以傳達出音樂感。
幾何學上線是點移動的軌跡,只有長度和位置而沒有寬度和厚度。但造型意義上講線是可見的視覺形象,不但有位置,而且還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長寬比懸殊是線與點和面區分的重要標志。
在康定斯基作品中的意義,線帶來的音樂效果同點一樣是積極的。不同的線表現不同的意念、情感和聲音。線的簡單與復雜變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和方向的變化,這就決定了線的內在聲音必然表現為張力和方向。直線、折線、曲線張力和方向的不同變化,內在聲音就有簡單與復雜之分。線的波動、線的粗細變化體現了一定的音樂意義,線的多重復合又產生更加復雜的音樂意義。與此對應,音樂又具有線的性質,各種樂器固有的音的高度,可以用線的寬度來表示。
線的形態種類繁多,但其最基本的形態就是直線與曲線。在平面空間任何線的形態都是以這兩種線為基礎擴展引申出來的。在平面設計中直線有整齊、干脆、嚴肅的性格,是男性化的特征。曲線具有動感、變化、柔和、柔美,是女性的象征,主要分為幾何曲線和自由曲線。
“直線(水平線和垂直線),是沉默的線,二者的聲響最低不過了,與其說沉默,不如說是幾乎聽不見的喃語或安靜更為確切……但當直線向偏離中心的位置任意徐徐移動時,就產生了隨位置偏離的音響和產生由沖突而產生的震耳的聲音。”垂直線和水平線在視覺上有穩定感、平和、舒展是靜態的感覺,讓人能聯想到低沉的背景音,或某一個音節的長音,舒緩悠長,樸素沉靜。而斜線在視覺上則具有動勢、沖擊、飛越的方向感,向上的傾斜線有上揚的感覺,使我們聯想到飛翔。在音樂藝術上讓我們聯想到有低音向高音的過度音節。
曲線在平面設計中,主要包括幾何曲線和自由曲線。幾何曲線的點向表現是圓周,適合先定下的美,有序、合理的運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音樂表達上幾何曲線更接近有規律的優美的旋律。過度自然、曲調和諧具有節奏韻律的美感,類似富麗堂皇的經典樂章。自由曲線自由、富有個性、不易重復制作,美感主要體現在自然的伸展、瀟灑、隨意、優美、有緊湊感。類似民謠的隨意彈唱,清新自然、優美動聽。
在平面設計中線的粗細可表達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粗線象征著男性,富有力量感,同時缺乏特有的敏感。細線具有敏感、銳利、神經質和快速度的感覺。在音樂中粗線代表的聲音粗重低沉,細線代表的聲音清晰明快。小提琴、長笛、短笛等發出的音形成極細的線條。中提琴、單簧管則發出略粗的線條。
線的滑與澀主要是指線的品質,線的邊緣的光滑程度。邊緣光滑的線具有彈性,具有一定的力度感,規整和諧。邊緣粗糙的線生澀笨拙,給人顫抖的感覺。表現在音樂上光滑的線能夠表達婉轉流暢的曲風,類似笛子、簫等樂器發出的聲音,舒緩流暢。邊緣粗糙生澀的線,能夠表達樂曲的跌宕起伏,類似二胡、小提琴發出的顫抖的聲音。
面是線移動的軌跡。面具有長寬兩度空間,因此面可以有形狀、和面積,沒有厚度。在平面設計上面是點、線密集與移動形成的,形態是多樣變化的。
與點、線相比面具有包容性的特點。由于面是由點、線的密集或移動得到的,那么面則包括了點、線,因此面包括了點、線所具有的性質,這便是面的包容性。點、線的個性綜合起來構成了面的性格,有什么樣的點、線便會有什么樣的面。正如音符與音節按著一定的旋律構成了一首樂曲,音符與旋律的特征共同形成了曲調的特征。《百老匯的爵士樂》是蒙德里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這幅作品中,蒙得里安把他對紐約百老匯音樂的感受和認識用他自己的語言方式表現出來,創作出了一種視覺音樂。像銅管樂器一樣明亮的黃色線,在霓虹燈光般的紅色、藍色、灰色小點的閃爍下,呈現出一種爵士樂的節奏感。我們還能感受到紐約最繁華的百老匯夜晚的嘈雜。密如蜘蛛網的垂直和水平的線條,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百老匯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
通過系統的分析視覺符號點、線、面、色彩與音樂的特征,我們清晰的找到了視覺符號與音樂的關系。平面設計中視覺符號可以完美的表達音樂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