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娜
關注學生中的 “灰色群體”
宋麗娜
占班級多數的中等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成績和表現平平,不像優等生那樣鶴立雞群,也不像后進生那樣讓人牽腸掛肚,這些中等生被人形象地稱為“灰色群體”。“灰色”并不是說他們智力上有欠缺,他們欠缺的其實是一種助力,這種助力既可以使他們信心百倍,又可以使他們重新認識自我。作為班主任,我把它理解為用我的愛心關注他們的現狀,關注他們的成長。
我從初二年級開始在班級管理中運用“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效果很好。而“帶中間”就是關注“灰色群體”。小丹同學性格內向,入學考試排在班級前五名,但是進入初中課程學習后,在班級的學習成績一直排在30名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中等生。各科老師對她的評價基本上是不違反紀律,但考試成績總是平平。到初二年級,她和許多學生一樣進入到心理叛逆期,上課經常說話,下課時經常和幾名女同學聚在一起談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所以幾次考試成績都不能盡如人意。后來我發現她走路時總是低著頭,在走廊見到我不敢看我的眼睛,目光總是在躲閃。
我從側面了解到,小丹在課堂上的各種違反紀律的舉動無非是要在同學中間建立起好人緣,最終達到引起老師注意的目的。此外,她覺得她在小學成績一般,就是中等生,自身不具備考入班級前列的潛力,入學成績好是因為運氣好,現在學習努力不努力得到的都會是一樣的成績。
我密切關注這個同學的各種行為和心理變化,在與她的家長反復溝通過后,我得到了一些有價值信息,就是班主任在她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她很重視班主任老師對她的評價。我從這一點著手,多次找她單獨談話,讓她感覺到班主任對她的關注,中午把她找來辦公室,談談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并時常給她安排一些簡單的任務。例如,幫老師發放作業卷,幫老師核對考試成績或是監督考查其他同學背誦單詞、課文等。起初我沒有對小丹的學習成績做出任何要求,只是表揚她每次幫助老師完成的各種工作。在我和她的距離逐漸縮短的過程中,小丹開始向我提出問題了,這讓我無比高興,不管她提出的是什么問題,我都會稱贊她問得好。不久以后,我對她提出了要求,要求她要為自己確立個人目標,不能只顧著人緣好,而不顧及自己的前途,她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
她開始改變自己的學習習慣,而且稍有進步就會來找我,跟我分享她學習的快樂。由于她的基礎一般,所以直到初二下學期最好成績還是班級第20名左右。這個時候我選擇繼續給她機會,反復鼓勵她、關注她,讓她和班級里最努力的一位同學做同桌。到初三年級后,我基本上每天都要過問她的學習狀況,她的名次終于攀升到了班級第6名。如今她還在不懈地努力,所有的任課老師都認為她的學習狀態很好。
中等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一定的判斷力,對于徘徊在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之間的他們來說,他們也同樣需要老師們的“偏心”。老師要掌握好情感的傾斜角度,把自己的愛心毫不吝嗇地獻給平凡的中等生,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注,每天沐浴
在陽光下。
瑞典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進行過一次影響深遠的心理學試驗——“期望效應”。他隨意挑選了一批中小學生并胸有成竹地告訴他們,你們都很聰明,未來都會很有前途。大約經過8個月之后,羅森塔爾再次來校時發現,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于其他班級的學生。從這個結果來看,這些智力水平相仿的學生成績會明顯提高的秘密全在于它既引起了老師對這些學生的關注,又激發了學生的上進心,因此學生重新調整了自己的狀態,改變原有的學習習慣和態度,發揮出極好的水平。
小冰性格開朗、外向,是一個心理很陽光的學生。從課堂上的反應來看,他也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作業都能按時完成,但是從初一到初二,最好成績是班級第27名,最差成績達到了37名。他很愛在上課時說話,下課時打鬧,很明顯精力并沒有完全放在學習上,因此他的成績和在課堂上的表現完全不成正比,這一直讓家長和各科老師頭疼。
通過觀察,我認為小冰是一個很有擔當的孩子,而且對于老師交給他的任務都能較好地完成。當班級有什么事情的時候,他都會非常有責任感地站出來,從不畏首畏尾,極富正義感。從他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很想改變自己在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中等生形象。所以作為班主任,我決定任命他為班委的一員,讓他分管班級衛生,而且叮囑他必須將學習成績提高,否則很難在班級樹立威信。雖然在此之后,小冰的成績有所提高,但效果沒有我想象得明顯。經過思考總結,還是要從這位同學的身邊著手,經過向同學了解,和家長溝通,我才知道,從上初二年級開始,他的變化很大,貪玩、愛美,對籃球癡迷,每周都要與幾名同學相約打球,而且每周必須剪一次頭發。
在掌握了這些情況后,我找小冰深談了一次。在談話中我看到了他的不自信。但是我還了解到他看過很多與歷史相關的書籍,歷史知識在班組里無人能及,所以我又讓他擔任了歷史科代表。在擔任科代表期間她工作非常負責,只要歷史科目發放試卷,我就在班級表揚小冰作業收得好,同時只要班級大掃除,我就專門在班級表揚小冰認真負責,分工得當。雙管齊下小冰的自信心很快建立起來。通過與各科老師配合,只要他稍有進步就表揚他,他真的進步了,而且是越來越好,成為了每位任課老師交談的核心人物。進入初三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第一次月考班級排名第18名,第二次月考第10名,第三次月考第6名,他的成績正在穩步提升。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積極性需要老師調動,中等生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群體尤其如此。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班主任,為了激發、調動中等生的學習激情,讓他們建立自信,我只是運用了最簡單的引導方式:愛心和激勵。雖然很簡單的方式,卻可以換來學生的優異成績,這讓我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在未來的道路上,我會繼續探索、挖掘,讓每個“灰色群體”的學生沐浴在陽光下,發揮出自己的無限潛能。
責任編輯:何 巖
宋麗娜/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中教二級(吉林長春 130022)。